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山東濰坊8月1日電題:山東濰縣集中營:見證戰(zhàn)爭傷痛折射國際主義光芒
中新社記者李欣趙曉
“濰縣集中營既象征著戰(zhàn)時僑民所遭受的苦難,也象征著被囚禁者的堅韌不屈?!苯邮苤行律缬浾卟稍L時,突尼斯留學生澤妮這樣說。
位于山東濰坊的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博物館邀請來自25個國家的70多名留學生以志愿者身份參與日常講解和涉外活動,澤妮是其中一員。在這里,她聆聽了幸存者的故事,“雖然情感上非常沉重,但很榮幸能夠協(xié)助保存這些記憶,確保它們不被遺忘”。
坐落于現(xiàn)濰坊市奎文區(qū)虞河路上的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原是樂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樂道院始建于1882年,曾是集醫(yī)療、教育、宗教為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為了報復美國限制日裔美籍人士在美國本土活動,日本將樂道院改造為西方僑民集中營(日本人稱之為“敵國人集團生活所”),自1942年3月起先后關押了2300多名外國僑民,其中以歐美人士居多,并包括327名兒童。
許多知名人士曾被囚于此,包括當時的齊魯大學教務長德位思、輔仁中學教師恒安石、英國短跑奧運會冠軍埃里克·利迪爾(中文名李愛銳)等。其中,出生于中國的恒安石后來曾擔任美國第二任駐華大使。
7月22日,山東濰坊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中新社記者梁犇攝如今,由7座青磚紅瓦的歐式建筑組成的博物館,既承載著戰(zhàn)爭的傷痛記憶、見證著日本帝國主義暴行,也成為當時國際僑民與中國人民團結(jié)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正義斗爭及國際主義精神的象征,折射出國際主義、人道主義、人性光芒。
博物館中,陳列著由濰縣集中營營救小組中唯一的中國人王成漢書寫的“珍視和平,愿世界永無集中營”作品,無聲地警醒著參觀者。在數(shù)智魔鏡元宇宙體驗區(qū),參觀者戴上VR設備,“推開”虛擬的斑駁木門“深”臨集中營,就會走入22個故事串起的歷史。
“參觀者可以體驗逃出集中營環(huán)節(jié),主人公之一就是后來任美國駐華大使的恒安石?!辈┪镳^宣傳推廣科負責人梁靜瑤說,在中國任職期間,恒安石多次重訪濰坊舊地,并與當時幫助他逃離的抗日部隊軍官郝毓秀合影留念。
“協(xié)助他們出逃,只是中國軍民幫助僑民的一個縮影?!绷红o瑤說,當時,中國民眾經(jīng)常冒著生命危險為營內(nèi)僑民送食物、藥品等物資,傳遞情報。
在濰縣集中營解放60周年紀念大會上,幸存僑民、時任美國新澤西州州議員戴愛美說:“中國是我的母親。今天,我回家了?!贝鲪勖?歲時被關進集中營,她在其作品《濰縣集中營經(jīng)歷記述》中曾回憶當時的生活。
7月22日,山東濰坊,觀眾在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博物館參觀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復原沙盤。中新社記者梁犇攝“隨著時間推移,幸存者逐漸離去,我們正在搶救性開展實物資料征集和口述史采集?!辈┪镳^副館長王曉暉表示,自2020年9月開放以來,博物館年接待游客35萬余人次。2024年,該館還到美國、英國舉辦專題展,讓更多外國人了解中外民眾友好相助、共克時艱的故事。
以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等為載體,2021年2月3日,濰坊成為全球第308座“國際和平城市”,是繼南京后中國的第二座。(完)
十四五國規(guī)|豐富配套資源助力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shù)(FX3U)教學
1. 登陸機工教育服務網(wǎng)()注冊教師會員自助申請;樣書自助申請流程: 2. 查看下方圖片,聯(lián)系身邊的教學服務人員獲取。 深入理解PLC應用指令的多樣性和編程結(jié)構(gòu)。應用指令的不同類型和設計方法是PLC編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3.3.2 ◇ 設計實例實例分析PLC在應用中的實際效果與設計細節(jié)-|。通過實際工程實例,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PLC在工業(yè)控制中的應用價值。通過系統(tǒng)地介紹電氣控制技術(shù)和PLC系統(tǒng)的各個方面,本書為讀者提供了深入學習和實踐這等我繼續(xù)說。零基礎逆襲電氣工程師:西門子PLC實戰(zhàn)套件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