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大指數(shù)集體下跌,但跌幅也不大,人氣依然較高,截止到收盤,三市成交額維持在1.8萬億,全市場超2700家公司在下跌。從板塊上來看,昨天的熱點今天又不見了,換上了全新的面孔。雅下水電今天開始大跌,白酒今天也下跌了,光刻機、半導體、云計算、醫(yī)療器械、云計算漲幅較好,市場仿佛又回到了科技股全線大漲的時代。
指數(shù)上方的阻力位是非常強的,能不能突破,現(xiàn)在誰也沒有把握,一方面要么繼續(xù)有政策性利好,要么大金融類,比如券商股或者保險股再次強勢把大盤拉起,然后指數(shù)順利突破前方阻力位,同時也把人氣帶起來了。這樣的話,指數(shù)也許會向上走一段。
其實市場的主力不是科技股,而是國企的大金融類權(quán)重股,沒有它們沖鋒,指數(shù)只能左右搖擺甚至下跌。今天科技股全線火,估計是資金轉(zhuǎn)向。
如果從估值來看,滬深300指數(shù)當下的價值是合理的,也算是公允的,沒有經(jīng)濟的持續(xù)高速增長,沒有貨幣政策的強刺激,指數(shù)的估值很難往上提升。這是房地產(chǎn)崩盤前與崩盤后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tài)。
總的來說,行情持續(xù)上漲的難度很大。維持震蕩是以后最好的形態(tài)。或者長期震蕩下再緩慢上升就更加理想。
關(guān)于股票,我的持倉的那兩只,還在那里磨蹭,其實磨蹭一段時間是正常的,因為前面一波上沖,接近50%的幅度的,沒有只漲不跌的股票,這是常態(tài)化的事情。漲多了,震蕩整理一段時間后會再次上漲。至于震蕩整理需要多長時間?這個還真的無法確定。
主力搬著一塊石頭,要把它從一樓運送到7樓,它有時候在三樓,有時候回到了二樓,有時候在四樓,有時候突然上升到五樓,然后又回落到二樓,這個過程如同變魔術(shù),任它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guī),就是拿關(guān)不動。
有的朋友問到,既然是震蕩整理段,為啥不現(xiàn)在賣了,先從別的票里賺一些,然后再買回來。對于這樣的問題,我突然一時語塞。你沒有看到ST華通嗎?它來回震蕩了幾個周了,當它再次上升到震蕩高點時,我出來補倉了英維克。
后來再也沒有趕上ST華通的那趟列車。如同上面所說的,我只要知道這塊石頭最終出現(xiàn)在7樓就可以了,中間的變化,只是主力迷惑人的手段而已,無數(shù)的投資者它們拜倒在這種迷惑式的魔術(shù)之中,試圖通過做T或者試圖通過技術(shù)指標來找到這類魔術(shù)的規(guī)律,其結(jié)果只能是白白的浪費時間與精力。
它有可能會回調(diào),但下面5.18是大股東想要的籌碼,三個多億的資金量在那里等著呢。它掉下來只適合補倉而已,不然的話,籌碼落在大股東的口袋。大股東購買不是為了好玩,也不是別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認為它將來會更值錢或者加強公司的控制權(quán)。我覺得再往下掉的可能性不大,最多的可能性就是每天像心電圖一樣,來回的折磨著。
折磨一段時間后,它就會再來一波上攻。
真正低估的股票,一般的買入后,并不會馬上就上漲,很多人對“低估”這兩個字理解不到位。一般的,那些無人問津的股票,或者短時間內(nèi)被利空纏繞的股票,或者市場冷門的股票,容易出現(xiàn)低估。正因為無人問津,才會導致估值過低。
而買入這樣的股票,注定需要極大的耐心與毅力去等待。
現(xiàn)實的問題就是大家都喜歡追熱點,拿一個月沒有上漲,就覺得遺憾。某天大盤漲了,它的沒有漲,它也覺得遺憾,第二天就得要換票,這樣反而賺不到錢。因為追著熱點跑,沒有哪條理論能證明可以帶來持續(xù)性利潤。相反,價值低估的票,終究會出現(xiàn)價值回歸,只要價值回歸這個結(jié)果出現(xiàn),那么,這個收益就很可觀了。
我就是這么做的,我認為它值錢,將來會漲,就會拿著,直到結(jié)果出現(xiàn),買入華通后,盡管上面是一個大壓力位,我依然堅持不動,盡管它反復震蕩,我也不動。老鳳祥也是每天上下左右,反復震蕩,我就是不動。因為價值被低估是已經(jīng)證實的,將來必然會價值回歸,這樣就賺到錢了。同樣的,ST凱利也折騰了一個多月,它反反復復的震蕩,但我就是不動。后面它終于漲了,一把拔高到接近50個點的收益,不僅僅是咱們發(fā)現(xiàn)了它的價值,而且大股東也發(fā)現(xiàn)了,他也想要購買他們的公司的股票。這就說明,我們的分析思路與策略是完全被證明是正確的。股價的變化也得到了驗證。
大半年時間,整體收益是75個點了,今年實現(xiàn)一倍左右的收益應該問題不大。其實,真的沒有做幾只股票,重倉一只華通賺了一些,輕倉的老鳳祥,持有半年卻虧了兩個百分點,然后就是重倉的凱利與輕倉的英維克,我沒有高拋低吸,也沒有去追熱點。大半年時間,就只是賣出兩只,重新進了兩只而已。買進與賣出算一次換手的話,今年的換手還不足兩次。就這樣,這個收益就很可觀了。不過券商估計應該不喜歡,因為它們也賺不到啥手續(xù)費,也賺不到印花稅。有些人,一年換手上百次,每天不停的高拋低吸,僅僅手續(xù)費一年時間就得有10%左右,券商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選手。
股市最簡單的邏輯,就是堅持價值,并且逆著人性,需要總是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才能成功。任何東西一旦過熱,就容易走向反面,那些熱股,幾乎很多人都會去搶,可是結(jié)果卻并不樂觀。相反,那些無人問津的,卻被嚴重低估,它只需要你保持耐心,就能實現(xiàn)收益。僅僅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