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萍
據臺媒報道,當地時間7月31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確定了對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征收的"對等關稅"稅率,臺灣地區(qū)"對等稅率"被調整為20%。
今年4月,美國政府對全球貿易伙伴發(fā)起"關稅戰(zhàn)",當時宣布針對臺灣地區(qū)商品實施32%"對等關稅"。民進黨當局第一時間回應不采取報復措施,并宣布增加對美投資、擴大美方商品進口等。臺媒注意到,在此次關稅公布之前,島內就有消息稱,民進黨當局將對美加碼采購軍武,購買美國天然氣,開放汽車市場等。此外,臺灣多家半導體企業(yè)也宣布擴大在美投資,單單臺積電一家就加碼千億美元。
然而,民進黨當局一廂情愿的諂媚,沒能換來美國的優(yōu)待。臺媒直言,此次美國對臺灣地區(qū)征收的關稅,高于日韓的15%。而日本和韓國是臺灣地區(qū)的主要出口競爭對象,這意味著臺灣業(yè)者的競爭壓力更大,"如同宣告部分產業(yè)競爭力歸零"。
島內輿論:臺灣"無人可以置身事外"
消息傳來,島內輿論一片嘩然。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臺灣地區(qū)關稅高于日韓是"嚴重的挫敗",關稅加上新臺幣對美元匯率升值,給臺灣出口業(yè)者帶來重大成本負擔。他呼吁民進黨當局即刻行動振興產業(yè)、刺激消費。
臺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無奈表示,業(yè)界原預期能與日、韓稅率相同的希望落空,"這多出的5%,會讓臺灣機械與工具機產業(yè)未來的處境更加艱困"。"整體經濟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除機械工具機行業(yè)外,島內輿論稱,關稅還將對紡織業(yè)、農業(yè)等造成沖擊,還將造成臺灣地區(qū)整體消費緊縮,"無人可以置身事外"。
"廠商怎么活?生意還怎么做?"臺媒體人趙少康痛批,民進黨當局自夸現在是"臺美關系最好的時刻",最后談出個高于日韓的關稅,賴清德怎么跟臺民眾交代?他警告,這一稅率將導致企業(yè)關廠歇業(yè),勞工飯碗砸了,島內內需消費冷、外銷更冷,臺灣經濟動能將全面熄火。
關稅的消息在島內網絡論壇"PTT"引起大批網民熱議,他們紛紛留言,"比韓國日本高,危險了。"
還有許多對于關稅結果不滿的臺灣網友,紛紛到賴清德臉書留言怒批,"產業(yè)沖擊評估做了沒?企業(yè)補貼方案擬好了沒?""送了臺積電還不是20%""20%加上匯差,談得真好!""關稅20%,現在知道要用救災洗版了。""想知道20%關稅,有沒有哪些但書?有沒有調降汽車關稅?"
臺灣工商業(yè)者:鞏固大陸市場才是解方
對于島內各界不滿,賴清德出面以所謂這是"暫時性關稅"緩頰。但島內輿論指出,這是刻意模糊焦點、"帶風向"的說法。民進黨當局未說明是否會繼續(xù)對美讓步,也刻意將美國形塑為臺灣地區(qū)最重要經貿市場,忽略去年對大陸(含香港)出口、出超均超美國的現實。
臺灣"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說,美國對臺灣的對等關稅只要超過15%,對臺灣的沖擊非常大,產業(yè)界非常不樂意看到這樣的結果。他強調,大陸仍是臺灣第一大外銷出口地,第二才是美國,呼吁民進黨當局不可繼續(xù)漠視大陸市場的重要性,而應加強鞏固大陸市場,不可只想以美國為唯一出口目的地。
臺灣輿論擔憂,目前美方公布的內容僅限關稅,但民進黨當局已將臺積電送到美國,新臺幣兌美元匯率陡升12%,賴清德承諾的擴大對美投資涉及的海量資金還未具體公布,未來臺灣可能繼續(xù)"失血"。
來源:紅網
作者:登愷歌
編輯:冀叡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