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7月30日,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宣布,對伊朗石油商人穆罕默德·侯賽因·沙姆哈尼控制的航運網絡實施制裁,涉及50多個實體和個人以及50多艘運油船和集裝箱船。這是自2018年美國政府對伊朗“極限施壓”以來實施的最大規(guī)模制裁。
style="text-align:justify;">據美國財政部網站發(fā)布的新聞稿,侯賽因控制的航運網絡將伊朗和俄羅斯的石油、石油衍生品以及其他貨物運至世界各地。侯賽因的父親阿里·沙姆哈尼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政治顧問,曾于2020年受到美國制裁。
當天,美國國務院也宣布,將參與伊朗石油和石化產品貿易與運輸的20個實體列入制裁名單,將10艘船只列為凍結資產。
另據新華社報道,伊朗外交部發(fā)言人巴加埃28日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國際原子能機構官員可能在未來兩周內訪伊“討論技術問題”,雙方還將探討如何繼續(xù)合作。他重申歐洲無權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巴加埃再次明確表示,伊朗將繼續(xù)推進包括鈾濃縮在內的核計劃。關于伊朗核設施現狀細節(jié),他說,正在等待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相關報告。伊朗將在議會法案基礎上,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制定新的議定書,以探討如何繼續(xù)合作。
巴加埃重申,歐洲各方無權使用所謂“快速恢復制裁”機制?!拔覀儗Υ吮硎痉磳?,并已向歐洲闡明立場”。他強調,若濫用此機制,必將面臨伊朗的堅決回應。
伊朗議會6月25日批準法案,暫停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該法案禁止國際原子能機構觀察員進入伊朗境內進行核查,除非能夠保障伊朗核設施安全以及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并且需要得到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批準。伊朗總統(tǒng)佩澤希齊揚批準了這一法案。
伊朗與英國、法國和德國代表2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會談,就伊核協(xié)議的履行及相關制裁問題交換了意見。這是以色列與伊朗6月24日停火以來,伊朗與歐洲三國就核問題首次舉行正式線下會談。據多家媒體報道,會談未能達成實質性成果。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與歐洲圍繞是否重啟“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等問題分歧明顯,但各方仍有繼續(xù)談判的意愿,未來也應推動美國與伊朗重啟談判,有效推進政治解決伊朗核問題進程。
根據2015年簽訂的伊核協(xié)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聯(lián)合國安理會隨后通過第2231號決議,對伊核協(xié)議加以核可。該決議包含“快速恢復制裁”機制,允許協(xié)議簽署國采取措施應對伊朗的違規(guī)行為,這一機制的有效期至今年10月18日。
西方國家近期以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相要挾,要求伊朗繼續(xù)履行伊核協(xié)議,包括與國際原子能機構恢復全面合作、按照伊核協(xié)議限制核發(fā)展規(guī)模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