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道英國“碳簡報”網站7月22日刊登文章,題為《僅2024年中國清潔能源出口就將海外二氧化碳排放減少1%》,編譯如下:
中國出口的太陽能電池板、電池和電動汽車等清潔能源技術正日益助力其他國家減少排放。僅2024年,此類出口就已使中國以外的全球碳排放量降低了1%,而這些產品在全生命周期內預計將累計減少約4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另外,清潔能源產品使用一年內所減少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超過其制造過程中產生的排放。
這項新研究基于對清潔技術出口流向、產品制造碳足跡以及目的地國家發(fā)電“碳強度”的詳細評估后作出。
研究發(fā)現(xiàn),2024年,中國出口的太陽能電池板、電池、電動汽車和風力渦輪機預計可使世界其他地區(qū)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約2.2億噸。
據估計,制造這些產品使中國境內產生了約1.1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就意味著,前期的二氧化碳排放可在不到一年的運行時間內得到抵消。
在這些產品的預期使用壽命內,其制造過程中產生的排放將被抵消近40次,累計二氧化碳減排量將達40億噸。
如果計入中國計劃在海外建設的清潔能源產品制造廠及清潔電力項目,那么每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增至3.5億噸,相當于中國以外全球排放量的1.5%,幾乎與澳大利亞全年排放量持平。
直接出口的清潔能源設備貢獻了最大減排量,其次是海外中國企業(yè)的生產,而中國投資者資助的海外項目減排量相對較少。
中國的清潔能源足跡幾乎遍布全球,同時在數(shù)十個國家開展制造和項目融資投資。
2024年中國清潔能源產品出口,再加上2023-2024年海外投資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將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的年排放量減少約3%,中東和北非地區(qū)減少4.5%。中國清潔能源產品制造和出口的快速擴張正在重塑多個關鍵地區(qū)的排放走勢。
盡管中國在設備供應方面占據主導地位,但中國以外地區(qū)的清潔能源發(fā)展融資大多由其他國家提供,約四分之三的清潔能源項目和產品價值由其他國家獲得。
不過,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產業(yè)將從出口增長中受益——而且有跡象顯示,這已經開始改變中國在氣候行動上的政治外交立場。
中國清潔能源技術的蓬勃發(fā)展雖然推動了國內外的快速部署,但其生產過程具有高能耗和高碳排放等特點。
然而這項新研究表明,中國清潔能源技術出口正在為全球氣候帶來立竿見影的益處。這與許多評論人士將中國清潔能源產業(yè)繁榮與近期碳排放量快速增長聯(lián)系在一起的觀點相悖。
2025年前5個月,中國電動汽車出口量同比增長33%,太陽能電池板出口量保持穩(wěn)定,并有望隨全球裝機容量增長進一步擴大。
除直接設備出口外,2023-2024年中國企業(yè)宣布的海外清潔能源投資投產后,預計每年將額外減少90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中國投資者投資的海外清潔發(fā)電項目還將再減排4000萬噸。
2024年,清潔能源技術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首次達到10%以上,相關銷售和投資總額達到約1.9萬億美元。
這一里程碑凸顯了中國清潔能源經濟的規(guī)模,以及它在全球太陽能電池板、電池和電動汽車制造領域的主導地位。(編譯/涂頎)
6月12日,第十八屆(2025)國際太陽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儲能及電池技術與裝備(上海)展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圖為參觀者在一個儲能解決方案展品前交流討論。(方喆攝)
延伸閱讀:與 中國清潔(能源技術):助|力世界減排 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