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子軒
來源:智通財經網(wǎng)
自2020年以來,高股息收益率以及基本面可見性的增強推動了中國銀行業(yè)的上漲。當前的核心議題是股息的可持續(xù)性,這取決于銀行的盈利前景和資金流動情況。因此,瑞銀做出了一項五年預測,其中既包含了瑞銀對傳統(tǒng)驅動因素的看法,也結合了瑞銀獨特的方法論,以分析兩個“關鍵影響因素”:債券投資和信貸成本。
中國銀行能夠保持穩(wěn)定利潤增長
瑞銀的基本假設是,中國的銀行將能夠保持穩(wěn)定的利潤增長,從2026年起,在撥備路徑平穩(wěn)的情況下,營收將恢復增長。瑞銀對中國銀行業(yè)股息的可持續(xù)性以及進一步的上漲態(tài)勢持更為樂觀的態(tài)度。
瑞銀認為,股息收益率超過4.2%的H股銀行和超過4.0%的A股銀行具有吸引力,因此將交通銀行H股評級上調至買入,并基于5.1%-5.4%的收益率,維持對工商銀行H股、建設銀行H股、中國銀行H股和中信銀行H股的買入評級。
經過一輪上漲后,H股5%以上的股息收益率看起來仍然具有吸引力。隨著中國低利率環(huán)境的持續(xù),瑞銀預計追求高收益率的資金將持續(xù)流入。盡管銀行股上漲和融資活動已將H股銀行的股息收益率從2023年初高達9%的水平拉低至目前的5%,但瑞銀認為這一水平仍然具有吸引力。因為瑞銀與投資者的交流表明,他們對H股銀行的期望收益率大致為國債收益率加250個基點(當前10年期中國國債收益率為1.7%),即最低4.2%。
基本面將有所改善
瑞銀認為,2025-2029年基本情況下股息具有可持續(xù)性。盈利前景是決定銀行股息可持續(xù)性的另一個因素。
在瑞銀的五年預測中,瑞銀預計銀行將從2026年起恢復營收增長,同時凈息差觸底、手續(xù)費收入回升以及金融投資的貢獻增加。
基于瑞銀的三種信貸成本情景分析,瑞銀預計中國的銀行將保持適度的每股股息增長(基本情況)或每股股息持平(零利潤增長情景),尤其是在2027年之后。
在壓力情景下,即銀行的不良貸款生成和信貸成本需達到2015年周期峰值水平時,大多數(shù)銀行的凈利潤將會下降。然而,瑞銀認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fā)生。
在基本情況下,銀行將計提高達信貸成本72%的撥備,相較于2015年的峰值水平,考慮到中國銀行業(yè)傾向于平滑不良貸款確認的做法,瑞銀認為這一水平已足夠充分。
收益率至關重要:對H股銀行比A股銀行更樂觀
鑒于收益率差異(2026年預測H股平均為4.9%,A股為4.1%),瑞銀對H股銀行比A股銀行更為樂觀。
基于2026年5.1%-5.4%的股息收益率,瑞銀維持對工商銀行H股、建設銀行H股、中國銀行H股和中信銀行H股的買入評級。
瑞銀將交通銀行H股(2026年收益率4.9%)上調至買入,并將工商銀行A股、中國銀行A股和建設銀行A股下調至中性,原因是它們的收益率較低。
雖然招商銀行A股的收益率在A股銀行中表現(xiàn)突出,但由于估值過高且收益率低于同行,瑞銀將招商銀行H股下調至中性。
來源:紅網(wǎng)
作者:楊建來
編輯:苑凝海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wǎng)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