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舞劇,我感到它所表達的內涵非常、非常深刻,我喜歡那一個個與自我‘纏斗’的時刻?!鄙虾3銎返奈鑴 栋咨摺分袌鲂菹r,紐約大衛(wèi)·寇克劇院一位滿頭白發(fā)、目測年紀超八旬的領座員主動告訴記者,由于工作她通過劇院顯示屏看完了舞劇上半場,眼睛里充滿感動。
《白蛇》首演當天是7歲阿沃拉·貝格尼的生日,第一次看中國舞成為她的生日禮物,她被青蛇與白蛇中西融合的舞步吸引,“我們剛才還在討論,青蛇和眾蛇翻騰的舞姿就像魚兒在水中起舞,這是她印象最深的時刻?!卑⑽掷赣H凱德拉說。
舞劇《白蛇》上演于大衛(wèi)·寇克劇院。(主辦方供圖)
阿沃拉·貝格尼與母親凱德拉。(孫彥揚攝)
在紐約中央公園附近的林肯中心,來自中國上海的聲音與舞步在這里流淌,人們的掌聲與叫好聲在每一處演出地點、每一次幕間“迫不及待”地響起,一不留神就排起長隊,“紐約的觀眾很有好奇心,除了‘垂類’的專業(yè)觀眾和粉絲,還有很多路人朋友愿意進劇場、走進露天觀眾席看看,我感受到強烈的文化多樣性,無論是游戲音樂還是中華文化都有很好的‘破圈效果’。”《明日方舟》公共關系負責人郭晨博告訴記者。
正在排隊的紐約觀眾。(孫彥揚攝)
吸引觀眾達2萬人次,這是一場熱烈的“上海日”。紐約時間7月26日,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中心與林肯表演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的“城市之夏藝術節(jié)·上海日”在紐約掀起文化熱潮。從午后至深夜,十余場經典與創(chuàng)新交融、時尚與古韻交織、青春與激情交匯的演出活動與互動體驗在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多空間同步展開。活動一經開放預約,就立即約滿。這是一場跨越山海的藝術盛宴,在活動場次、團隊規(guī)模、演員數量上創(chuàng)下中國城市主題活動登陸美國最大綜合性文化機構的記錄,為紐約市民打開了一扇直觀感受海派文化多元活力的窗口。
中西融合里的上海與紐約
中西融合在這次的“上海日”中變得無比具象。舞劇《白蛇》中場休息時,一群紐約當地的老年姐妹花在劇場門口熱烈地討論著,了解白蛇傳的華裔面孔則為朋友們解惑:這部舞劇植根于中國傳說《白蛇傳》,舞劇開展現代性重構,“當代”妻子、丈夫、心理醫(yī)生,對應著“古代”白素貞、許仙、法海,小青則穿梭其間,天真爛漫、追尋自我。
舞劇《白蛇》中青蛇與白蛇共舞片段。(主辦方供圖)
無疑,劇中青蛇與白蛇用中國古典舞與西方芭蕾的交互,贏得了紐約觀眾的心?!扒嗌吲c白蛇相遇時的化學反應,讓我入迷了。”這是約翰第一次看中西舞蹈融合的舞劇,“舞蹈質量很高,尤其是服裝充滿中國味道和西方美的色彩,非常驚艷?!?/p>
杰瑞與朋友們在劇場大廳熱聊,她被極簡形式的“大鐘”與“方圓”等視覺符號震撼,更是愛上手染水袖、古典刺繡與現代剪裁的融合,“兩種舞蹈美妙融合在一起,一切都渾然天成。”正如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所言,“藝術是人與自然的相乘,我們做舞劇,就要創(chuàng)新,希望更多舞種能夠融合”。據統計,在大衛(wèi)寇克劇院的三場演出,舞劇《白蛇》出票率97%,共吸引4500余名中外觀眾觀演。
剛看完舞劇《白蛇》的觀眾杰瑞。(孫彥揚攝)
芭蕾聯通了上海和紐約。凱德拉·貝格尼告訴記者,“我一直關注紐約城市的芭蕾,這次能夠看到上海芭蕾,見到上海的舞者,非常激動?!彼€沒去過上海,但她已經領略了上海芭蕾的魅力,“在我印象里,那是個美麗、充滿藝術與文化氣息,還有水鄉(xiāng)韻味的城市?!?/p>
先感受,再聽故事,“希望你們每年都來,我們真的想看到更多?!苯怄i了多個“第一次”,很多觀眾的心聲如此?!皬囊曈X、聽覺到味覺,全方位感受著這座既底蘊深厚又創(chuàng)新融合、既東方又世界的城市?!绷挚媳硌菟囆g中心總裁兼首席行政官真理子·西爾弗在深度體驗“上海日”后,忍不住感嘆:“藝術在不同文化間架起橋梁,而今天的合作只是個開始?!?/p>
“零幀起手”愛上中國文化
“走臺時,嗩吶沒有任何擴音,就響徹排練廳,路過的現場觀眾都在鼓掌,我們的演奏家們也一下子放松下來。”《國樂中的十二生肖》舞臺導演、主持人龔玉嬌告訴記者。提前入場、排起長隊,是這次“上海日”的常態(tài)。
正在排隊的紐約觀眾。(孫彥揚攝)
在大衛(wèi)·魯賓斯坦劇場前廳,距離《國樂中的十二生肖》演出還有一個小時,五分之四觀眾席已經坐滿了男女老少。
《國樂中的十二生肖》演出現場氣氛熱烈。(孫彥揚攝)
11歲的米萊娜·巴盧阿爾特也提前坐進觀眾席,她是個中國迷,在紐約一家工作室學習武術已有七年之久,在學校學習漢語也已兩年。她的表弟拉斐爾·巴雷特聽音樂會聽的津津有味,他手里緊緊握著音樂會的生肖團扇,“我很開心我屬雞,這是一份禮物!”
米萊娜和表弟拉斐爾坐觀眾席。(孫彥揚攝)
紐約觀眾們口味如何?是否一開始會對中國音樂與舞蹈拿捏不住?會喜歡作品的編排嗎?一登上舞臺,藝術家們的顧慮蕩然無存。正如舞臺與觀眾席間半米的長度,無論是物理意義還是心靈層面,都是“零距離”。據記者觀察,民樂音樂會時長不短,但觀眾的興致從頭到尾不減,就連劇院經理也舉手參與到生肖互動中。
為什么可以抓住男女老少的心?是充滿趣味的互動,是國風水墨動畫,還是風格各異的民樂與演繹?“笙分高低音,阮也有大小之分”,龔玉嬌說,這些知識以音樂、動畫的形式自然傳遞給觀眾,以更加直接明了的方式讓觀眾感受民樂的深邃。
武打元素,是紐約觀眾最常提起的。街舞舞臺由中國舞者與紐約舞者合作完成,“彩排時,紐約舞者初見我們的作品驚呆了,因為在他們看來街舞還是比較原汁原味、傳統的,但他們沒見過‘國風街舞’,當他們在街舞中看到武術、看到傳統戲曲的身段,激動得只有不斷地鼓掌?!苯治鑼а?、制作人賈超說??吹搅宋湫g元素在各類當代藝術中的妙用,紐約觀眾“零幀起手”愛上中華傳統文化。
街舞團隊在林肯中心的中央舞池表演。(主辦方供圖)
“上海日”打包到紐約,紐約的觀眾也期待“一條龍”欣賞。從劇院逛到中央舞池,再走到游園會。杰瑞剛從大衛(wèi)·寇克劇院出來,她說“我期待著六點去《魔都游園會》市集看那些手工藝品。他們專門設置了一個手工藝品展示區(qū)?!痹谑屑椆谇嘁差I著兒子來感受家鄉(xiāng)的文化,他是在紐約工作的上海人,“我們就住在附近,海派京劇的戲裝、傳統掐絲琺瑯、海派旗袍、江南點心等機會難得,我們都要體驗一下?!?/p>
市集上熱情參與的紐約市民。(主辦方供圖)
青春的節(jié)拍里生長著跨文化共鳴
年輕的安娜和西達來“上海日”的最終站是《明日方舟》音樂會,但在這之前,他們先去市集逛了一圈,一人拿了一塊“綠豆糕”嘗鮮。聽到不遠處達姆羅什公園《浸春蕪》的樂聲已經響起,他們笑著說“還等什么,出發(fā)吧!”這首《明日方舟》的EP靈感來自閩南歌謠,現場歌手也用閩南話去唱,“客家文化在全球華人群體的影響力很強,這樣既讓各國華人從中獲得強烈的情感共鳴,同時也向全球聽眾展示我們的中國文化。”《明日方舟》公共關系負責人郭晨博告訴記者。
《明日方舟》音樂會現場。(孫彥揚攝)
《明日方舟》的游戲音樂在海外發(fā)行超600首,本身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做采樣,同時全球化發(fā)行的運營思路,收獲了很多年輕的國際粉絲。例如《明日方舟:終末地》——《宏山曲》就是由英國知名作曲家加雷思.庫克親自改編及制作,“這是游戲原聲,是我們第一次全球范圍內在線下演奏?!?。此外,現場還有來自中國、美國的COSER跟觀眾合照、互動,所到之處都在觀眾席“驚起一片漣漪”。
《明日方舟》音樂會現場。(孫彥揚攝)
舞池內外,紐約市民跳起了網絡熱曲《大展宏圖》,中國的街舞團隊教的不亦樂乎。CHUC上海街舞聯盟秘書長鄭驍捷是編舞老師,“網絡熱點加上中國風的音樂,舞蹈中又有簡單的街舞元素,這是一個很輕巧活潑的嘗試,先讓大家玩起來,也是想讓世界看到我們中國的街舞?!?/p>
街舞團隊正在教紐約觀眾跳《大展宏圖》。(主辦方供圖)
本次的街舞表演極有青春氛圍,平均年齡14歲,年齡最小的宋皓銘還在上小學,但他已經是世界大賽的四強,他曾用醉拳結合街舞引起國際網民的關注。
為什么要年輕的孩子來紐約跳街舞?賈超認為,青少年是中華文化非常活躍的傳播者,“新生代的創(chuàng)新能力很強,他們不是在復刻傳統,而是以開放的姿態(tài)讓文化流動起來,用街舞自由表達、挑戰(zhàn)自我,拒絕刻板印象,這本身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種形態(tài)?!薄坝螒蛞魳?、街舞,這些都是深受世界各地青年追捧的流行元素,我很高興看到這些精心策劃的演出內容受到紐約觀眾的喜愛?!敝袊虾H藝術節(jié)中心總裁李明告訴記者。
“靜音迪斯科”舞池中。(孫彥揚攝)
紐約的白日很長,當夜幕最終降臨,中央舞池的Disco燈球照亮了“上海日”的壓軸大戲——“靜音迪斯科”。DJ李浩巖專門從國內帶來了四五十張唱片,第一支歌從非洲音樂風格Afro開始,最后一曲給預備給觀眾來點《難忘今宵》的經典旋律,“我從HIPPOP、中國武打片中都有采樣,昨天彩排時也在不斷試曲,想讓大家玩得開心?!蔽璩睾芸斐錆M了人,人們帶著熒光的耳機,一群紐約高中生跳起拉丁,家庭、母子、情侶以及陌生人都在這個紐約夏夜盡情舞動著。
“靜音迪斯科”舞池中。(孫彥揚攝)
“靜音迪斯科”舞池中。(孫彥揚攝)
《穿越養(yǎng)娃日?!犯呃淠兄鱴梗王女主,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重磅大作《穿越養(yǎng)娃日?!?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女生小說研究所
穿越養(yǎng)娃日常,她懷了未來權臣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