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李海媛)又有多只基金同步提示溢價風險。7月28日,共有5只基金發(fā)布溢價風險提示公告。據(jù)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7月至今,相關溢價風險提示公告發(fā)布次數(shù)已超70次,其中有六成為QDII基金。值得注意的是,國泰標普500ETF(QDII)、景順長城標普消費ETF(QDII)自7月以來已21次提醒溢價風險。相關公告還提到,投資相關產品除了有基金份額凈值變化的風險外,還會受到市場供求關系、系統(tǒng)性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使投資人面臨損失。
7月28日,景順長城納指科技ETF(QDII)、景順長城標普消費ETF(QDII)、國泰標普500ETF(QDII)、申萬菱信中證申萬電子行業(yè)投資指數(shù)、嘉實科創(chuàng)綜指ETF均發(fā)布溢價風險提示公告。相關公告均指出,以上產品的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明顯高于基金份額參考凈值,出現(xiàn)較大幅度溢價,投資者如果盲目投資,可能遭受較大損失。
景順長城標普消費ETF(QDII)相關公告還提到,該基金將于7月29日開市起至當日10:30停牌,若基金當日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幅度未有效回落,基金管理人有權采取向深交所申請盤中臨時停牌、延長停牌時間等措施以向市場警示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7月28日,7月以來已有多只基金發(fā)布溢價風險提示公告,據(jù)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相關產品的溢價風險提示多達78次,有六成為QDII基金。其中,國泰標普500ETF(QDII)、景順長城標普消費ETF(QDII)自7月以來已21次提醒溢價風險。交易行情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7月28日收盤,上述兩只基金的溢價率分別達7.95%、20.64%。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表示,部分跟蹤美股指數(shù)的QDII基金處于風險溢價狀態(tài)是由于近期美股漲勢較好,導致部分投資者溢價購買相關產品,即交易價格高于產品凈值。由于溢價購買高于基金凈值,若相關產品的跟蹤指數(shù)回落,會導致投資者承擔凈值下跌和溢價率收縮的雙重風險,因此相關基金管理人會發(fā)布溢價風險提示公告向投資者警示風險。
最新交易行情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7月25日收盤,美股三大股指道瓊斯指數(shù)、納斯達克指數(shù)、標普500指數(shù)報收44901.92點、21108.32點、6388.64點,年內漲幅分別為5.54%、9.31%、8.62%。
從年內收益率來看,QDII的表現(xiàn)在全市場中也相對突出。同花順iFinD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7月24日,匯添富香港優(yōu)勢精選混合(QDII)C的年內收益率高達135.58%,在全市場產品中排名首位,該基金的A類份額則緊隨其后,年內收益率也達135.23%。
同期,還有華泰柏瑞恒生創(chuàng)新藥ETF、廣發(fā)中證香港創(chuàng)新藥ETF等9只醫(yī)藥、創(chuàng)新藥QDII的年內收益率超80%。前述景順長城納指科技ETF(QDII)、國泰標普500ETF(QDII)的年內收益率則為12.49%、7.41%。
長城基金觀點認為,目前標普500指數(shù)前瞻市盈率已達23.3倍,位于近三年83%的較高分位,估值吸引力有限,在當前時點大幅配置的性價比或較低。短期內,美股已突破前高,市場或將延續(xù)當前“經濟有支撐+流動性改善”的邏輯持續(xù)交易;中期看,市場不確定性仍強,若想看到美股的長期上行,需要降息提前或財政超預期擴張,目前兩者均在不斷推進,但最終落地仍需時間。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則提到,從整體市場估值水平來看,美股處于中性略高的位置,市場存在進一步上升的趨勢,仍具備投資價值。但投資者在投資QDII這類產品時,需要注意高溢價風險,溢價率超過5%便要引起警惕,若溢價率超過10%,則可能存在流動性風險。另外,投資境外市場的產品也需要關注匯率波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