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場全國自上而下的拯救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第一次將“反內卷”納入國家經濟治理框架,要求“依法依規(guī)治理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
這句話是應該拆開看的:
1、治理低價無序競爭
2、推動落后產能退出
會后,攻堅戰(zhàn)打響了。所有行業(yè)集體反內卷運動集中開始,甚至連藥品集采都放棄了被詬病很久的以最低價取勝的原則。
所以,這是一場全方位、無死角的反內卷整治運動。
最后的重磅之筆,是7月24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與市場監(jiān)管總局聯(lián)合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公布。
至此,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最新的《價格法》,三大法律形成了合力,直指無序競爭。
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一個數(shù)據(jù),就是下圖。
6月份PPI,-3.6%,從2022年10月開始,PPI連續(xù)第33個月負增長,通縮已是水深火熱之中。
拖累了整個基本面!
那么,為何是2022年10月?
2020-2021年,全球市場特征是,中國的制造業(yè)拯救了全球的市場需求。
因外需旺盛,疫情前景不明,國內制造業(yè)一致性擴大投資。
2022,歐美徹底放松管控,復工復產,美聯(lián)儲快速加息,外需急速萎縮。
股市同時結束行情,同步下跌!
從2022年底開始,一直延續(xù)到2023和2024年,前期擴大的產能投資遭遇需求萎靡,庫存積壓,惡性競爭開始。
2024年,東南亞和歐盟同時反制中國低價傾銷。同時,國內CPI/PPI同步創(chuàng)新低,決策層努力拯救價格回升。
但,事倍功半,無濟于事!
終于,2025,舉國體制,反內卷。
7月底,股市回重回3600點。
至此,這一次的救市路徑已經非常清晰:
戰(zhàn)略層面:反內卷+拉內需,兩手都要抓,兩只手都要硬,兩者相輔相成!
目的是,漲價!
為什么基層會覺得收入在降?
這張圖說明了一切,制造業(yè)、建筑業(yè),占了總體就業(yè)的45%。
而這兩個行業(yè)正是重災區(qū)。結果就是,降薪、裁員!
今年都四月了,我和父親聊天,鎮(zhèn)上還有很多人沒出去,因為沒活干,而在往年,過完正月十五就都走了。
所以,價格,是最好激素;也是最好的驅動力!
2012年,安倍晉三經濟學,漲價拉內需
2015年,供給側改革,漲價去庫存
2025年,反內卷,漲價?
2025年是個問號,答案我們放在文末。
經濟學底層因素,只有兩個,供和需!
當供大于需,又沒有其他消化出口,就只能價格戰(zhàn),眼下的樓市就是這個態(tài)勢;
當需大于供,有沒有增量途經,則會導致購買力過熱,價格飆升,泡泡瑪特就是這個態(tài)勢!
太行山上因為缺水,幾個村只有一眼井,所以,每到農忙季節(jié),都會打架,誰贏了,誰先占據(jù)水資源。
后來,就修了紅旗渠!
這是解決供需的一種方式!
眼下,是解決供需的另一種方式。
1、治理低價無序競爭
2、推動落后產能退出
在這個過程中,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價格法,三大法律就形成了緊箍咒!
最近流傳最廣的一個截圖是:
此時,市場內部也已經開始動了!
公募債基遭遇去年“9.24”行情之后的最大單日贖回,單日賣出規(guī)模近千億。
這是因為,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路上漲,最高回到了1.75%。
結果就是,7月以來6600多只債券型基金,超過四成凈值下跌。其中,純債型基金的凈值下跌更明顯,凈值中位數(shù)變化為-0.13%。
具體來看,有50多只債基7月的凈值下跌已超過1%,個別已接近2%。
但在債市價格下跌的同時,這幾天,股市卻一路回到了3600點。
債券等固收類資產,是典型的抗通縮資產;
股票等權益類資產,是典型的抗通脹資產!
市場在聞風而動!這也非常符合決策層的預期。
去年中旬開始,央行就已經三番五次警告機構不要瘋搶國債。
去年9月,開始救股市,今年以來,管理層一直在引導長線資金重倉股市。
這兩件事情,幾乎是同時進行的。
目的就是,要全力支撐股市的賺錢效應!換句話說,決策層正在用股市平替樓市的財富承載效用!
現(xiàn)在可以補上那個問號了:
2025年,漲價拉內需!
而在這個過程中,股市的賺錢效用是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
這就是下半年的宏觀趨勢!
逯文云_NB25813超甜星際萌寵文《我在星際直播養(yǎng)崽》by為喵作倀|醋精攻vs佛系綬
又一星際言情橫空出世,9.8分碾壓《乖寵》,以超高人氣穩(wěn)坐第一
奇幻文:暢想未來夢幻現(xiàn)實 針鋒相對的對手也能收入囊中變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