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樂是誰?
文|菲尼克斯
洛陽白馬寺的方丈,到少林寺任住持。昨天(7月29日)下午,少林寺管理處發(fā)布情況通報:依據《漢傳佛教寺院住持任職辦法》,經少林寺兩序大眾民主評議贊成,并履行有關程序,禮請印樂法師任少林寺住持。
印樂是誰?
圖為印樂法師照片
“扛十多袋麥子,累得腰疼”
2005年11月,洛陽白馬寺大雄寶殿前,當年39歲的印樂法師身披袈裟,在誦經聲中正式升任方丈。那時,距離他到寺主持工作整兩年。
白馬寺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的第一座官辦寺院。該寺建立之后,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fā)源地,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其地位不言而喻。
不過,之后的20年間,印樂為人低調,很少在媒體上拋頭露面。網絡社交軟件興起之后,人們才逐漸從一些游客所發(fā)的帖子中了解到這位方丈的點滴。
圖為洛陽白馬寺
“農禪并重”是漢傳佛教自古以來的傳統。唐代懷海禪師制定的佛教典籍《百丈清規(guī)》中有云:“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卑遵R寺一直繼承這項傳統,在印樂的主持下進一步發(fā)揚。他帶領僧眾翻土種麥,自己上陣開推土機、挖掘機,得到游客贊嘆“比專業(yè)工人的操作還要熟練”,被拍下的畫面在網絡流傳,成為一時美談。
游客拍下的印樂操作機械翻土種地的場景
印樂是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2019年,在全國政協主辦的一次研討會上,印樂盤腿打坐在椅子上,樂呵呵地講起了收麥子的故事:“白馬寺種了200畝麥子,6月初我們全部收割完了。今年大豐收,又收了20萬斤。入庫的時候,80多斤一袋的麥子,我扛了十多袋,晚上腰疼得厲害。”
印樂盤腿講“收麥子的故事”
為什么講這個故事?印樂說,“農禪并重”是佛教“入鄉(xiāng)隨俗”融入中華大地的一個具體體現,很多漢傳佛教寺院一直保留著這個傳統。
白馬寺歷來秉承農禪傳統,堅持農耕不輟,勤勉修行不斷。寺院會將收獲的麥子、黃豆還有蔬菜等作為禮物送給前來參觀以及上香的游客和信眾,結緣大眾、感恩社會。
“寺里一瓶水也買不到”
印樂主持白馬寺的20年間,專注于弘揚佛法。有些寺院在商業(yè)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時,白馬寺“中原第一清修之地”的名聲逐漸響亮。
印樂曾在不同場合表示:很多寺院成了風景區(qū),僧人要服務游客、來訪的佛教徒和貴賓,不可能像以前那樣,每天有那么多的時間學習。
于是,他規(guī)定僧人每周一三五集中學習,每個月都會請河南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專家、教授給僧人講課,講佛教不同的宗派、講文學等。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印樂提交《關于佛教寺院名稱及佛教名稱和名號被作為商標注冊的問題的建議》,建議國家商標局杜絕對佛教名寺的各種類型的商標注冊。
在提案中,他表示,近年來,佛教名稱、名號、知名寺院名稱,不斷被人作為商品的商標進行注冊,這不但侵犯了佛教的知識產權,而且有些商標對佛教聲譽造成褻瀆和不敬,損壞了佛教的莊嚴、神圣與清凈,應盡快引起國家商標局的高度關注。
他舉例說,“白馬寺”被作為商標在不同領域注冊,先后有15家。因此,他建議國家商標局對宗教古跡立法保護,杜絕對佛教名寺的各種類型的商標注冊,切實維護佛教的合法權益、清凈莊嚴。
印樂在全國兩會上
有去過白馬寺的游客感嘆:這里完全沒有商業(yè)化,寺里連一瓶水也買不到,而有免費的茶舍開放可讓人解渴。
另一名游客在網絡分享了自身經歷:2024年年初她在河南旅行,在洛陽博物館買了一件手鏈,到白馬寺的客堂希望找到法師開光。當時她問開光多少錢,師父說“不要錢,你把手鏈放在臺上”。師父在那里給她念了好久,她非常感動:“只有白馬寺啊,那么質樸,那么真誠,不要一分香火,給我念了那么久?!?/p>
一名網友說:自己與印樂相識于工作中,20余年,“我眼中的大和尚總是帶著一絲微笑,那是種既慈祥又神秘的微笑,仿佛包容了所有的喜怒哀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的信念,那是一種對于修行的執(zhí)著”。
網友貼出的與印樂喝茶的合影
從桐柏山到國際佛壇
印樂的佛法修行之路,可謂純粹。
他俗名尹清全,1966年生于河南南陽桐柏縣。16歲時,他在此禮海勃法師剃度出家。1983年秋,他跨越千里赴南京棲霞寺受具足戒,正式獲得僧籍。此后三年,他在中國佛學院棲霞寺僧伽培訓班學習,1986年考入中國佛學院繼續(xù)深造。
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河南省佛教協會工作,后任協會副秘書長、副會長。2003年10月,他受協會委派到洛陽白馬寺主持工作,兩年后榮膺方丈。
在此之前,白馬寺方丈的缺位已有8年。
印樂法師是在南京棲霞寺受具足戒,正式獲得僧籍
在印樂任內,白馬寺不僅專注于自身的本職,還著力推動了國際佛教的文化交流。
2005年4月,中印簽訂協議,在白馬寺修建一座印度風格的佛殿。2006年4月26日,印樂率眾僧侶在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奠基現場,舉行灑凈佛事活動。
白馬寺的印度風格佛殿
2007年,印樂受訪時表示,在印度風格佛殿的基礎上,白馬寺西邊還要建國際佛殿薈萃苑,將一些佛教國家有代表性的殿宇集于一區(qū),突出佛教的國際性。他大力支持與日本、斯里蘭卡等國的共建佛教文化項目。
他還表示:通過佛殿建設,特別是與所在國的佛教交流,能進一步加強與來自世界各國,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佛教交流。
印樂曾多次赴海外弘法,促成多名海外佛教界人士投資國內慈善事業(yè)。
2013年,由于在中泰、中緬佛教交流中的突出貢獻,印樂被授予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名譽博士學位以及緬甸政府年度宗教勛章。
印樂參與國際交流
2007年9月,印樂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被問及“少林寺依靠商業(yè)化運作,使經濟與社會效益達到雙贏,您有沒有這樣的打算”。
他的回答是:“我不想評價少林寺,白馬寺堅持按照佛教傳統去做,更好地維護、保留、傳承佛教傳統、佛教文化。能聽到游客說‘白馬寺才像個寺廟樣’這簡單的評語,我們就很快樂,也就心安了?!?/p>
圖為印樂法師
部分資料來源:人民政協報、河南商報、中國日報
版權說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戴麗麗_NN4994五本西幻領主流小說,主角通過種田建設、沙場征戰(zhàn),建立龐大帝國
11本已完結用國家當后盾的小說,主角向國家坦白,舉國征戰(zhàn)異世界
9本已完結領主爭霸類爆兵流小說,全面戰(zhàn)爭游戲,締造帝國史詩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