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俊慧
【煙火人間】
作者:張銳鋒(中國作協(xié)散文委員會副主任)
365個石階,從黃河邊通往1600年前的北魏時代,一年中四季輪回日子,和這天梯的級數(shù)暗合,天意和命運的隱喻,賦予這天梯以絕對高度。黃河大梯子崖,在山西省河津市下化鄉(xiāng)半坡村,“之”字形的古棧道,從絕壁峭崖上呈現(xiàn)人工奇跡之美,一個巨大的雕刻工程,依附于激流和懸崖,凸現(xiàn)了歷史文化的不朽主題。
垂直高度120米,但彎曲的力量讓這有限的高度獲得了巨大張力。小型直升機從黃河岸邊起飛,將我的視野帶向了空中,黃河波浪洶涌,我在一陣陣旋翼張開的發(fā)動機的轟鳴中,看見開闊的河面快速收縮到不足40米的龍門——在峭壁之上,一座鐵路橋展開鋼鐵飛翼,凌空而過。這就是著名的龍門,魚躍龍門成為人間美好的寓言,它指出了奮斗的意義和積蓄能量一躍而起的可能,生活不僅僅是等待,而是擁有魚龍轉化的命運奇跡。而旁邊大梯子崖的游客,從“之”字形的石梯上一點點攀爬。人們就像一個個攀巖者,在充滿了驚險的峭壁上耗費力氣,因為這攀爬中能夠領悟生命的奧義。
相傳龍門是大禹治水的起點,它是古代人類的精神象征。大禹對肆虐的河水實行疏導,他的手中握有三件法寶:河圖、避水劍和開山斧。他展讀河圖,看中要害,避開洪水,來到堵塞之處,掄起開山斧就要劈開山崖,但河水突然涌起,惡龍沖出水面,擋住了他的利斧。他只好在這里的懸崖峭壁上開鑿天梯,以便登上天宮向天帝求助,得到天諭之后,天兵斬殺惡龍,掃除阻障,大禹揮動開山斧,率領族人日夜開鑿龍門,最終河道疏通,滔滔洪水瀉入大海。這當然是傳說,但這神話講述了我們的心靈故事,它是我們心靈史的一部分。
真實的歷史記錄來自北魏時代,北魏皇帝孝文帝西巡來到這里,視察軍情,祭祀大禹,修整禹廟,瞭望江山,沉思萬古,立碑以紀。石梯通往他的屯兵之處,梯子崖是古代戰(zhàn)爭的重要關口,它俯瞰黃河,與對岸形成掎角對峙之勢,可謂固若金湯,現(xiàn)在懸崖頂上仍存古陷阱和關口門閂遺跡。這些時光的遺留物,給了我們一種提示,歷史從來沒有消失,它經常在我們身邊。我們所踩踏的天梯上,有著無數(shù)故事的腳印,大禹的故事、孝文帝的故事、屯軍的故事、戰(zhàn)爭的故事,它們扇動著翅膀,不斷圍繞著我們盤旋。我們沿著天梯攀登,是為了讓我們的腳踩在故事的腳印上,讓所有的故事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部分,讓從前的事情與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
只要登上天梯,我們就會看見先祖的身影,就會感受到孝文帝站在高崖瞭望的姿勢,也會感受到北魏時代的戍卒警惕地注視對岸,他們磨礪兵刃,背負箭囊,挽著強弓,列陣以待。你會站在他們曾經站立的地方,看見他們所看見的一切。就在懸崖之下,滔滔黃河正在向著大海奔騰,它從很遠很遠的時間深處沖出了狹窄的龍門。這龍門激起了更為昂揚的斗志和無所畏懼的激情,它變得更為雄渾和飛揚,它沖決了時空的囚禁,就像一群自由的野馬在山谷之中,它們鬃毛飄揚,用長長的嘶鳴傾盡內心對未來的渴望和與生俱來的野性訴說,并讓群山做出此起彼伏的呼應。它們擁擠著,互相沖撞,渾身充滿了無限的力量,向著未來狂奔!
這里一定發(fā)生過無數(shù)殘酷的搏殺,古陷阱就是明證。這樣的古陷阱中陷落了多少敵人?這山崖隱隱傳來喊殺聲,無數(shù)身穿鎧甲的武士在各種樹木的影子里晃動,它是真實,也是幻覺,因為時光湮沒了過去。這里是生與死的較量之地,防御和突破的交織,刀光劍影的角力,血與河水的咆哮,勇敢與怯懦的互映,人性與野蠻同時呈現(xiàn),壓倒對方的呼喊和風雨交加的晝與夜的交替……在這貌似平靜的、穩(wěn)固而又險象重重的山體上,在這奔流不息的黃河之上,游人們仍然能感受到古代武士急促的呼吸和死亡籠罩下的生命往昔??墒乾F(xiàn)在它是那么寂靜,黃河的奔流僅僅是為了反襯從前的悲憤和生命張揚的熱血激情。
古門閂和古陷阱仍然堅守在這里,它是高度警覺和守護和平的見證物,它將古代熱愛和平的渴望留存給我們。它不僅僅是歷史的遺物,而是已轉化為往事的神靈,仍然固守這片土地,讓和平和繁榮變得永恒??谷諔?zhàn)爭時期,這里同樣發(fā)生過一場慘烈的戰(zhàn)斗。盤踞在河津的日軍和偽軍四五千人,由空軍配合進攻中國軍隊新八師在東龍門山和禹門口的前沿陣地。大雪紛飛中,日軍身披白衣,在雪地上偽裝進軍,意在奪取禹門渡口和東龍門山制高點。新八師官兵奮起抵抗,不斷擊退日軍的沖鋒。前沿多處陣地幾易其手,日軍傷亡慘重,我軍也付出沉重代價,守衛(wèi)云中寺的一個加強排,全部壯烈殉國。新八師增援部隊從黃河大梯子崖登山向日軍發(fā)起攻擊,收復龍門山所有失地,斃傷大量日軍,挫敗敵人的兵鋒。
這高聳的梯子崖,連接著從前、現(xiàn)在和未來,它展現(xiàn)的不僅是自身,而是將整個時空放在了自己的形象里。它不是無生命的石頭,不是空洞的巍峨之勢,它擁有堅硬的石頭軀身、崇高的寓意和沸騰的血液,歷史中的一切形象都灌注到了它的形象中,雄心勃勃的孝文帝消失在歷史走廊里,從前的戍守將士消失在殘酷的光陰里,抗日勇士的忠骨已經化作山體的骨架,千萬游客在攀登中將自己生活的腳印刻在了石階上,無論是幸福和悲傷、快樂與憂愁、生命的盛開和衰落、一個個世紀的波濤起伏,以及從過去一直向著未來延伸的一個個日子,都已成為大梯子崖的一部分,它包含一切,它就是一切。山頂上曾經堅固的城池坍塌了,孝文帝用于祭祀的禹王廟淪為廢墟,但大梯子崖的山體是永恒的,它的天梯是永恒的,因為它是大自然的雕塑物,并收藏了人和歷史的意志。歷史、時間、理想、勇氣、力量和血脈奔騰的人性,用一個個故事刻畫了大梯子崖以及它的天梯,它包含一切,它就是一切。
大梯子崖也有溫柔的一面,景區(qū)內的桃花谷,讓人聯(lián)想到陶淵明的桃花源。山桃花、丁香花和紅光閃耀的黃櫨樹,在季節(jié)轉換中顯現(xiàn)它們各自最值得炫耀的盛景,讓時間在持續(xù)中舉出變化的標志。桃花谷中有著自然形成的通道,用大小相間、各具個性特點、激情奔放的瀑布,呈現(xiàn)桃花谷中內在的雄渾之美。這是大自然原生的風景畫,它來自天工的雕鑿,它賦予大梯子崖以另外的純美意境。從崖頂連接桃花谷的崖壁上是一條人工設置的玻璃棧道,它讓人體驗置身其上的驚險,召喚來者的勇氣,激發(fā)人的內心激情,兩百多米的垂直高度,令人心驚膽戰(zhàn),一度銷魂。
黃河、龍門、大梯子崖、桃花谷……它們具有各自的寓意,又連為一體,交相輝映,構成意義的涌泉。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龍門是理想主義和奮斗者的隱喻——魚躍龍門成為美好祝愿和人生寄望,天梯代表著某種永不停歇的靈魂寓言,而桃花谷意味著絕美的生命境界和詩性寄語。古門閂、古陷阱、抗戰(zhàn)遺址……它們說出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也說出民族抵抗的頑強意志和犧牲精神,一切美好事物的底座下有著昨日的血,黃河的洶涌之中含有昨日的呼喊,它是我們今日勇氣和力量的源泉。大梯子崖,屬于昨天、今天和明天,屬于我們,它將歷史和現(xiàn)在連接在一起,讓我們不忘歷史,不忘和平的不易,我們現(xiàn)在的每一個日子,每一個美好祝福和對未來的承諾,以及我們對待自我和生活的態(tài)度,我們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次選擇,都發(fā)生于歷史的延長線上。
《光明日報》(2025年07月23日?01版)
來源:紅網
作者:五含蓮
編輯:示溶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