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華
一次大范圍的組織調整后,深藍汽車內部能夠與一把手制衡的聲音反而少了。這里面,來自市場營銷體系的專業(yè)聲音更少。
文|曹琳
編輯|冒詩陽
汽車像素(ID:autopix)原創(chuàng)
01.
偏科的體系
上周末,多家媒體引述了長安汽車高管楊大勇將回歸深藍汽車的消息。楊大勇是長安汽車的執(zhí)行副總裁,集團排位高于深藍汽車現任CEO鄧承浩,外界據此猜測,一旦楊大勇正式加入,深藍汽車的管理層將輪換。
楊大勇現任長安福特執(zhí)行副總經理,汽車像素分別從接近長安福特、深藍汽車的負責人處了解到,深藍汽車營銷、品牌體系內的多位總監(jiān)級負責人,已連續(xù)數周、每周數次到訪長安福特“匯報工作”。但截至目前,楊大勇并未在深藍汽車有實際職務。
有接近深藍汽車的負責人告訴我們,內部另一種猜測是,楊大勇或許會先參與深藍汽車的營銷、品牌管理,這是深藍汽車現在最為缺乏的——營銷體系內,一種制衡的聲音。
深藍汽車在營銷上出過很多紕漏,最近一次發(fā)生在兩個月前。深藍向48萬老車的車機上,彈窗推送了新車S09的廣告,引發(fā)輿情危機。僅今年上半年,深藍汽車至少發(fā)生過三次由高層的決策、言論而引發(fā)的輿情。
今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鄧承浩承認深藍在營銷上存在問題,認為部分是企業(yè)基因所致。他表示深藍整個團隊85%都是研發(fā)人員,品牌與營銷體系直到2022年才開始系統(tǒng)搭建,經驗淺、人員少,導致深藍“有好產品講不出故事”、“遭遇攻擊難以有效反擊”。
新勢力中的小鵬、理想、蔚來等公司,研發(fā)人員的占比約在30%到40%之間。幾組數據之間的統(tǒng)計口徑不同,但如此懸殊的差異,依然顯示出深藍汽車的偏科。品牌成立近4年,公司單獨運營近8年,深藍汽車所完成的體系建設并不均衡。
一位接近長安研發(fā)團隊的負責人告訴我們,深藍汽車現有的研發(fā)人員數量接近2000人,包括整車、動力、軟件等各個部門。這是很大體量的人員編制,母公司長安汽車的核心研發(fā)機構全球研發(fā)中心,員工數量也只有3000人左右,而長安汽車旗下與深藍并行的另一家整車公司阿維塔,旗下研發(fā)人員只有不到千人。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
能管理這支研發(fā)導向的造車團隊,深藍汽車CEO鄧承浩自然也是長安高管序列中有名的“技術派”。他在長安汽車歷任職務有新能源總體技術總監(jiān)、動力開發(fā)部副總經理等,主導了EPA系列三大平臺架構的開發(fā),那是深藍汽車產品序列的基礎。
深藍還有很多技術亮點,比如多合一集合電驅、高頻脈沖加熱技術等自主研發(fā)的案例,后者讓深藍獲得了中國知識產權發(fā)明專利金獎,是汽車行業(yè)過去20年來,第二次拿到。
去年3月的一場發(fā)布會上,鄧承浩對著一套200多頁的PPT,脫稿演講兩個半小時,詳細講解了深藍的超級增程技術。一些聲音認為,鄧承浩展現出了深厚的技術功底,是車企一把手中少有的“極客”式人物。但也有質疑,認為深藍高層對傳播規(guī)律、受眾喜好缺乏理解。
CEO偏科并不一定是壞事,能帶領企業(yè)迅速建立核心競爭力,這也是深藍定位“科技型用戶企業(yè)”的原因。但作為平衡,多數企業(yè)會通過體系和人事的安排來平衡,揚長避短。
后者正是深藍汽車所欠缺的。
02.
艱難的制衡
理想汽車高層曾在MEGA失利后反思,認為產品決策層缺乏一個能與一把手抗衡的聲音,最終導致了這款車很多項決策失誤。公司中能與創(chuàng)始人李想抗衡的高管都去管其他業(yè)務了。
為了解決問題,2024年理想汽車從組織架構到高管職責全方面調整,能夠與李想對抗的高管,被調回了產品線。
深藍也有過組織架構方面嘗試,與母公司長安汽車所做的嘗試一致,在研發(fā)各部門、產品、營銷等縱向組織之間,建立類似于華為、理想那樣的橫向流程,打破部門壁壘。
去年11月,深藍汽車曾有過一次較大范圍的組織架構調整,核心之一是將整個產品線一分為三,產品開發(fā)、產品GTM和用戶發(fā)展。
這種架構如今在汽車公司中頗為流行,為的是讓公司更扁平、決策效率更高,同時產品和技術團隊接近用戶、技術研發(fā)接近實際需求而非工程師的想象。
但問題并沒有被一次性解決。
▍沖擊高端的深藍S09
今年4月上海車展上,深藍汽車高管中的韓婷婷、楊源源、李攀,分別以產品CEO、CMO(首席營銷官)、CBO(首席品牌官)的職稱,出席了展后的媒體采訪。
他們都是長安體系內的老員工,以新職位亮相前,三位高管分別負責深藍汽車的市場、營銷和品牌。在深藍內部,他們雖然被賦予了類似副總(VP)的跨部門協調能力,并直接向一把手匯報,但多數人并沒有VP的頭銜,對應的職級為總監(jiān)。
舊架構中,深藍汽車內部真正能與CEO抗衡的副總(VP)級別負責人,在這一輪調整里權力都不同程度收窄。比如主導了深藍首款車SL03及后續(xù)多車型開發(fā)的副總蘇忠,經過調整后不再擁有實際的產品決策權,很多相應的職權分給了總監(jiān)級的產品負責人。
汽車像素了解到,去年四季度,曾主管研發(fā)的副總李宗華從深藍汽車調離,轉而掌管長安新成立的長安軟件科技公司。李宗華調離之后,很多研發(fā)部門被拆小、合并。
與營銷領域的幾位總監(jiān)一樣,有接近長安研發(fā)部門的負責人告訴我們,產品、研發(fā)體系的很多決策權下放給了總監(jiān),他們會傾向于按照一把手的意見執(zhí)行。
新的架構雖然提升了決策效率,但能夠與一把手制衡的聲音少了,其中來自營銷、銷售體系專業(yè)的聲音更少。
即便在調整之前,深藍VP級別的李宗華、蘇忠等都出自研發(fā)團隊,深藍汽車的核心高管還有主管軟件開發(fā)的蘇琳珂、主管財務的周小明。而銷售體系只有一位王強是VP級。
有接近深藍的中層告訴汽車像素,深藍現在需要的是一位能在營銷、產品體系發(fā)揮實際作用的,VP或以上級別的負責人。
03.
母公司走得更快
我們了解到,廣汽集團的產品本部已經設置了多位產品總經理,目前傳祺品牌有兩位、埃安品牌一位、昊鉑品牌一位。
2025年前6個月,深藍汽車累計交付新車19.7萬輛,同比增長79%,完成了年度50萬輛目標的不到40%。2023、2024年,深藍汽車分別定下了20萬輛、45萬輛的銷量目標,最終實現的是13.5萬輛、24.3萬輛。
如今深藍已經有六款車型,沒有一款月銷過萬,其中銷量最高的是定價11.99萬元-14.99萬元的深藍S05。但這款車并不在深藍品牌的核心區(qū)間上。
長安汽車自主品牌包括三個主要的整車公司,對應四個核心乘用車品牌。其中啟源、引力兩品牌由長安汽車直管,深藍、阿維塔是兩家獨立的汽車公司。長安的新能源布局中,深藍的定位高于啟源、低于阿維塔。不久前鄧承浩曾說,深藍品牌的定位是15萬到30萬元價格帶。
面向新能源最核心的價格段,深藍需要更快提升組織效率。
長安汽車內部其他品牌已經在探路。汽車像素曾獨家揭示,長安汽車今年增設了兩位產品CEO,分別負責引力、啟源兩個品牌。
相比深藍總監(jiān)級的產品CEO,啟源的產品CEO狄智睿、引力產品CEO袁志雄職級更高,分別對應總經理、副總經理。更高的職務級別,意味著調動資源的能力更強,有機會在產品線中發(fā)揮實際作用。
狄智睿、袁志雄都是出自市場營銷體系。一位接近長安汽車的負責人告訴汽車像素,長安汽車有意培養(yǎng)一批有“大產品經理”思維的負責人,拉進營銷與研發(fā)之間的距離。
楊大勇是長安汽車內部培養(yǎng)出的營銷老將,歷任長安汽車市場部副部長、品牌公關部部長等職務。他還是鄧承浩之前深藍汽車的上一任一把手,曾在深藍公司前身的長安新能源中擔任總經理、董事長。
在長安福特時,他的另一個職責是搭建長福的新能源車體系,是長安少數既有營銷經驗,又能拿捏產品的高管。
▍長安執(zhí)行副總裁楊大勇
除了產品和營銷職能的重新分配外,長安的研發(fā)體系也在變化。為了給業(yè)務端的協同提供方便,全研、長安科技等都做了架構調整,很多業(yè)務部門被重新分拆整合,長安復雜的研發(fā)體系中,很多共性的資源在打通中。組織架構層面,只有深藍的研發(fā)體系,暫未并入到母公司長安的研發(fā)體系中。
長安的四個品牌中,只有深藍品牌下轄有成建制的研發(fā)團隊。啟源、引力的研發(fā)全部由長安的全球研發(fā)中心(下稱全研)負責。阿維塔一些共性的開發(fā),如整車開發(fā)、智能駕駛等,都是由長安全研、華為合作完成。
深藍汽車單獨設立研發(fā),有其歷史由來。2017年長安汽車將分散在研發(fā)體系各部門中,新能源有關的研發(fā)團隊拆出,重新整合至一個事業(yè)部,次年并入了新公司長安新能源。
彼時汽車市場依然以燃油車為主,長安汽車的銷量依靠引力等油車品牌,如果將新能源的研發(fā)放在油車研發(fā)體系下,資源很難精準投入,組織慣性很難調整。
如今環(huán)境變了,新能源是長安所有研發(fā)部門的核心,除了深藍暫未涉及,長安很多分散的研發(fā)資源已經在整合之中。汽車像素曾獨家揭示,今年6月長安整合了旗下“長安軟件”和“長安科技”兩家公司,更早之前,自研的智能駕駛研發(fā)被集中到了長線科技。
有接近長安研發(fā)體系的負責人告訴汽車像素,長安研發(fā)團隊與深藍研發(fā)團隊之間的合作頻率也在增加。比如啟源品牌初期的幾款新車,是全研在深藍旗下產品基礎上改造而來。深藍規(guī)劃中的多款未來新車,在基于長安的SDA架構做開發(fā),SDA是由長安科技主導,因此也會承擔深藍很多車型的實際開發(fā)。
合并是很多車企的做法,比如廣汽將獨立的埃安研究院合并入了廣汽研究院體系,吉利將極氪的研發(fā)團隊合并入了吉利研究院等。
大型車企集團收攏研發(fā)是趨勢,不同品牌不再分拆研發(fā)資源,而是統(tǒng)一從一個資源池中調取。行業(yè)內這樣組織架構調整的大方向中,深藍汽車以研發(fā)團隊為核心所搭建的公司職能體系,或許到了該補齊短板的時候了。
軍婚文:BOSS萌妻,立正稍息,跑步進入民政局,領證生娃
三本總裁甜寵文:腹黑帥大叔VS萌蘿莉,Boss淪為小蘿莉的玩具!1.《盛世萌婚:蘿莉小妻好威武》作者:情迷日落【內容簡要】“我喜歡男人長得超級帥,身高比我高12厘米以上,智商比我高120以上,年齡比我大12歲,事業(yè)有成,成熟穩(wěn)重,威風八面||?!毙√}莉傲嬌地喊著_。然后一個腹黑帥大叔的出現,之后大叔就成了小蘿莉有幫助請點贊。
軍婚:女boss被閨蜜坑騙變得一無所有,再醒來成帝少專寵的小萌妻
《萌妻太甜:總裁大人,別傲嬌》作者:輕舞【簡介】:她被人算計,不小心進了他的房間,惹上了南城最高貴、最危險的人!從此,高冷厲少瘋狂地打開了寵妻模式————。她喜歡拍電影,而他卻隨意地拿出數百億砸出去。國際知名導演,當紅明星都成為她的陪襯!厲大BOSS名言:“我厲南鋮要寵女人,誰有意見?”傳說那冷血到此結束了?。
夫復何求?BOSS專寵,復仇萌妻唯他獨寵!
程寧靜(安知曉在閱文的筆名),《前夫追緝令:腹黑BOSS呆萌妻》是她用這個筆名第三本書,也是最后一本_。這本書結束后,她就用安知曉的筆名正式進駐了閱文。之前豆豆也推薦過程寧靜的第一本書《媽咪17歲:天才兒子腹黑爹》。經典的甜寵文《媽咪17歲:天才兒子腹黑爹》,值得再讀!《前夫追緝令》是《媽咪17歲》..
來源:紅網
作者:蔣瑞彩
編輯:劍曜兒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