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花兒街參考,作者:林默,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一
這也許是宗馥莉,最像宗慶后的時刻。
從香港高等法院對宗慶后遺囑信托的裁定,至少能看到以下四點事實,如果你對案情已經很熟了,可以跳過前三點,直接看第四點:
1.宗慶后確實留下了親筆文件,要給海外的三個孩子,建立一份21億美元的信托。且是那種仨孩子以及他們的子子孫孫,只能花利息、不能把錢取出來的信托。
2.在宗慶后逝世一個月后,宗馥莉與另外三兄妹就簽過一個協(xié)議的。這個協(xié)議粗暴翻譯下,就是一個利益的平衡。
海外三兄妹承認宗馥莉對于娃哈哈的繼承。作為代價,宗馥莉也承諾,會用其掌控的建浩創(chuàng)投給三兄妹設立三個累計規(guī)模21億美元的信托。而且是不可撤銷的不動本信托。
3.如果一切按照這個協(xié)議進行,我們普通人是沒有機會,在這樣一個普通的周末,增長這么多,估計一輩子也用不上的,屬于豪門的法律知識的。
但是協(xié)議,只進行了一個開頭。
在宗慶后去世后,"獨女"宗馥莉繼承到了父親持有的娃哈哈集團全部的29.4%的股權。
但是她并沒有按照協(xié)議設立信托計劃,而是對信托的設計,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想法。
4.重點來了,宗馥莉提出的想法包括并不限于以下三條:
信托的受益人也不僅僅是那仨人和他們的子子孫孫了,宗馥莉自己的子子孫孫也要享受這個信托的權益。
要把宗馥莉升格為信托的保護人,并有權決定信托的期限。
21億美元固定本金產生的利息才是信托資產,而非本金本身。
強烈建議大家,把宗馥莉的第二個想法和第三個想法連著看。
如果21億美金的本金不是信托的資產,如果宗馥莉有權決定這個信托的期限,那么有一天,當她說這個信托停止了,這21億美金是不是就又回到了,她掌控的建浩創(chuàng)投?
如果你是宗馥莉,你愿意給這個信托的期限是多少?恐怕不會是永遠吧?
二
從跟海外三兄妹簽訂協(xié)議,到如今對簿公堂,宗馥莉在事實上完成了這樣的操作——先把協(xié)議簽了,把對方穩(wěn)住。再放下簽訂的協(xié)議,去實現(xiàn)自己想要的利益格局。
這樣的操作,她24歲那年就看過一次。
2006年,宗慶后與合作了十年的投資方達能集團,走到了矛盾爆發(fā)的邊緣。
其實雙方當年的對峙,和今天宗馥莉與三兄妹的對峙非常相似。
宗慶后想把達能趕出去,恢復自己執(zhí)掌娃哈哈的格局。達能則想把宗慶后在合資公司體外建立的60多家非合資公司,也納入合資公司的體系,自己一起分錢。
這已經不再是咱們怎么一起把蛋糕做大,而是每個人都在算計,怎么能把對方碗里的飯,挖到自己碗里。
宗慶后和達能幾經纏斗,在2006年底,宗慶后簽下了一份"解決非合資企業(yè)問題的中文意向書"。
達能當時多少有點兒天真地以為,合同簽了,事兒就定了。
一個月后,達能收到了宗慶后的傳真,說因為娃哈哈其他股東,以及員工持股會的反對,這個意向書被推翻了。
娃哈哈其他股東為啥反對咱就不猜了,但是員工持股會的反對,這戲多少有點兒穿幫。
在一家以宗慶后為絕對魅力領袖的公司,在誰的授意下,員工持股會才能反對一份宗慶后簽訂的意向書呢?
宗馥莉與兄妹三人簽訂的協(xié)議,讓她得以無摩擦地繼承了宗慶后持有的娃哈哈的股權。
而宗慶后與達能簽訂的意向書,也幫他等到了一個絕好的時間點。
2007年3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宗慶后,提出了《立法限制外資通過并購壟斷中國各行業(yè)、維護經濟安全的建議》。
他等到了一個絕佳的輿論時點,一個能把這場商業(yè)糾紛的格局,向上拉升到民族感情的輿論時點。
隨后,宗慶后接受了《經濟參考報》的采訪,指出達能并購中國的這些企業(yè)不是為了壯大他們,而是用資本運作套取巨額資金。
三
后面是大家多少都有所耳聞的劇情。
達能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美國、意大利、中國香港等地都提起了對宗慶后的訴訟或仲裁。雖然達能在這些訴訟中幾乎都拿到了勝訴,或者針對宗慶后的限令。
但在輿論場里,這些密布的法律條款,與"現(xiàn)在中國許多企業(yè)是被外資控股了"激起的身份認同感,是無法比擬的。
一個當年報道過達娃之爭的記者回憶,宗慶后曾對他發(fā)起過點名道姓的批評,大意是"怎么能幫法國人說話呢?胳膊肘子不該朝外拐"。
這批評無關事實,只關立場,卻很能團結人。
這位記者還記得當年在參加一場達能舉行的媒體發(fā)布會前,一位媒體人在會場里,跟每個參會的記者私底下打招呼說:"我們一定要一條心,一起支持娃哈哈。"
二十幾歲的宗馥莉,在一線聽見了炮火,也親歷了輿論場的力量。
2018年,當她首次進入娃哈哈核心管理層,她的title是公關部部長。據(jù)宗馥莉接受采訪時說,這是她自己要求的。
在達娃之爭中,坊間有過一個傳聞,宗慶后是南宋抗金名將宗澤之后。
在宗馥莉與宗慶后另外三個子女的戰(zhàn)火剛剛燒起前,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上忽然出現(xiàn)了一波論調,宗馥莉是隱忍多年、靠自己實力勝出的嫡出大女主。
我不知道當年那個傳聞是怎么來的,也不知道不久之前那波猛烈的大女主物料,是怎么興起的。
只是第一個傳聞,讓普通人與主人公一致對外。
第二個傳聞,讓普通女性與大女主,共抗小三。
四
最后,說說戰(zhàn)局。
達娃之爭,是以宗慶后的勝利告終的。
這個勝利,是按這樣的順序發(fā)生的:2007年3月,宗慶后發(fā)起了那驚天一呼。幾個月后,主管部門裁定,娃哈哈商標歸娃哈哈所有。2008年6月,娃哈哈在濰坊提起了一個解散合資公司之訴。這成了讓達能心態(tài)崩塌的最后一根稻草。
由于娃哈哈的渠道一直捏在宗慶后手中。如果合資公司被判決解散,達能所剩的就只是合資公司的廠房設備。
"站穩(wěn)輿論、按住經銷商、捏緊商標、關掉對方的廠",在與達能的爭奪中,宗家人湊齊了這制勝四件套。
這也許是一個強烈的記憶點。讓宗家人再遇到類似的斗爭,就奔著四件套去搜集。
2024年,在接管了繼承了宗慶后持有的娃哈哈的股權之后,宗馥莉連續(xù)關停了18家工廠。這些工廠中,大多有杜建英和其子女的利益。
2025年年初,宗馥莉試圖將"娃哈哈"系列商標共計387件,由娃哈哈集團轉移到由她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但由于這其中涉及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商標轉讓一直未有定論。
雖然目標還是同樣的四件套,但這里卻存在一個技術環(huán)節(jié)的不同。達娃之爭中的四件套,是一一嵌套、依次通關的。比如輿論的好感,為商標的歸屬打了前站。商標戰(zhàn)大局已定,讓關廠成為了致命一擊。
而在這一輪宗馥莉與三兄妹的爭奪中,商標、關廠、輿論戰(zhàn),幾乎所有的技術指標是同時上桌的。那么任何一個指標的變化,都可能會抵消另一個指標的戰(zhàn)果。比如如果商標的轉移涉嫌國有資產流失,就會部分抵消宗馥莉的輿論好感度。
況且哪怕四件套在手,也未必能保障宗馥莉如宗慶后般暢快全勝。畢竟站在她對面的杜建英,與她觀摩過同一場戰(zhàn)局,她們都知道關竅所在,你看外籍三兄妹在一開始就亮明了態(tài)度——只想要錢,不想爭奪民族企業(yè)。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