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麗水7月30日電(傅飛揚孫楊洋吳根武)眼下正值黃桃采摘旺季,走進浙江麗水龍泉市八都鎮(zhèn)龍竹自然村,1600多株黃桃樹有序分布,飽滿的果實壓彎枝頭。工人們穿梭其間,采摘、分揀、裝箱,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近日,黃桃掛滿枝頭。吳根武攝“今年黃桃個頭大、甜度高,果子還在樹上,訂單就‘飛’來了?!碑數啬臣彝マr場負責人季炳徐捧起一顆色澤金黃、圓潤飽滿的黃桃,臉上洋溢著笑容。沿著蜿蜒的山坡小徑向上攀登,滿眼是枝繁葉茂的果樹。然而,在2018年以前,這片土地還是荊棘叢生、無人問津的貧瘠荒坡。
“這片山一直是村集體的‘家底’,山腰的老茶園還能有點收益,山頂的大片土地閑置,實在可惜?!饼堉褡匀淮逑嚓P負責人李潤清介紹,2018年,在上級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的精準扶持下,村兩委下定決心喚醒“沉睡”資源,經過開拓整理,將閑置土地承包給了季炳徐的家庭農場。隨后,他們從湖南引進優(yōu)質炎陵黃桃,拉開了該村發(fā)展黃桃產業(yè)的序幕。
栽種初期,黃桃曾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病蟲害多,品質不盡人意。村民們查閱資料,參考其他地區(qū)成功經驗,最終鉆研出了套袋技術——在幼果期就給果實套上紙袋子,既能遠離蟲咬鳥啄,又能減少風雨影響,套袋后的黃桃果形端正、果面光潔。
嫁接苗、有機肥、紅泥土……在多種科學管理“法寶”的結合下,黃桃產量一年比一年高,村民們也跟著受益。
連日來,年逾七旬的黃松蘭雙手翻飛,在果園里麻利地采摘著黃桃。從事除草、施肥、套袋、摘桃等工作,她1個月能掙2000多元。每逢采摘旺季,在基地實現家門口就業(yè)的村民有10多人,農場每年支付的工資總額近10萬元。
一年種植,兩年掛果,三年豐產??匆婞S桃產業(yè)良好的發(fā)展前景,村民們種植熱情高漲,果農團隊日益壯大,低收入農戶吳林彬便是其中之一。
“我跟著村里學種黃桃,現在大概有170棵樹,今年是第三年,能豐收四五千斤,銷售額達到三四萬元。我平時種黑木耳、種田,剛好和摘桃錯開時間,兩份收入兼顧,日子越來越有盼頭?!彼f。
為保障黃桃品質,龍竹自然村統(tǒng)一提供優(yōu)質桃苗,并請技術員免費指導,從選種到日常管護全程“護航”。眼下,該村已有近20戶村民加入了種植隊伍,黃桃種植面積擴展到180畝。今年,當地預計產出約3.5萬千克黃桃,創(chuàng)造產值50余萬元。
對于未來發(fā)展,當地有著清晰的藍圖:進一步擴大種植規(guī)模,吸引更多鄉(xiāng)親參與;積極擁抱電商平臺,開展預售和訂單銷售;設計特色包裝,開放果園采摘游,全力打響“龍竹黃桃”品牌……
龍竹自然村的美好蝶變,正是龍泉市發(fā)展特色水果產業(yè)的生動寫照。近年來,該市大力扶持特色水果種植,不斷盤活土地資源,走出了一條鄉(xiāng)村振興的好路子。(完)
延伸閱讀:與 蔚來樂:道系統(tǒng)||被(擠爆) 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