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訂單提示音響起,外賣員小田抬頭看了眼手機,向靜安寺商圈“騎手休憩站”工作人員揮揮手,帶上剛領(lǐng)的礦泉水,再次沖入風雨。
臺風“竹節(jié)草”肆虐申城,街頭風雨交加。靜安寺商圈黨群服務站也忙著接待一位位騎手們進站短暫休息,有人取熱水、有人吹干衣服,有人接過新雨披……這里正成為他們溫暖的“避風港”和“補給站”。
“臺風天訂單反而更多,大家都不便出門。”外賣員方師傅道出了許多同行的心聲,“我們不怕多送,就怕中間人淋濕了、車出故障了、衣服干不了,一天下來特別難熬。”
“這里太暖心了!有熱水,雨披壞了能馬上領(lǐng),應急完全沒問題?!绷硪晃煌赓u員李師傅感慨,“感覺不是自己一個人在風雨里戰(zhàn)斗?!?/p>
正是看到了這一特殊群體的需求,靜安寺街道在人流量大、騎手集中出沒的靜安寺商圈黨群服務站增設應急物資、提升服務能級,將這里打造成為“騎手休憩站”。
靜安寺街道商圈黨群服務站駐站聯(lián)絡員陳振良介紹,日常站點里就配備有熱水、微波爐、充電器、冰箱等常用設施,也常備感冒藥、藿香正氣水、創(chuàng)可貼等應急藥品,和可以免費取用的雨披、雨傘應不備之需。
考慮到近期臺風天氣多發(fā),街道還在原有服務基礎(chǔ)上,進一步提升了站點配置,風雨天氣里的外賣員們早出晚歸、衣服濕了也顧不上換,站點還特地加配了電吹風,哪怕只是把鞋子吹干,也能讓“騎士”們舒服一點再上路。服務站還設置了“蛋殼型”休憩座椅,墻邊的書報架上還有書籍和報紙,為短暫的歇息增添一份寧靜與精神補給。
靜安寺街道商圈黨群服務站打造“騎手休憩站”,不止為新就業(yè)群體們提供休息場所和防暑物資,還要讓外賣員們感受到尊重和認可,鼓勵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支持騎手的工作,這也是靜安寺街道堅持黨建引領(lǐng),服務賦能新就業(yè)群體的生動實踐。
穿梭在風雨中的外賣員、快遞員站在城市運轉(zhuǎn)的另一種“前線”上。他們不屬于任何一個居民區(qū),卻穿梭在居民身邊;他們不坐在辦公室里,卻服務著千家萬戶。自臺風“竹節(jié)草”影響上海以來,已有數(shù)位外賣員來到該黨群服務站歇腳取物資,把這個“騎手休憩站”當作臺風天的“加油站”。
靜安寺商圈黨群服務站的暖心守候,為一線的騎手們提供“歇腳地”,讓這些在奔波的新就業(yè)群體多一份安心,在街道黨群服務站這個“臨時港灣”里,有熱水、有燈光,也有風雨中的守護——一處處溫暖驛站,為“城市擺渡人”撐起一把把暖心傘。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