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章
血色七月:當37萬億國債撞上6次教堂血案
2025年7月,華盛頓國會山爆發(fā)了一場足以改寫中東地緣格局的爭論。共和黨議員托馬斯·馬西在閉門會議中的怒吼,揭開了美以同盟崩裂的冰山一角:"美國國債都37萬億美元了,憑什么還拿錢給以色列修導彈?"更驚人的是,現場竟無人反駁——這個數字背后,是共和黨支持率斷崖式下跌的殘酷現實:18-49歲群體中,50%對以色列持負面態(tài)度,而8年前這個比例僅為22%。
轉折點發(fā)生在7月15日。加沙地帶圣家天主教堂的鐘聲,被以軍155毫米炮彈的爆炸聲徹底撕裂。3名信徒的血跡還未干透,社交媒體上已瘋傳彈道軌跡分析:炮彈分明是瞄準教堂落下。這是2023年10月以來加沙第6次教堂遇襲,但這次徹底觸了美國右翼的逆鱗——63%的美國人自詡基督徒,福音派更是共和黨鐵票倉。
"當以色列炸教堂時,他們正在失去我!"保守派評論員邁克爾·諾勒斯在《福克斯新聞》的痛斥,道出了美以關系的致命裂痕。更諷刺的是,同一周西岸定居者縱火燒毀阿爾-卡德爾教堂,以色列政府卻辯稱"他們在滅火",連長期護以的美國駐以大使赫卡比都罕見公開譴責。
愛潑斯坦案與摩薩德:右翼的"陰謀論核彈"
就在教堂事件發(fā)酵時,愛潑斯坦案丑聞再次引爆右翼輿論。特朗普的極右翼支持者中瘋傳"愛潑斯坦是摩薩德特工",證據指向其同謀吉斯蘭·麥克斯韋爾——她的父親羅伯特·麥克斯韋被曝是以色列情報線人,曾操縱英國媒體為以政策洗白。盡管以色列前總理貝內特緊急辟謠,但特朗普與愛潑斯坦的密切合影被全網轉發(fā),共和黨內部懷疑聲浪高漲:"以色列是不是早就在操控美國政治?"
這種猜疑并非空穴來風。2024年大選期間,民主黨曾利用"以色列干預選舉"話題攻擊特朗普,而如今共和黨內部開始反攻:國會山悄然成立"美以關系審計小組",重點調查2016年以來以色列對美游說集團的資金流向。更致命的是,特朗普團隊被曝在2025年1月與內塔尼亞胡會面時,直接質問"愛潑斯坦名單上是否有以色列特工"。
斷供浪潮:從6票到6000萬選民的怒吼
這股情緒被極右翼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精準利用。她在國會提出修正案,要求砍掉對以軍援,把錢轉用于"修美墨邊境墻"。盡管提案只拿到6票,但震撼性在于——它來自特朗普陣營內部。"我們學校課本都缺頁,憑什么替特拉維夫買'鐵穹'導彈?"格林的咆哮,在TikTok上引發(fā)病毒式傳播:年輕人曬出對比視頻——加州水災救援款被國會卡三周,而90億對以軍援三天就過審。
數據揭示更殘酷的現實:美國對以軍援占其GDP比例是中國的14倍,但以色列卻將其中15%用于約旦河西岸定居點建設。當特朗普在集會上質問"我們的納稅人憑什么為占領買單?"時,現場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這種情緒在搖擺州尤為明顯:賓夕法尼亞州鋼鐵工人聯合會宣布,將把"停止資助以色列定居點"納入競選綱領。
內塔尼亞胡的"羞辱之旅":從特拉維夫到華盛頓的48小時
最慌的還是內塔尼亞胡。7月中旬,他緊急飛往華盛頓,要求面見特朗普團隊核心幕僚。結果行程被壓縮到只剩48小時,特朗普本人拒不見面,只派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禮節(jié)性接待。打臉的是,就在他落地當天,白宮宣布與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xié)議,內容完全沒提以色列安全需求——以方還是看新聞才知道這事。
內塔尼亞胡在閉門會議中試圖以"共同價值觀"挽留美方,但得到的回應異常冰冷:"總統(tǒng)先生認為,每個國家都該為自己的決策負責。"更致命的是,美方明確要求以色列"停止在拉法地區(qū)的軍事行動",否則將重新評估軍事合作。這與2023年拜登政府"無條件支持"的表態(tài)形成鮮明對比。
孤島危機:當"鐵穹"失去美國彈藥
外交崩塌立刻觸發(fā)內政地震。以色列國會因"美國援助可能斷供"吵翻天,自由派議員聯手擋下軍費預算案。財政部被迫啟動緊急預案:若美國砍掉38億年度軍援,以軍后勤補給鏈將立刻凍結?,F實比預案殘酷:5月胡塞武裝用16馬赫高超音速導彈擊穿以色列防空網,精準炸毀本-古里安機場。而"鐵穹"系統(tǒng)的攔截彈70%靠美國供應,一旦補給縮緊,下次導彈來襲根本攔不住。
更危險的信號來自戰(zhàn)場。以軍第91師在加沙南部遭遇伏擊,由于缺乏美制"標槍"導彈,士兵被迫用老式RPG反坦克火箭應戰(zhàn),結果傷亡率激增300%。前線指揮官在加密頻道中哀嘆:"我們正在用21世紀的士兵打19世紀的戰(zhàn)爭。"
歐洲冷眼與沙特補刀:中東新秩序崛起
內塔尼亞胡試圖轉向歐洲求救,結果英法德等25國聯合發(fā)表譴責聲明,痛批以軍在加沙制造"人道災難",荷蘭直接凍結與以色列的新合作項目。沙特更趁勢補刀,在美國默許下撤回與以建交談判,還公開宣稱:"中東安全不該被單邊盟友體系綁架!"外交部官員私下哀嘆:"我們失去了唯一敢替我們擋子彈的人。"
這種孤立在阿拉伯世界引發(fā)連鎖反應。也門胡塞武裝宣布將襲擊范圍擴大至埃拉特港,伊朗則重啟鈾濃縮活動。更致命的是,土耳其趁機向哈馬斯提供通信設備,使得以軍在加沙的"情報優(yōu)勢"被削弱70%。
街頭怒吼與內閣分裂:強人總理的末日倒計時
7月下旬,特拉維夫街頭爆發(fā)反內塔尼亞胡游行,示威者高舉"不當美國棄子"的標語。內閣會議上,財長建議發(fā)"中東特別國債"找華爾街接盤,國安顧問立刻警告:"華爾街現在嫌我們風險太高!"防長則堅持強攻拉法,結果自由派閣員摔門離場:"沒有美國兜底,這仗怎么打?"
這種分裂在軍方內部同樣存在。以軍總參謀長哈萊維雖表態(tài)"堅決執(zhí)行政府命令",但下屬部隊已出現拒戰(zhàn)苗頭:第401裝甲旅士兵在社交媒體發(fā)布視頻,稱"不愿為定居點送命"。更危險的是,預備役征兵率暴跌40%,特拉維夫大學調查顯示,72%的年輕猶太人考慮移民。
終局:被撕裂的盟友與新世界的誕生
莫斯科紅場西側的國防部大樓內,普京正凝視著中東局勢圖??死锬妨謱m智庫的推演顯示:只要美以同盟持續(xù)松動,俄軍每月可向敘利亞增派500名軍事顧問。而在華盛頓國會山,兩黨正就"中東戰(zhàn)略收縮"展開激烈博弈。當美國政客在電視屏幕上爭吵時,加沙地帶的兒童正在廢墟中尋找課本——這個被戰(zhàn)火撕裂的地區(qū),正在見證一個舊秩序的崩塌與新勢力的崛起。
歷史不會重復,但總在押韻。當37萬億國債壓頂的美國選擇抽身,當6次教堂血案撕裂基督徒基本盤,當38億軍援變成政治籌碼,美以70年的特殊關系已走到十字路口。對于內塔尼亞胡而言,最大的危險或許不是胡塞武裝的導彈,而是那個曾被他視為"永遠靠山"的超級大國,正在親手拆毀他賴以生存的權力根基。
買入股票的五種方法,你屬于哪一種?
第三階段,人們在得知彼得林奇是基金經理時,紛紛圍過來詢問該買哪一只股票,哪只股票能賺錢,股市走勢將會如何,而再沒有人關心明星緋聞或者牙齒——-。彼得林奇認為,當人們都來詢問基金經理買哪支股票好時,股市應該已經到達階段性高點。第四階段,人們在酒會上大談特談股票,并且很多人都主動向彼得林奇介紹股票,告訴他去希望你能滿意。
保持一點敬畏之心,聊聊GARP吧??韭圈兒
6、原來做資產配置,是把全球股票和債券市場的十數只大類指數,如中證800,標普500,歐洲600,中證1000,債券指數等,進行組合配置及主動管理;現在做個股,就是把幾十個指數變成幾百個股票進行研究,行業(yè)更細、個股更多一點,方法上沒有本質區(qū)別,能力圈方面需要積累||。7、從做大類資產配置到做個股投資,投資是什么。
@未名布衣:皈依價投才是股市真理??新浪財經
問:你剛才提到自己偏好成長股,比較認同海外哪些投資大師的理念?比如彼得林奇、費雪-。 吳興武:剛才我提到成長股和價值股的辯證關系,只是說在醫(yī)藥行業(yè)的投資過程中,成長股呈現出來的更多,因為這跟醫(yī)藥行業(yè)目前在我們國家的發(fā)展階段相關,所以從結果來講,持倉中成長股相對較多|-。其實成長股和價值股殊途同歸,最終能還有呢?
來源:紅網
作者:吳俊伯
編輯:麥希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