鄲以珊
知道那個在低空橫掃千軍的武直-10嗎?知道它翅膀有多沉嗎?告訴你,這副翅膀當年差點把整個項目壓垮。最扎心的是什么?掏出去給俄羅斯買張設計圖紙的錢,竟然比咱們改裝“遼寧艦”花的8000萬美金還要貴得多!砸錢都砸出血本,結(jié)果買的是一堆讓人吐血的問題!
90年代末,一看海灣戰(zhàn)爭,誰不知道武直這玩意兒就是坦克克星?我軍手里只有輕型武直-9,說白了就是個偵察兵角色。陸軍急得火燒眉毛,可當時國內(nèi)技術儲備,連個像樣的直升機總體設計都拿不出手。
歐美的大門關得死死的。關鍵設備?技術圖紙?做夢。人家理都不理你。
被逼急了怎么辦?轉(zhuǎn)頭只能找老鄰居俄羅斯??蛟O計局,搞艦載直升機那個,被選上合作。他們名氣大、經(jīng)驗足。雙方握了手,簽了字,中方掏出巨額外匯,就盼著能拿到一套完整、先進的重型武直設計圖紙。
結(jié)果呢?圖紙一到手,昌河飛機公司(現(xiàn)在叫航空工業(yè)昌飛)的工程師們直接懵了。
滿眼全是手寫俄文!
最基礎的機體結(jié)構(gòu)參數(shù)?要么模棱兩可,要么干脆缺失!
動力系統(tǒng)匹配?完全沒交代清楚!
整個設計基礎文檔,零散得不成樣子,東一塊西一塊,看著就讓人頭大。
這圖紙根本算不上可以直接照做的“施工藍圖”,頂多算是個非常潦草的“設計構(gòu)想圖”?;ㄌ靸r買來的,居然是這么個半成品!你說窩火不窩火?花錢買氣受,就這種感覺。
這坑爹圖紙直接把后續(xù)研制扔進了冰窖。設計參數(shù)模糊不清,制造過程麻煩大了!昌飛的工程師們?yōu)榱颂钌线@些天大的窟窿,硬著頭皮搞起了“二次開發(fā)”。工程量有多大?整個設計計算量,被硬生生拉高了三四倍都不止!整個團隊差點累趴下。
這可不是小修小補,是推倒重來!機體結(jié)構(gòu)強度要重新算,動力系統(tǒng)匹配要反復試錯,飛控系統(tǒng)更是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每一處空白,都是用時間、金錢、人力去硬填。人家買個“圖紙”是省力,我們買的“圖紙”卻是個巨型耗能漩渦。
最慘的還不是花錢、花時間。試飛隊流過的血汗,至今讓人喘不上氣。原型機上天后,故障警報幾乎成了飛行員的“背景音”。
旋翼打槳?發(fā)動機莫名降功率?尾槳劇烈抖動?
空中發(fā)動機空中停車這種致命風險都出現(xiàn)過。
最心痛的是摔飛機。前前后后,因為設計缺陷導致的驗證機損失,超過4架!那可都是凝聚了無數(shù)心血的寶貝疙瘩!每一次墜毀的巨響,都像重錘砸在參研人員的心口上。
為了救命,只能再次求助俄羅斯??虻幕貞缤渌疂差^:要么再加錢,要么就自己搞定。核心技術支援?門都沒有。
圖紙?zhí)靸r,又掉坑里,支援指望不上,怎么辦?憋著一口氣也得自己干!
飛控系統(tǒng)的“旋翼揮舞干擾”問題,讓人頭發(fā)一把把掉。技術團隊晝夜輪班攻關,幾乎住在了試驗場,靠著無數(shù)次仿真和實車測試,硬生生摸索出關鍵參數(shù)的門道。飛控律?推倒重來,自主重寫!這才解決了飛機大機動時可能失控的索命隱患。
發(fā)動機高溫降功率?卡莫夫圖紙完全沒解決方案,它根本就是個空架子!最終是靠國內(nèi)動力專家重新布局滑油系統(tǒng),提升了散熱效率。
還有主減速器這關。最初的圖紙方案里居然寫明要向法國買!后來因西方禁運徹底黃了,逼著自主攻關。從跟法國賽蜂合作起步,經(jīng)歷痛苦的技術消化吸收,最終由株洲動力所攻克核心齒輪技術。這個動力核心終于被我們死死握在了自己手里。
回頭看武直-10的誕生路,真是步步踩著荊棘。那些年流的汗、拼的命、摔的飛機,全都刻在中國軍工人的骨子里。天價圖紙買來了屈辱,更徹底逼出了中國軍工人骨子里的硬氣:核心技術,命脈所系,只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誰也靠不??!
武直-10列裝,只是起點。后來的武直-10ME出口型,動力更猛、裝甲更厚、火力更兇。當它在珠海航展上展現(xiàn)靈活身手時,誰還記得那疊當年讓我們夜不能寐的“天價廢紙”?
翅膀沉重?沒關系。當年被卡脖子的痛,早已化成今天高飛的底氣。這副靠自己力量鍛造出來的鋼鐵翅膀,終于能護著我們的戰(zhàn)鷹,在屬于中國的天空下,自由翱翔。
詞話的藝術——我讀《人間詞話七講》
腹有詩書氣自華,被書本武裝被傳統(tǒng)文化浸潤的讀書人,總有一種謙謙君子溫溫如玉之感,本書的作者葉嘉瑩給人感受便是如此。人間詞話這本書是王國維寫的,最出名的是讀書三境界,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內(nèi)容,大多數(shù)人可能沒看過,看過的也可能因書中各種專有名字堆砌而囫圇吞棗。所以,葉嘉瑩女士針對這本書做深入淺出還有呢?
王國維與葉嘉瑩:學術傳承與慷慨捐贈
在眾多詩詞大家中,王國維是葉嘉瑩傾注關注、進行深入評論和創(chuàng)作最多的對象——。自1956年發(fā)表《說靜安詞〈浣溪沙〉一首》起,到2014年5月于天津舉辦的“葉嘉瑩教授九十華誕暨中華詩教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推出《人間詞話七講》,葉嘉瑩與王國維的詩詞情緣可謂綿延不絕_。那么,究竟是何原因讓葉嘉瑩對王國維如此情有獨鐘呢等我繼續(xù)說_。
她一生只為一件事而來
格調(diào)之分有了較清楚的輪廓,對詞作者本身品格差異、人生境遇如何影響詩詞境界有了更多了解,同時增加了如何欣賞品讀一首詞的能力——|。通過葉嘉瑩重新認識王國維,通過西方文學重新發(fā)現(xiàn)王國維、更精確解釋了《人間詞話》的內(nèi)涵。感謝遇見好書,遇見大師,讓我以另一種角度重新發(fā)現(xiàn)并感嘆于中國古典文學的美——_。
來源:紅網(wǎng)
作者:陳志雅
編輯:練端敏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wǎng)立場。轉(zhuǎn)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