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北京7月30日電(記者周逸斐) 7月30日,中國電力企業(yè)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召開《2025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新聞發(fā)布會。
新聞發(fā)布會現場每經記者周逸斐攝
7月以來,多地電力負荷快速攀升,全國最高負荷屢創(chuàng)新高,7月17日達到15.08億千瓦?!秷蟾妗分赋?,若夏季氣溫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則最高用電負荷可能達到15.2億~15.7億千瓦。
今年迎峰度夏的電力供需形勢呈現出哪些新特點?除了氣溫因素,哪些行業(yè)是迎峰度夏期間用電增長的主要拉動因素?
中電聯統計與數智部電力供需分析處處長陳亞寧回答《每日經濟新聞》現場提問時表示,今年入夏以來,氣溫整體呈現出梅早、高溫開始時間早的特點。從6月中下旬電力負荷就快速增長,尤其是7月以來,全國多個區(qū)域及地方電力負荷不斷創(chuàng)新高。
根據有關數據,7月4日、7月7日、7月16日、7月17日用電負荷連創(chuàng)新高,最高達15.08億千瓦,較去年最大負荷增加0.57億千瓦。除了氣溫因素,在國家“兩新”“兩重”等政策加力擴圍下,帶動相關商品銷售、制造業(yè)投資較快增長,內需表現較為穩(wěn)定,新質生產力成長壯大,工業(yè)生產、出口超預期回升。
陳亞寧進一步指出,從用電量增速看,新動能支撐作用強勁,與新質生產力相關的裝備制造業(yè)和消費品制造業(yè)保持了較強韌性。
“6月當月,汽車制造業(yè)、通用設備制造業(yè)、儀器儀表制造業(yè)、專用設備制造業(yè)、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yè)、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y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用電量增速分別同比增長11.0%、10.3%、8.6%、8.0%、6.9%、5.8%、4.2%,均高于制造業(yè)平均增速。此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熱門賽道拉動相關行業(yè)用電量高速增長,6月當月,互聯網數據服務用電量同比增長44.6%,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è)用電量同比增長17.4%,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用電量同比增長13.0%。”陳亞寧說。
陳亞寧指出,若夏季氣溫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則最高用電負荷可能達到15.7億千瓦左右。8月份,將進入電力保供的關鍵期,從目前國家氣候中心的預測,結合宏觀經濟企穩(wěn)回升的態(tài)勢,預計迎峰度夏期間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華東、華中、西南、南方區(qū)域個別省份短時供需緊張,但通過最大程度的跨省跨區(qū)余缺互濟后,可以實現電力平衡。
娛樂圈文:小透明女星與流量男神私會,甜蜜戀愛日常頻頻登上熱搜
娛樂圈甜寵文大合集,看影帝如何實力寵妻!甜死人不償命!
五本枕邊必讀總裁豪門好書,《好孕女配特別甜》高票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