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佳
參考消息網7月28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6日發(fā)表文章指出,分析師們認為,北京不斷提升的經貿合作力度令華盛頓日益具有限制性的做法相形見絀,美國在非洲的影響力正逐漸被中國超越。
據文章介紹,這一評估是在中國上月宣布將落實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舉措之后做出的。北京的這一舉措與華盛頓加征關稅、削減援助及實施限制性簽證政策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當前,美國正關閉其國際開發(fā)署以削減對外援助,并對喀麥隆、埃塞俄比亞、加納、尼日利亞和索馬里等國實施簽證限制。從8月1日起,美國還計劃對來自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南非和突尼斯等國的商品加征更多關稅。
觀察人士認為,中國的零關稅計劃在輿論上取得了重大勝利。此舉可能會進一步拉近中國與非洲國家的關系,它們越來越將中國視為更可靠、更有益的伙伴。
戰(zhàn)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非洲問題專家卡梅倫·赫德森表示,更令人擔憂的是,長期以來,美國政府認為對非洲的援助使其可以隨心所欲推行任何政策而不必顧及后果,但這種情況早已不復存在。
赫德森說:“在非洲的輿論戰(zhàn)中,美國基本上已經輸給了中國,而且未能向幾代非洲人充分闡釋自己的主張?!?/p>
他指出,特朗普近期在關稅、移民和援助方面的做法給人們帶來痛苦。相比之下,中國對非洲的承諾始終如一。
赫德森補充道,在推進相關議程時,中國通常會強調其行動是互利共贏的。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非洲項目主任扎伊娜卜·奧斯曼說:“因此,中國在非洲輿論中的排名超過美國也就不足為奇了?!?/p>
這家智庫援引“非洲晴雨表”民調組織關于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的數據稱,60%的非洲人對中國的影響力持正面看法,而對美國持正面看法的為53%,對歐盟持正面看法的為49%。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還指出,自2020年以來,對中國的正面評價上升了1個百分點,而對美國的正面評價下降了5個百分點。
赫德森表示,無論美國由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zhí)政,非洲人都認為美國在很大程度上冷漠、不可靠且要求苛刻。
他解釋道,對于自身最讓非洲人反感的一些方面,美國似乎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其中包括美國對國際金融機構和聯合國等全球機構的控制——這些機構在推進美國優(yōu)先事項時,經常損害非洲經濟體及其人民的利益。
與此同時,內羅畢大學的商業(yè)和管理學專家伊拉基表示,中國的吸引力源于其“可見性”。他解釋說,中國有眾多可見的項目,如高速公路、港口和建筑等,這使其影響力容易被非洲民眾看到和感受到。
伊拉基說:“而且那些做生意的人也會到中國去。現在有更多的非洲人了解真實的中國,并能做出自己的判斷?!?/p>
這位專家表示,美國撤銷援助和提高關稅也是導致其支持率下降的重要因素。他說:“西方的‘善意’正在失去魔力?!?/p>
伊拉基還指出,許多非洲人認為,美國正在對外界關閉大門。他說:“還記得那些驅逐事件嗎?非洲人可能正在對美國關閉心扉?!保ň幾g/劉宗亞)
6月12日,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長沙舉行。圖為在長沙國際會議中心拍攝的開幕式現場。(新華社)
來源:紅網
作者:陳淑芬
編輯:宰天恩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