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聞剛出來的時候,說實話我還是愣了兩秒。Momenta、興杭創(chuàng)投、辰韜資本一起下場,零一汽車直接拿下5億元融資,這可不是小錢啊。在新能源重卡圈子里,這么大的動靜平時可不多見。
其實,和不少卡友一樣,前幾年誰看電動重卡能有這么大陣仗?柴油車一統江湖多少年了,你說這自動駕駛的,新能源的,老一輩司機心里頭都犯嘀咕。我上個月剛和一個開了快二十年車的哥們嘮過,他還說,‘這么大一頭鐵家伙,真靠電腦能折騰明白?’可這行情真就變了。
02
零一汽車我還真研究過一陣。他們2022年才成立,屬于典型的新勢力。不過人家起點就不低,一上來就把原生端到端自動駕駛軟硬件和原生新能源智能重卡全棧自研兩塊業(yè)務死死抓在手里。這聽著像吹牛,其實每一步都挺實在。
去年5月,人家一口氣冒出來兩個產品,‘驚蟄’和‘小滿’。倆都是全棧自研電驅橋、三源熱泵系統。這套‘三源熱泵’,說人話就是在冬天北方那種零下十幾度,車里的溫度還能兜得住,能耗下得去,司機開著不遭罪。
后來他們根據不同市場又推了好幾款衍生車型。我看了下,河南、河北的客戶用得最多,復購率能到70%。咱別說啥大道理,這數據不是吹出來的,人家真敢拿出來亮。這還是重卡圈,用戶一用就是十幾萬公里,真有碴那一兩年就全露餡了。
03
這公司還有一點,動作快,自己玩自研。創(chuàng)始人黃澤鏵,也是老司機圈子里不少人認識。他以前就在技術圈混,口碑不錯。據說去年中國重汽的張偉也直接加盟做營銷,想想也挺逗的,這種老將下場,網絡打通,那效果立竿見影。
聽說他們3月剛開了個合作伙伴大會,3個月時間拉來70多條經銷商,網絡一下子鋪開了。這就是我常說的,新勢力要真做事,就是一個‘快’字。不搞那些噱頭,死磕服務和渠道,這招就夠用了。
對了,還有個有意思的小插曲。我有個親戚,去年在鄭州跑物流,說現在選車都問有沒有三源熱泵、跑長途智能駕駛支不支持,儼然一副新智能重卡的首選樣子。以前追著問多少馬力,現在反倒成了智駕和能耗。
04
講自動駕駛,不得不說零一今年搞的那套ZSD大模型端到端自動駕駛。他們在圈里第一個公開搞這個,而且‘一段式’,就是整個模型一體成型。這種做法一般在乘用車上才敢玩,現在重卡上用上,確實新鮮。搭多模態(tài)大模型,大白話講就是讓車腦子不僅能看路還能‘理解’路況,各種極端場景下應付得了,不容易‘蒙圈’。
說起來,自動駕駛卡車一直怕‘長尾問題’,就是那些看似罕見但一搞就出岔子的場景。大模型玩明白了,這種事早點能解決?,F在零一搞得穩(wěn)扎穩(wěn)打,目標可不小。說到底,自動駕駛量產落地,得靠商用卡先歇一腳,畢竟干活的地方需求扎實,不像私家車那么花哨。
05
復盤下來,零一算是借著場景漸進那路數,先做封閉、半封閉,再一點點敞開跑,走得比同行老實點。這個月下旬,他們ZSD系統的車就要在廣東陽江的不銹鋼廠開跑了。你要問我怎么看?其實道理很簡單——商用重卡自動駕駛才是量產高階智駕第一站。
我一直覺得,自動駕駛要落地,不是花架子,新勢力敢砸5億元,就是真金白銀往里扔試錯的。投資方Momenta拉的這幾票,都是圈里認準技術和落地能力的,不看廣告看療效。
有意思吧,新能源卡車跑了2500萬公里,加起來零一交付700臺,這數據在新勢力重卡里確實頂得上前排。
06
其實,行業(yè)現在都在積蓄能量,誰往上沖,誰還得看下半年市場怎么變。黃澤鏵也說了,他們今年目標就是月銷追近傳統重卡廠家。這口氣不小,但現在敢放出來,那就是心里有底。搞技術、做售后、拓網絡,現在一步一步扎實干,不折騰虛的,也算新勢力里挺良心的一個。
講句心里話,這幾年重卡市場翻天覆地。咱這些干過維修、也上過路的老炮,反倒不太敢一口咬定啥品牌絕對穩(wěn)贏。風吹起來,有本事的都能順勢飛一把。
畢竟,這年頭,哪有真正的暴利和永遠的王者?誰進步快,誰就多活幾年,就是這么回事。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