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Jasper
如果是在幾年前,中國自主品牌的銷量王還是吉利,比亞迪那時候的銷量吉利可能看都不會看一眼。
就拿2019年來說,吉利一年賣了136.2萬臺車,而比亞迪只賣了45萬臺。
但踩上新能源的比亞迪扶搖直上,連續(xù)幾年都拿了冠軍,反倒是吉利變成了望塵莫及。
近日,上半年銷量出爐,比亞迪賣了214.6萬臺,吉利賣了140.9萬臺??此迫匀皇潜葋喌先俚木置?,但殊不知如果照這樣發(fā)展下去,不出三年吉利勢必超過比亞迪。
我們拿數據來看,2022-2024年,比亞迪的年度銷量為186.9、302.4、427.2萬臺,吉利分別為143.3、168.7、217.7萬臺,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比亞迪相比吉利的銷量幾乎是斷層式領先,超過的比例近乎一倍。
但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在新能源發(fā)展如此迅猛的當下,吉利的純燃油車銷量卻在小步增長。2023-2024年間,吉利的純燃油銷量為120、128.9萬臺,今年上半年賣了68.4萬臺。
新能源的補貼在退坡,吉利兩手抓的舉措將帶來更長遠的影響。
表面上是兩家車企的銷量之爭,但實際卻是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風向在潛移默化地改變。
從2020年4月國家發(fā)布補貼政策開始就已經宣布,2020-2022年補貼標準將大幅退坡,分別較前一年下降10%、20%和30%。
在該政策下,新能源市場直線沖刺,市場占有率大幅增大,再加上近幾年間新能源以舊換新的補貼政策逐漸擴大,光是今年的預計覆蓋范圍就有2500萬臺乘用車。比亞迪的全面新能源政策正是踩準了這個風口,才得以全面起飛。
但到了今年,已經有明確政策表明,以舊換新政策將會持續(xù)到今年12月31日,2026年是否還將延續(xù)尚不得知,但新能源汽車將不再享受購置稅全免的政策。
有人將現在稱為“后補貼時代”,用戶真正感受到的是“購車的緊迫感”。為了不額外支出更多的購車成本,很多對新能源車有興趣的用戶都會選擇在今年年內解決購車需求。
但這也意味著將會給未來的幾年新能源市場造成一定的“透支效應”。也就是說,想買新能源車的用戶基本都會在今年解決購車需求,剩下的用戶則大多都對燃油車更有興趣。
這時候,受到影響最大的一定是“全面新能源”的企業(yè),而燃油、新能源兩手抓的吉利,則會在“透支效應”中相對平穩(wěn)。
而更重要的是,大家對新能源的期待正在逐步減小。
從新能源開始之初,對用戶實際駕駛體驗改變最多的并不是“電”和“油”的區(qū)別,而是新能源由于本身的電子架構帶來的更“智能”的表現,比如無線充電、語音指令、智能車機以及輔助駕駛等方面。
新能源=智能化,這是新能源早期的印象,但到了現在,隨著各家車企對智能化的逐步發(fā)展,以前只有新能源才能做到的“高科技”,現在放到油車上也能實現。
比如吉利的星越L,純燃油的車就已經搭載了副駕駛娛樂屏幕、12.3寸中控大屏、4G網絡、車聯網、OTA升級甚至是L2級別的輔助駕駛功能。
如果純燃油和新能源能夠把“智能化”放在同一位置,那剩下比的就只有電和油的用車成本和體驗。
再加上新能源的補貼結束,電車在冬季的使用體驗、節(jié)假日高速路段的補能體驗等等,都會讓用戶對燃油車的熱情會重新復燃。
上半年剛過,吉利已經把年度銷量目標定在了300萬臺。雖然這個數據仍然與比亞迪的年銷量之間相差甚遠,但長遠來看,兩條腿走路的吉利卻要比比亞迪走得更平、更穩(wěn)也更遠。
山中游玩摘了農民大哥家的紅杏,被攔下不讓走,“饅頭也吃點...
走進村口一樹紅杏果實累累如同迎接我們一般進入了眼簾,一行人相機響成一片,這個時間段平原上的杏兒早已絕跡,深山之中卻正是成熟季節(jié),頗有些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之意,感慨之余舌尖美味的誘惑瞬間進入腦海,無奈看到四下無人,幾次沖動之后還是理智占據了上風,誰也不敢下手,只是圍著杏樹想象著它的味道,贊嘆當地物產之美。核桃大 《滿庭芳苑》(680期)翠柳一堤鶯半闕,清風十里竹三坡熊東遨(湖南)夏日龍勝道中即筆入眸諸影活,畫筆不能全。宿鳥低鳴樹,涼云濕蔽天。逶迤山勢改,宛轉水波圓。聚得蠻鄉(xiāng)綠,層梯疊日邊。重訪桂林抱得姑婆酒一壇,靜江來試野禪關|——。漫聽客邸零星雨,小享人生半日閑——。舊影深潛空在憶,好峰遙對希望你能滿意。推薦名人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