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yè),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本報記者 彭 妍
近日,受股市上漲引發(fā)的“蹺蹺板效應”影響,債市出現(xiàn)一定調整。普益標準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銀行理財收益率呈現(xiàn)“先升后降”態(tài)勢,其中部分純固收類產品的收益率降幅尤為明顯。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下半年債市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較小。長期來看,固收類產品在資產配置中仍將扮演“壓艙石”角色,但其“穩(wěn)定票息收益”的屬性正面臨挑戰(zhàn)。當前,在政策與市場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銀行理財子公司需積極升級產品體系,通過“固收+”策略(如配置紅利股等)增厚收益,理財產品增配權益性資產的趨勢已逐漸形成。
債市大幅下跌可能性小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7月28日,理財產品近7日平均年化收益率為3%,較6月底下降42個基點;其中純固收類產品表現(xiàn)尤為明顯,近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2.23%,較6月底減少54個基點。
對此,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銀行理財收益率表現(xiàn)與債市調整直接相關。純固收類產品主要配置國債、金融債等債券資產,7月份以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月初的1.65%升至7月25日的1.74%,債券價格下跌導致理財產品凈值回撤;而理財子公司為降低波動減持長久期債券,進一步加劇了收益率下行。此外,純固收類產品因缺乏權益資產對沖,債市回調時凈值波動更顯著,疊加信用利差走闊壓縮票息收益空間,使其收益率降幅較大。
對于債市后續(xù)走向,楊海平表示,下半年債市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較小。主要原因在于貨幣政策延續(xù)適度寬松基調,經濟基本面仍需要利率維持低位運行;盡管存在加劇波動的因素,但當前貨幣政策環(huán)境下,債券價格大幅下跌的驅動力量不足。
業(yè)內認為并非趨勢性反轉
盡管固收類理財產品凈值近期出現(xiàn)回撤,但業(yè)內普遍認為這是短期調整,并非趨勢性反轉。從長遠看,固收類產品憑借穩(wěn)定收益等特性,在資產配置中仍占重要地位;且因銀行理財客戶偏保守、權益市場波動較大,債券等固收類資產仍是銀行理財的核心配置方向。
為穩(wěn)定投資者情緒、避免“非理性”大額贖回,多家理財子公司近期通過官方微信“發(fā)聲”,為投資者打氣并解讀債市走向,認為債市進一步調整空間有限,建議繼續(xù)持有。7月25日,浦銀理財、南銀理財均發(fā)文表示,本輪債市調整處于合理范圍,無須過度恐慌。
浦銀理財分析稱,債市趨勢性回調風險較低:一方面,年內經濟基本面仍利好債市,結構性改善程度有限;另一方面,貨幣政策預期維持偏寬松基調,下半年仍有總量寬松操作空間,為債市創(chuàng)造合意環(huán)境。
南銀理財認為,近期債市波動主因是風險偏好回升對債市的壓制,以及前期交易擁擠引發(fā)的回調。展望后市,短期震蕩不改長期價值,建議中長期投資者無須恐慌,繼續(xù)持有以享受票息收益,拉長持有期限、淡化短期波動影響。
薛洪言表示,債市企穩(wěn)后收益率有望小幅回升,但股市分流效應及商品價格波動可能抑制反彈空間;中長期則仍受低利率環(huán)境壓制,預計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中樞維持在2%至2.5%。這一趨勢與存款利率持續(xù)下行相呼應,收益空間收窄或成常態(tài)。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應對收益壓力,理財子公司正拓展“固收+”策略(增配權益、衍生品),并通過浮動費率產品綁定投資者利益,但權益占比提升可能加大凈值波動。
薛洪言認為,對投資者而言,當前最需警惕的風險包括債市波動傳染(利率超預期上行或信用利差走闊)、流動性風險(封閉式產品無法及時止損)及費率結構變化(業(yè)績報酬條款可能侵蝕實際收益)。在配置策略上,建議縮短投資久期,優(yōu)先選擇每日開放型或1個月以內定開產品;分散產品類型,降低純固收類占比,增配現(xiàn)金管理類及含權益資產的混合類產品;關注信用債ETF等工具,以替代部分直投債券頭寸,平衡流動性與波動風險。
我和他在戰(zhàn)場上不打不相識,后他向父皇求娶我,他娶我只為磋磨我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后,誰成了趙國軍改后的第一個試驗品?
62家廠商Q4儲備:寒冬季開啟,各家還有多少余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