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樂魚羊發(fā)自麥蒿寺量子位|公眾號QbitAI
拒絕小扎10億刀報價的哥們兒,被挖出來了——
AndrewTulloch,OpenAI前CTOMira創(chuàng)業(yè)搭子,參與了OpenAIGPT-4o到o系列的研發(fā),還曾在Meta工作過11年。
據(jù)華爾街日報爆料,小扎聯(lián)系了Mira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ThinkingMachinesLab里的十幾人,但重點想挖的就是AndrewTulloch(簡稱塔哥)。
為此小扎給出的薪酬方案屬實驚人:
打底10億刀,加上最高獎金和股權(quán)激勵,這個薪酬包甚至能達到6年15億美元。
妥妥的NBA頂級球星水準……
然鵝,作為曾經(jīng)的Meta十一年老兵,塔哥就是一個字:No。
如此堅定,屬實是把網(wǎng)友們看呆了:這都能拒,他到底在Meta看到了什么???
誰是AndrewTulloch
且不論塔哥是討厭小扎還是看不上Meta,究竟是怎樣的履歷,能讓小扎開出如此大手筆的報價?
塔哥是澳大利亞人,學數(shù)學出身,本科畢業(yè)于悉尼大學,還拿到了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碩士學位。
在大學里,塔哥就是GPA年級第一的那種學生,拿到過悉尼大學理學院的UniversityMedal和科學成就獎,以及劍橋三一學院的榮譽獎章。
塔哥本科畢業(yè)前曾在高盛實習了一段時間,擔任量化分析師。畢業(yè)之后就加入了Meta,開始從事機器學習研究,并一直從2012年干到了2023年。
據(jù)說在2016年,OpenAI總裁GregBrockman就親自挖過他,開出的年薪是80萬美元——在當時,OpenAI給新員工的薪資通常不到20萬美元。
塔哥對OpenAI這家公司很心動,但最終并沒有去,Brockman的說法是:
他幾乎就要答應了。然而,他對如此大幅的減薪感到擔憂。
不過在2023年,ChatGPT讓OpenAI身價飛升之后,塔哥還是成為了OpenAI的一員,此后參與了GPT-4o和GPT-4.5的預訓練,以及o系列的推理研究。
從GoogleScholar來看,塔哥研究的被引量為7520,h-index為12。
他引用量最高的一篇文章是在Meta期間完成,合作者包括賈揚清和何愷明。
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塔哥是在2023年10月加入了OpenAI,正正好趕上OpenAI宮斗大戲。
而在這場全球矚目的大熱鬧最終落幕、OpenAI前CTOMira離職之后2個月,2024年11月,塔哥也結(jié)束了自己在OpenAI為期一年的職涯。
2025年1月,塔哥加盟Mira的ThinkingMachinesLab,身份是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和首席研究員(leadingresearcher)。
哦對了,對于小扎沒挖動塔哥這事,Meta的發(fā)言人回應了:這報價的說法“很荒謬”,“任何薪酬方案的金額都取決于股價”。
嗯,漲勢喜人就是了……
拒絕了扎克伯格的人
小扎挖人大刀闊斧無往不利,單OpenAI就被挖了十幾號核心研究員,但確實也有不少人不為金錢所動。
AndrewTulloch是一位。他的ThinkingMachinesLab現(xiàn)同事也0人心動。
小扎在數(shù)月前就主動聯(lián)系了OpenAI的前首席技術官MiraMurati,想要收購她的初創(chuàng)公司ThinkingMachinesLab。
然而MiraMurati果斷拒絕了收購提議。
收購不成,小扎就迅速調(diào)整策略,發(fā)起了一場針對ThinkingMachinesLab的全面挖角行動。
在數(shù)周的時間里,他的目光鎖定在這家約50人規(guī)模公司里的十幾名核心員工身上,試圖勸說他們跳槽,不過最后的結(jié)果是碰了一鼻子灰……ThinkingMachinesLab里0人想跟小扎走。
一方面Mira能從OpenAI拉走那么多人,本身也都是奔著宏大愿景去的。
另一方面,ThinkingMachinesLab“錢景”也屬實不錯:剛剛完成的20億美元種子輪融資,不僅刷新了AI領域的融資紀錄,也成為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種子輪融資。公司估值也飆升至120億美元。
而被小扎挖到破防的OpenAI,同樣有人說了“No”。
OpenAI的首席研究官MarkChen,就在小扎的首份挖角名單上。也是他給了小扎“加大人才投資”的靈感,但他同樣拒絕了小扎的10億美元薪酬。
還有l(wèi)lya,不僅拒絕了扎克伯格對其初創(chuàng)公司SafeSuperintelligence的百億收購提議,他本人也婉拒了小扎的挖角邀請。
對這些拒絕小扎高薪的人,網(wǎng)友們表示,要么是太討厭小扎了。
要么是真有理想。
OneMoreThing
當然成功與否,都不影響小扎繼續(xù)囤積人才。
就在這兩天,小扎還被曝挖了剛剛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一位年輕人——24歲的華盛頓大學博士MattDeitke。
故事有些曲折但結(jié)果對小扎來說還不錯。
小扎一開始親自致電MattDeitke,開價4年1.25億美元,但被拒了。原因是MattDeitke心系其初創(chuàng)公司Vercept。
不過小扎并沒有放棄,后來親自會面MattDeitke,還抬價到了4年2.5億美元,甚至第一年就支付1億美元。最終成功拿下MattDeitke。
看了這場扎克伯格發(fā)起的挖角大戰(zhàn),我們可以看到,現(xiàn)在招攬年輕且才華橫溢的AI研究員:
“跟簽庫里、詹姆斯這樣的NBA球星沒差。”
以庫里為例,他與金州勇士隊最近的一份四年合同薪資,比MattDeitke與Meta的協(xié)議金額還少3500萬美元……
小扎還是太瘋狂了。
[1]https://www.wsj.com/tech/ai/meta-zuckerberg-ai-recruiting-fail-e6107555[2]https://www.reddit.com/r/singularity/comments/1mfisym/andrew_tulloch_the_man_who_turned_down_15_billion/[3]https://www.nytimes.com/2025/07/31/technology/ai-researchers-nba-stars.html
—完—
《凡人修仙傳》,韓立現(xiàn)在把每一刻鐘的時間都用來打坐修煉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