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關稅過山車的,又多了一項——從“溢價瘋搶”到“拋售避險”,銅市多頭集體出逃。
北京時間7月31日凌晨,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銅期貨主力合約盤中跳水,最低砸至4.33美元/磅,較前日收盤重挫21%。
倫銅、滬銅跟跌,分別收跌0.8%、1.3%,價差急劇收斂。
觸發(fā)紐約銅價崩盤的是超預期的銅關稅政策。白宮于當?shù)貢r間7月30日發(fā)布公告,宣布8月1日起對進口半成品銅等產品征收50%關稅,精煉陰極銅、廢銅等原料意外豁免。
這一“分類收稅”與7月9日特朗普“對所有進口銅征收50%關稅”的籠統(tǒng)表態(tài)形成巨大落差。此前市場擔憂“無差別打擊”,瘋狂將全球銅庫存搬向美國;如今清單落地,巨量現(xiàn)貨瞬間失去去向,多頭踩踏出逃。
“白宮此次不再采用一刀切高關稅,而是精準鎖定半成品及下游衍生產品,這意味著空調銅管件、光伏逆變器銅排、新能源車高壓線束均難逃清單。”滬上一位交易人士對記者稱,年內因關稅政策擾動引發(fā)全球銅庫存轉移、市場不確定性帶來恐慌,銅價演繹邏輯和產業(yè)供應鏈都面臨重構。
關稅預期反轉,銅價暴跌
具體根據白宮公告,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美國將自8月1日起,對進口半成品銅產品(如銅管、銅線、銅棒等)及銅密集型衍生品(如電纜、連接器等)征收50%關稅,但銅礦石、精礦及廢銅等原材料暫不受“232條款”或“對等關稅”約束。
白宮公告提到,美國還將依據《國防生產法》要求25%的美國產高質量廢銅在本地銷售。從2027年開始,25%美國產銅礦石和精礦等生產原料需要在美國銷售,這一比例將逐漸在2029年提高到40%。
上述交易人士分析稱,這一政策較此前市場預期的“全面覆蓋所有銅產品”范圍明顯收窄,導致前期因“搶運潮”積累的美國庫存快速消化預期落空。
隨著市場預期反轉,多頭套利邏輯也由此崩塌。“全市場都在等待全部銅產品加稅的壞消息,結果只‘壞了一半’,反而成了最大的黑天鵝。”一位對沖基金交易員對記者稱,程序化賣盤和多頭踩踏同時出現(xiàn),此前多頭交易的是精煉銅短缺預期。
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FTC)最新持倉數(shù)據顯示,截至7月22日當周,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期銅報告多頭持倉增加3619張即1.73%,至212413張;其中非商業(yè)性凈多頭頭寸為39822張,占比為17.4%,而今年年初僅有4270張。
山金期貨投資咨詢部負責人王云飛對第一財經分析稱,美銅進口4月以來大幅增加,其對倫銅溢價也一度達3000美元/噸。關稅落地后,預期大幅反轉美銅價格。倫銅會有空頭止損的可能,之后價格走勢可能將回歸基本面。
庫存大西遷擾亂供需
據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因關稅預期擾動,年內COMEX銅價已經歷至少三輪上漲。
今年2月中旬起,美國關稅預期引發(fā)了全球銅庫存“大西遷”,特朗普以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啟動“232條款”調查,表示可能對銅征收關稅。
對此,市場已分別于3月、6月提前交易預期。其間,倫敦銅價與紐約銅價差距持續(xù)拉大,套利資金涌入,貿易商也趕在關稅落地前大量進口銅到美國來賺取更多利潤。
庫存變化上,截至7月30日,COMEX銅庫存高達25萬噸。而今年2月,COMEX銅庫存還不足10萬噸。
同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庫存的快速去化與紐約COMEX銅庫存激增形成鮮明對比。LME的銅庫存自2月中旬以來銳減,約從27.09萬噸下降至7月初的9萬噸左右,降幅超64%。而7月31日,LME公布庫存數(shù)據顯示,銅庫存增加1350噸,至13.82萬噸。
7月份,特朗普首次確認銅關稅時,COMEX銅期貨再度跳漲,最高觸及5.96美元/磅,刷新歷史高位。這一決定引發(fā)了最后一波將銅運往美國的搶運潮。
如今,隨著套利驅動的終結,銅庫存被運往美國的操作或將告一段落。行業(yè)人士預期,此前在長途運輸中的電解銅,由于失去關稅套利空間,可能重新評估去向。
澳新銀行研究部門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市場原本普遍預期美國對銅的關稅將適用于原生金屬,導致在預期的關稅生效日期之前大量銅涌入。現(xiàn)在美國商品交易所倉庫中的約25萬噸銅庫存可能會被重新出口至國際市場,銅價因此面臨下行壓力。
據中銀國際期貨研究咨詢部有色高級研究員劉超統(tǒng)計,今年美國進口銅量預計大幅攀升,根據美國1~4月的銅進口數(shù)據,預計全年進口量將達到136萬噸,遠高于去年的90萬噸。劉超分析稱,2024年美國銅消費量約為180萬噸,過多的銅流入美國將導致COMEX倉庫銅庫存快速增加。未來過剩的銅將回流至全球市場,對銅價構成下行壓力。
據Wind統(tǒng)計,截至上周(7月25日)COMEX銅期貨年內漲幅超40%;而截至31日記者發(fā)稿時,年內漲幅收窄至8.87%。
產業(yè)鏈受沖擊
不容忽視的是,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銅市場供應鏈造成的擾動還在繼續(xù)。
美國關稅政策落地后,全球銅供應鏈或面臨重構。一位銅加工產業(yè)人士對記者稱,美國市場上,關稅落地后銅價飆升,或推高汽車、新能源等領域成本,部分企業(yè)可能轉向國產替代或調整供應鏈。高關稅政策改變全球銅的物流格局,智利等主要銅出口國或將更多貨源轉向亞洲和歐洲市場,進一步影響全球銅供需平衡。
王云飛對第一財經分析稱,特朗普銅關稅政策主要目標在于引導相關產業(yè)回流,但實際操作中下游能否通過進一步深加工規(guī)避關稅以及當?shù)亟K端市場能否承受這一價格仍需觀察。
現(xiàn)貨方面,上海有色網(SMM)統(tǒng)計分析,短期來看,美國國內銅材市場將繼續(xù)消化前期大量進口銅所積累的庫存。由于前期“搶進口”的銅數(shù)量可觀,這些庫存將在一定時間內滿足美國國內部分需求,使得美國銅進口量維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美國本土將近50萬~60萬噸/年的銅材剛性進口需求會逐漸顯現(xiàn),進口銅量在未來有望回升,但回升幅度將受到關稅成本以及全球銅供應格局變化的制約。
“關稅只是第一層沖擊,真正的風險是美國衰退預期下的需求塌方。”上述對沖基金交易人士分析,過去三年,全球銅市交易的核心是“綠色需求”與“供給瓶頸”,關稅政策持續(xù)擾動下,資金需要重新評估更多變量,供需平衡表已不再是唯一指標。
國內現(xiàn)貨市場上,7月31日上海保稅區(qū)市場國際銅現(xiàn)貨價格為69768元/噸,下調893元/噸。
南華期貨有色金屬研究組負責人肖宇非對記者分析稱,滬銅期貨價格持續(xù)回落,也緩解了此前高漲銅價給下游加工企業(yè)帶來的負擔,但是價格波動風險依然存在。市場高波動背景下,企業(yè)需要緊密關注COMEX銅、LME銅和滬銅之間的價差變化,尤其是中間貿易商需做好雙邊頭寸風險管理,在價差穩(wěn)定后,銅價才可能出現(xiàn)趨勢性方向。
7本已完結星際基地類科幻小說,文明創(chuàng)造萬物,縱橫星海無敵
小說:異界艾爾星,靈魂附蟲身,戰(zhàn)主宰逆襲成英雄
12本已完結星際類高武小說,橫推藍星無敵手,叱咤星空任縱橫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