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界H5這輛新車最近上了工信部公告,預計今年9月上市。它定位20萬級SUV市場,尺寸接近中大型車,同時用上了華為最新的智能駕駛技術。上汽和華為聯手造車,算是把兩家公司的資源都堆進去了,這車到底能攪動多大水花,得看市場反應。
現在20萬級SUV市場里,大眾、豐田、本田這些老牌車型銷量一直不錯,但它們都是燃油車或者老款混動。比亞迪宋PLUS這類新能源車雖然賣得好,但智能配置和續(xù)航里程都不算頂尖。尚界H5直接把軸距做到2840mm,車長4米78,尺寸比很多30萬級SUV還大。關鍵它還提供純電和增程兩種動力,純電版續(xù)航能到600公里以上,增程版純電也能跑250公里。
華為給這車裝了他們最新的ADS4輔助駕駛系統(tǒng),這技術本來是用在40萬以上的車型上。比如說問界M8和M9這些高端車,現在直接下放到20萬級。華為的這套系統(tǒng)能實現無圖導航,理論上全國大部分地方都能用輔助駕駛,這在同價位車型里幾乎找不到。
上汽這邊負責造車,他們跟大眾、通用合作這么多年,工廠產能沒問題。尚界H5的生產線直接用了最成熟的工廠,還準備建新超級工廠。電池方面上汽和寧德時代有合資公司,成本控制得比其他車企低。
市場上現有的20萬級SUV,要么空間小,要么智能化差。像CR-V、榮放這些老油車,車機系統(tǒng)基本就是個收音機。新能源車里,小鵬G6雖然有XNGP,但價格要到25萬以上。尚界H5尺寸大,智能配置又高,價格卻卡在20萬區(qū)間,確實能打。
華為和上汽給這車配了5000多人的團隊,從設計到生產全程盯著。華為的鴻蒙座艙系統(tǒng)用在問界上反響不錯,這次應該也會裝在H5上。之前問界M5(圖片|配置|詢價)剛出時銷量一般,但后來通過快速改款和優(yōu)化,現在月銷能到3萬輛。尚界H5能不能復制這個路數,就看上市后的表現。
現在智能駕駛技術成本還是挺高,很多車企做不起。華為光是自動駕駛團隊就有2000多人,每年花幾十億研發(fā)。這種投入中小車企根本扛不住,所以只能靠大廠合作。尚界H5直接用華為現成的技術,省去了自己研發(fā)的時間和錢。
用戶買這價位的車,主要看空間、續(xù)航和配置。H5軸距大意味著后排和后備箱空間更好,純電600公里夠日常通勤一周不用充電。增程版適合跑長途,沒充電樁也不怕。智能駕駛雖然現在不能完全替代人,但高速上自動跟車、自動變道能省不少事。
上汽之前造車都是自己干,現在跟華為合作等于把軟件短板補上了。華為的鴻蒙系統(tǒng)和智能駕駛技術已經用在多個品牌車上,技術成熟度沒問題。兩家聯合開發(fā)能互相補漏,比如上汽負責生產,華為負責智能化,這樣效率更高。
市場預測H5上市后月銷能沖到2萬輛,畢竟現在20萬級市場確實缺這種配置的車。但產能是個問題,如果交付慢了,可能會影響口碑。之前有些新品牌車賣得好,結果交車要等半年,最后銷量就掉下來了。
現在消費者買車越來越看技術,不是光看牌子。尚界H5能不能火,關鍵看實際體驗。如果智能駕駛真好用,空間又大,價格又合適,應該能分走不少份額?,F在就等9月上市后,看實際訂單量和交付速度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