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法新社26日報道,美國特朗普政府正準備推翻一項關(guān)于溫室氣體危害的基礎科學認定,改稱溫室氣體無害。這項認定本是美國政府遏制氣候變化能力的基礎。
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EPA)一名發(fā)言人表示,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已于6月30日向白宮提交了一份修改“危害認定”的提案,預計很快就會發(fā)布公告。
2009年,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基于壓倒性的科學共識和同行評審研究做出認定,宣布溫室氣體對公眾健康和福祉構(gòu)成危害。這項認定也被認為是美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措施及溫室氣體監(jiān)管法規(guī)的基石。
報道稱,盡管特朗普第一任期曾考慮推翻該認定,但最終還是放棄了。然而在今年3月,在署長李·澤爾丁的領(lǐng)導下,美國環(huán)保署宣布正式進行重新考慮。
法新社報道截圖,圖中人物為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署長李·澤爾丁
《紐約時報》等多家美媒日前也報道了相關(guān)消息。報道認為,如果特朗普政府廢除對溫室氣體排放危害公眾健康的認定,不僅會使美國政府取消當前針對汽車、工廠、發(fā)電廠及其他溫室氣體污染來源的限制,還將阻礙美國政府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并造成持久影響。
盡管相關(guān)決定仍可能面對一些法律障礙,美國此舉已引發(fā)廣泛質(zhì)疑?!队《冉?jīng)濟時報》稱,這將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
路透社稱,國際法院周三發(fā)布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咨詢意見,稱溫室氣體排放對世界構(gòu)成“生存威脅”,各國必須就具體的減排目標展開合作。美國是歷史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曾在美國最高法院代表環(huán)保組織出庭的律師肖恩·多納休說,這將是對保護公眾這一法定義務令人震驚的失職,是對壓倒性科學認知的否認,也是一個國家的恥辱。
延伸閱讀:
牛彈琴:人類的大麻煩來了地球向人類發(fā)出"警告"
女子洗頭發(fā)畫面
(一)
人類的大麻煩來了,我看到了一個很不祥的信號。
這不是我第一次說這個話題,但這種感覺卻越來越強烈。
熱浪又在襲擊北半球。今天早上看到的新聞,在歐洲,"無聲殺手"已造成9人死亡,一些地方的氣溫超過了45攝氏度。
意大利17個主要城市,包括羅馬、米蘭在內(nèi),都發(fā)出紅色警報——最嚴重的警報。西班牙等多個地中海國家,禁止人們下午在戶外工作。
昨天有朋友還感嘆,巴黎埃菲爾鐵塔都變成斜塔了。我還納悶,這是什么地方的假新聞。今天早上仔細看報道,原來熱浪導致鋼鐵膨脹,鐵塔短暫向受光一側(cè)偏斜了。
出于安全保障,法國一度關(guān)閉埃菲爾鐵塔頂層兩天,并設立冷水補給站。
歐洲只有9人死亡嗎?
數(shù)據(jù)肯定是滯后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警告,從6月30日至7月3日,僅短短4天內(nèi),歐洲可能出現(xiàn)超過4500起因高溫導致的"超額死亡"病例。
巴黎埃菲爾鐵塔鋼鐵膨脹,鐵塔短暫向受光一側(cè)偏斜了
2022年,據(jù)統(tǒng)計在歐洲就有61000人因高溫而死亡。
但根據(jù)一些專家的估計,實際死亡的人更多,歐洲每年因熱浪可能超過17.5萬人身亡。其中,意大利、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等地最為炎熱。
歐洲這樣,亞洲呢?
反正,印度每年都有熱浪,每年都有大量死亡。報出來的數(shù)據(jù)肯定比歐洲低,但大家想一想,歐洲都那么多人死亡,印度會好到哪里去?難不成印度人比歐洲人更抗熱。
看到有一篇外媒報道就感嘆:印度有望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它正面臨著接近人類生存極限的風險,因為它正遭受更強烈和更頻繁的熱浪。
當然,印度如此,其他國家,從南歐到中東,從南亞到東南亞,到我們居住的東亞,又能好到哪里去?
泡在水里解暑的民眾
別忘了,2024年是人類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以后很多年,我們都會見證新的紀錄。
北半球的北方,是不是會略好一點?
可能是,但也可能更糟糕。
記得前幾年,因為類似的高溫,僅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一個省,短短一周內(nèi),至少報告700人意外死亡。高溫引發(fā)野火,萊頓鎮(zhèn)被付之一炬。
動物也倒了大霉。在溫哥華附近的基茨拉諾海灘,很多貝類直接在海灘被"烤熟"……密密麻麻。
我們應該知道,在今天的加拿大、北歐、英國等地,很多地方夏天是沒有降溫空調(diào)的。
因為那里天氣一直很涼爽,根本不需要;但現(xiàn)在,老天爺突然變臉了,熱浪襲來,有能力的去避暑,沒能力的呆烤箱,所以,熱死人不稀奇。
從這個角度看,歐洲熱死的人比印度要多,還真有一點道理。盡管印度的數(shù)據(jù),說實話,我們真不能太相信。
外媒報道截圖
(二)
"我們的地球,正在試圖向我們發(fā)出信號。"去年6月5日,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這樣發(fā)出警告。
什么信號?
其實就是求救,就是警告。
向我們?nèi)祟惽缶?,警告我們?nèi)祟愐呀?jīng)失敗。
當天是世界環(huán)境日,古特雷斯特意跑到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發(fā)表了一次特別演講。
主題,就是全球氣候變暖。
古特雷斯痛心疾首,說:根據(jù)2015年的《巴黎協(xié)定》,人類制定了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度的目標,但這個目標已經(jīng)岌岌可危。
"世界氣象組織今天報告說,未來五年中至少有一年,全球年平均氣溫有80%的可能性,會超過1.5度的限制。"古特雷斯說,"我們正在與我們的星球玩俄羅斯輪盤賭!"
時代雜志封面的古特雷斯
之所以選擇自然歷史博物館發(fā)表演講,古特雷斯顯然也是有用意的,因為這座博物館里,最著名的,就是滅絕的恐龍骨架。
人類,不能成為另一個恐龍。
"就氣候而言,我們不是恐龍。"古特雷斯警告,"我們是流星。我們不僅處于危險之中。我們就是危險。"
他警告:1.5度和2度之間的差異,對一些小島國和沿海社區(qū)來說,意味著生存還是毀滅。
"最脆弱的人被迫陷入困境,拼命掙扎以應對不是它們創(chuàng)造的氣候危機,這是一種恥辱。"他大聲疾呼,"1.5度不是目標。這不是一個目的。這是一個物理極限。"
我當時就說,這可能是古特雷斯最慷慨激昂的一次演講了。
但人類被喚醒,采取共同行動了嗎?
我們看到,在美國,特朗普上臺了,美國又要退出《巴黎協(xié)定》了,特朗普根本不相信全球氣候變暖,甚至宣稱這是中國的陰謀;他更喜歡石油天然氣,至于電動汽車,哪怕是馬斯克生產(chǎn)的,都見鬼去吧。
這就是我們目前面臨的現(xiàn)實。
古特雷斯警告:"我們不能接受未來富人可以在空調(diào)中受到保護,而其他人卻在不適宜居住的土地上受到致命天氣的鞭笞。"
但不能接受又能怎樣?
美國自由女神像
(三)
我不是氣象專家,但我想,最近這二三十年,我們每個人都看到了太多異常的氣象。
氣溫越來越熱,極端天氣越來越多。
我曾在以前文章中說過,我們小時候,江南地區(qū)冬天也是滴水成冰,河流冰厚得大家都可以行走,屋檐下還會垂下長長的冰凌,現(xiàn)在還有嗎?(這句話,不接受反駁,因為我親身經(jīng)歷過)
今年肯定又是一個特別的一年。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不少災難性天氣,山洪、內(nèi)澇,在貴州等地,重大人員財產(chǎn)損失。
接下來幾個月,我們真不能掉以輕心。
當然,我們也不用回避,也有一個好消息,去年去延安,發(fā)現(xiàn)黃土高坡也披綠了;敦煌附近的戈壁,據(jù)說也都開始長草了。
請注意,我沒有絲毫否認我國植樹造林努力的意圖,作為全世界最喜歡耕種的民族,我們的努力確實是驚天地泣鬼神,但我們更不能忽視,氣候變化帶來的重大變化,人力無法想象的變化。
記得有一年普京來訪,中俄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就提出要共同開辟北極航線。
很簡單,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堅冰融化,一條黃金水道就出現(xiàn)了。這將改變世界航運格局。沒有全球變暖,這不可能發(fā)生。
也有一種說法,每一次氣候變暖,對中國的中原王朝來說,其實都還是一個好消息,畢竟,北方變暖,草原豐茂,游牧民族不用南下?lián)屄?,更能成就中原王朝的盛世。漢如此,唐亦然。
當然,這都是歷史,我也不知道真假,更何況,我們現(xiàn)在的威脅,也再不是北方。但氣候變暖,就北半球而言,對南方國家的沖擊,顯然比對北方地區(qū)更大。
因為南方適宜耕種的地帶變少,氣溫更超過人類承受的極限;北方氣溫也在上升,但同時降雨變多,更多荒地甚至戈壁開始變得適宜耕種。
但就全世界而言,全球氣候變暖,顯然更是一種災難。
千萬不要漠視熱浪,CNN就曾援引專家的話說,與摧毀城鎮(zhèn)的洪水或野火不同,致命熱浪帶來的緊迫感似乎并不那么強烈,但這是一個"無聲殺手",很多人不知不覺中就遭遇了噩夢。
看到法國方面最新的預測,到2100年,法國可能會升溫4攝氏度,預計每年氣溫將超過40攝氏度,極端高溫可能會達到50攝氏度。
人類難以承受50度,地球似乎已經(jīng)失控。
倫敦帝國學院研究員克拉克博士就警告,未來,"氣候變化正在使'好'天氣更加危險,而已經(jīng)危險的天氣更加致命。"
我看到,有一項研究還推斷,隨著氣候變化導致的海洋溫度升高,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到2100年,全球76.8%的珊瑚將發(fā)生病變。
一個沒有珊瑚的世界,將是怎樣的可怕?
我們這個世界,正面臨一系列的危機,俄烏沖突,中東戰(zhàn)亂,蘇丹紛爭,大國博弈,等等等等,還有一個越來越任性的美國,但我們必須看到,氣候變化,極端天氣,才是我們?nèi)祟惷媾R的更長久更可怕的危機。
畢竟,我們?nèi)祟愔挥幸粋€地球,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
如果地球不適宜生存了,人類怎么辦?
胡淑麗_MN7479小說界的五大“渣男”,李承瑾,傅慎行都只能靠后,第一只能是他
9本男主超寵女主年代文,糙漢軍官,南洋大佬,婚戀養(yǎng)崽奮斗事業(yè)
8本京圈高干文,倆兄弟搶女人,男二上位,北漂社畜VS京圈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