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上任的特朗普可是一天都沒消停過。
關稅過山車讓不少國家暈頭轉向,眼看要消停了卻又開始對14國發(fā)難。
7月7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社交媒體賬號上突然發(fā)布了讓全球震驚的消息:從8月1日開始,美國將對日本和韓國的所有商品加征25%的關稅。
這位曾以“美國優(yōu)先”口號出名的總統(tǒng),終于在自己的盟友身上揮出了“關稅大棒”。
特朗普通過這次“關稅炸彈”,或許不僅僅是向日韓開炮,更是意外地給中國送上了一份“大禮”。
特朗普的“關稅戰(zhàn)術”,讓盟友成了“棋子”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或許是籌謀已久的策略,畢竟在他2017年上任時就曾宣布要徹底改變美國的國際貿易規(guī)則。
為了彌補他所認為的,美國曾在貿易中所吃的“虧”,特朗普毫不猶豫地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對多個國家的商品加征關稅。
對于日本和韓國來說,特朗普的政策下,讓他們本就脆弱的貿易市場更加岌岌可危。
本以為背靠大樹好乘涼,但沒想到大樹不是那么好靠的。
特朗普曾公開表示,如果日韓不肯在貿易談判中讓步,美國就會對這些國家實施更嚴苛的關稅政策。
雖然現階段的“負面影響”還不明顯,但參考2018年美國曾對日本和韓國的鋼鐵產品和汽車加征關稅,就能夠說明一切。
彼時日本的汽車產業(yè)、韓國的半導體產業(yè),幾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而這一次的加稅更加猛烈,25%的高關稅,意味著日本和韓國的商品價格將暴漲。
特朗普對日韓的強硬態(tài)度不言而喻,他甚至還威脅道,如果日韓敢對美國實施報復,關稅將會加倍!
日本豐田的凱美瑞車主將支付額外6250美元的關稅,幾乎等于損失了原本的所有利潤。
韓國的三星電子,最依賴美國市場的半導體公司,一旦關稅實施,其利潤率將降至不足8%。
特朗普的“火力全開”,日韓的困境與回應
特朗普的這一策略無疑讓日韓兩國處于兩難境地,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日本和韓國并不愿意與美國撕破臉。
但關稅政策讓它們不得不做出艱難選擇,繼續(xù)忍受美國的壓迫,還是轉向其他可能的合作伙伴?
日本的豐田汽車公司,作為全球汽車市場的巨頭之一,其在美國市場的銷量占據著重要位置。
豐田的美國工廠一度是日本經濟的象征,但特朗普的高關稅政策一刀砍下,豐田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將受到直接威脅。
而且特朗普并沒有給日韓企業(yè)多少喘息空間,他給出的唯一條件就是讓日韓企業(yè)把生產基地搬到美國,這樣關稅就可以免除。
于是豐田立即宣布將在美國增加投資,以便為其美國工廠提供更高的產能。
而日本的其他企業(yè),如電裝等,也開始在美國擴大投資。
這背后的代價,顯然不只是單純的“投資”,而是為了避免高關稅而付出的巨大經濟成本。
與日本不同,韓國的情況更為復雜。
韓國的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兩大科技巨頭,幾乎有40%的產品銷往美國市場。若特朗普對這些產品加征關稅,勢必會造成巨大的利潤損失。
更糟糕的是,特朗普同一天宣布對越南加征40%的關稅,這直接堵住了韓國通過越南“繞道”進入美國市場的“后門”。
韓國總統(tǒng)李在明急忙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出臺50萬億韓元的產業(yè)救援計劃,以應對可能的經濟沖擊。
盡管日韓做出了應對措施,但特朗普的政策仍然如一把利刃,深深地割裂了它們與美國之間的經濟關系。
于是,日韓開始轉向中國,尋求一個更穩(wěn)妥的經濟出路。
轉向中國,遠親不如近鄰,日韓的選擇
隨著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加劇,日韓逐漸意識到:在全球經濟的大背景下,雖然美國依然是強大的經濟體,但中國已經逐漸成為了更加可靠的合作伙伴。
日韓的產業(yè)鏈高度依賴中國市場,而中國的需求量龐大,幾乎涵蓋了日韓產業(yè)的各個領域。
這些企業(yè)逐漸發(fā)現,唯有通過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才能確保經濟的持續(xù)增長。
例如,三星電子在面對特朗普的高關稅威脅時,決定將部分原本要銷往美國的半導體設備轉銷給中國客戶。
豐田汽車也不再單純依賴美國市場,而是將部分產能轉移到中國,并開始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
現代汽車更是宣布將在中國開設更多的新能源工廠,逐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在政治層面,日韓兩國也開始逐步打破與中國的外交壁壘。
韓國總統(tǒng)李在明在上任后的短短一個月里,就與中國商務代表團舉行了多次高層會晤,并在青瓦臺舉行了宴請。
日本則在悄悄啟動B計劃,暫停了在美國的擴建計劃,豐田更是把一部分生產線遷回九州島,避免與美國的進一步對抗。
中國借勢崛起
日韓的轉向中國,無疑為中國提供了一個極大的戰(zhàn)略機遇。
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合作早已具有深厚的基礎和潛力。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和韓國的產業(yè)技術與中國的市場需求高度契合。
特朗普一手將日韓推向中國,實際上為中日韓合作注入了更多的動力。
中日韓三國在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合作,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經濟圈。
他們不僅需要中國市場的支持,而中國也急需日韓的高端技術與產業(yè)鏈的合作。
中日韓合作的深化,完全有可能超越東北亞,為地區(qū)乃至全球的經濟繁榮做出貢獻。
特朗普的誤算,亞洲格局的變化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最終不僅僅是對中國的“打壓”,它也意外地推動了日韓的“背叛”。
在這種強壓之下,日韓開始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系,而這無疑為中國提供了一個更加穩(wěn)定的外交與經濟機遇。
特朗普或許認為自己可以通過關稅政策來掌控世界經濟的格局,但他沒想到的是,這場關稅戰(zhàn)實際上讓他的盟友日韓逐漸轉向中國,給中國提供了在亞太地區(qū)更大的影響力。
日韓的選擇無疑是對特朗普戰(zhàn)略失誤的回應,而中國的崛起,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動。
“遠親不如近鄰”,日韓的轉身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在未來的全球經濟博弈中,或許我們將看到,中日韓三國將形成更加緊密的經濟和政治合作,而美國,可能會在這場博弈中被迫重新評估自己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推文」五本玄學甜寵文,建國后我靠守大門為生,女主超呆萌...
三本萌寵甜文推薦,那只蛇精病神獸每天都想和她生小神獸怎么辦?
5本重生古言寵文推薦:女主強勢霸氣,男主腹黑深情,寵妻無度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