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最近這段時間整個智能手機行業(yè)又迎來了一輪新品的井噴,多個品牌先后推出了他們的新款直板旗艦、折疊屏新機,以及智能手表新品。
按照以往的慣例,像三星、蘋果這樣的海外廠商,通常會刻意規(guī)避這種“扎堆”發(fā)新品的時期。這一方面是為了給自家產品留出更多的宣傳時間,另一方面也有這些大廠一貫行事低調、避免與友商直接發(fā)生矛盾的因素。
但今年的情況似乎有點不同,因為就在7月10日、也就是海外發(fā)布會剛剛召開的第二天,三星方面就在國內市場舉辦了新品發(fā)布會,趕在了這一輪“新機潮”尚未平復時,端出了他們自己的多款折疊屏新機與智能手表新品。
三星此次在新品發(fā)布的節(jié)奏上為何會如此積極?在看過這次的新品后,不得不說他們可能確實整了一波好活,因此也確實有著比過去更加自信的理由。
史上最輕最強旗艦大折疊登場
前不久,在我們三易生活的《折疊屏手機的“厚度戰(zhàn)爭”,到底是否真的有意義?》一文中,剛剛有提及當今業(yè)界為了“超薄大折疊”付出了過多的代價,而且還多少有點名不副實的嫌疑。三星這次不得不說確實是靠實力終結了比賽,因為他們確實造出了當前最輕、同時也是最強的旗艦大折疊GalaxyZFold7。
那么GalaxyZFold7有多輕薄呢?它的屏幕展開后厚度僅4.2mm,折疊態(tài)厚度也只有8.9mm,重量更是達到了215g。這就使得它超越了不久前剛剛發(fā)布的vivoXFold5和榮耀MagicV5,成為目前最輕的大折疊機型。
而且與那兩個競爭對手不同,一方面GalaxyZFold7的所有配色、配置版本厚度與重量均保持一致,不存在只有某一款配色才特別輕薄,或是只有頂配版本才更輕薄之類的問題。
另一方面,縱觀GalaxyZFold7的機身設計就不難發(fā)現,它依舊采用了三星一貫的小尺寸后攝模組凸起設計。完全不存在大多數超薄折疊屏機型上那種機身其他部分很薄,但唯獨后攝區(qū)域又厚又重、還占據特別大一塊面積的現象。換句話說,也就是它的手感真正可以做到“握持起來也感到輕薄”,而不是只有參數上薄、拿在手里卻頭重腳輕。
而且三星方面也沒有因為GalaxyZFold7d的輕薄,就犧牲它的硬件配置。這款大折疊依然搭載三星定制的高通驍龍8至尊版ForGalaxy移動平臺,并提供12GB+256GB起步、最高16GB+1TB的存儲組合。
甚至當幾乎所有競爭對手都在“輕薄折疊”上將后置主攝縮水為1/1.56英寸的規(guī)格時,GalaxyZFold7反而憑借著沿用自家HP2傳感器(1/1.3英寸、2億像素、雙垂直傳輸門)的配置,成為了目前大折疊機型里最豪華的主攝,不得不說多少有點諷刺。
兩款小折疊齊發(fā),自研SoC有說法
除了大折疊,三星此次還推出了全新的GalaxyZFlip7系列小折疊。之所以說是系列,是因為這次其實包含兩款產品,其一是作為換代新品的GalaxyZFlip7,另一款則是三星史上首款FE版折疊屏手機GalaxyZFlip7FE。
我們先來看看GalaxyZFlip7。它這次采用了全新的外觀設計,其中由康寧大猩猩玻璃Victus2覆蓋的外屏尺寸增至4.1英寸,同時屏占比也大幅提升,同時其內屏尺寸也從此前的6.7英寸加大到6.9英寸。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塊屏幕均支持120Hz刷新率,并具有足以在陽光下清晰顯示的2600尼特峰值亮度。
在此基礎上,GalaxyZFlip7還采用三星引以為傲的“裝甲鋁”機身框架材質,并基于其設計了全新的超閉合轉軸。其機身折疊狀態(tài)下厚度只有13.7毫米,重量也僅188克,是三星迄今為止最輕最薄的小折疊。甚至在機身更輕更薄的基礎上,GalaxyZFlip7還將電池容量增加了近10%。
相比之下,GalaxyZFlip7FE則很明顯沿用了前代GalaxyZFlip6的外觀設計,使用的依然是那個極具三星特色、辨識度很高的“文件夾”形狀外屏。其外屏尺寸為3.4英寸、具備60Hz刷新率和1600尼特峰值亮度,內屏則是一塊6.7英寸的120Hz可變刷新率2600尼特柔性面板。
當然,對于GalaxyZFlip7系列來說,最大的特色莫過于全系使用了自研自產的Exynos平臺。其中,GalaxyZFlip7FE搭載的是Exynos2400,而GalaxyZFlip7更是首發(fā)了全球首款3nmGAA工藝+扇出晶圓封裝的移動平臺Exynos2500。
有意思的是,從這兩款三星自研SoC的設計來看,它們均使用了十核心的CPU方案。Exynos2400為1+2+3+4的四從集設計,Exynos2500使用了相對來說更“現代化”、大核也更多的1+2+5+2布局。但與目前行業(yè)中的主流旗艦SoC普遍追求高峰值頻率不同,三星這兩款Exynos主控頻率并不高,更容易讓人聯想到驍龍8s這類主打高能效的次旗艦方案。
不過從現階段曝光的跑分成績來看,三星自研SoC所集成的GPU,規(guī)格又明顯高于其他廠商的次旗艦方案,甚至在某些理論性能測試項目中可以超過同期的高通和聯發(fā)科旗艦產品。
從這一點來看,其實就有理由懷疑,Exynos2400和Exynos2500從一開始就是為體型更小、更薄的旗艦機型,專門設計的“高能效SoC”,它們的對位產品其實更像是驍龍8至尊的“七核版”或是第三代驍龍8降頻版這類方案。也就是說,大家之前對于這些三星SoC的定位,或許有一些誤解。
剛剛亮相的新款智能手表,才真正成為了“三星表”
最后,我們再來聊聊這次三星一口氣推出的三款智能手表新品,也就是GalaxyWatch8、GalaxyWatch8Classic、以及GalaxyWatchUltra(2025)。作為從Tizen、GearFit時代就開始使用和關注三星智能手表的用戶,三星的這三款新表在我們看來實打實地傳達出了許多值得關注的信號。
首先,關注三星智能手表歷代產品的朋友就會知道,以往的“三星表”其實可以看作有兩條完全不同的外觀設計路線。其中一條是造型簡約的“基礎款”,代表作就是曾經的Acitive系列,以及后來的標準款GalaxyWatch。而另外一條則會具備更多傳統(tǒng)腕表的經典元素、明顯更加商務,典型產品包括曾經的GearS系列以及后來的GalaxyWatchClassic家族。
縱觀如今的安卓智能手表行業(yè)不難發(fā)現,三星這種“一簡約一傳統(tǒng)“的產品組合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影響到了許多友商。以至于當下絕大多數其他品牌的安卓(以及類安卓)體系智能手表,基本都跳脫不出三星最早制定的這兩條外觀路線。其中簡約的那條產品線通常被認為更年輕、更時尚,常見于各品牌的”大手環(huán)“或入門款智能手表,而經典向的產品線則往往更偏商務用戶和傳統(tǒng)腕表愛好者,會被各大品牌的旗艦型號參考。
但在GalaxyWatch8這一代上,三星自己率先跳脫了上述的智能手表造型“二元論”桎梏。可以明顯看到,無論是基礎款的GalaxyWatch8、還是更高端一點的GalaxyWatch8Claissic,它們的造型實際上都更像是GalaxyWatchUltra的衍生版本。說得更直白一點,也就是三星首次統(tǒng)一了旗下智能手表的外觀設計語言,不再追求“簡約”或“傳統(tǒng)”,而是將它們全部統(tǒng)合到了獨特的、高辨識度的“三星表”設計特征體系下。
無論大家今后購買的是何種定位的三星智能手表,在其他人的眼中都不再會是“看起來像是某種傳統(tǒng)腕表”的印象,而是會一眼認出“是三星的產品”。說得更透徹一點,這也就意味著三星明顯有了更充足的自信,在智能手表行業(yè)樹立只屬于自己的產品形象。
當然,在“離經叛道”的外觀設計之下,三星也有足夠的產品實力才敢于這樣去做。不同于如今市面上的其他安卓(或者類安卓)系手表,他們這次為GalaxyWatch8家族全系標配了目前行業(yè)中制程最先進(3nm)的自研旗艦智能手表主控ExynosW1000,標配由光學生物信號感應器、心電信號感應器、生物電阻抗傳感器、體溫傳感器組成的傳感器陣列,全系均支持測量血管壓力指數、皮膚氧化指數、用戶體脂率等,許多其他智能手表想產品都想不到的健康指標。
這也就意味著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最便宜的“三星表”和最貴的“三星表”之間,實際上就只剩下做工、電池容量大小、防水等級這些“錦上添花”的指標區(qū)別,而無需再糾結性能或是功能上的差異。
很顯然,對比目前其他廠商的智能手表產品線,三星的這一做法無疑就已經跳脫出了“常規(guī)廠商”的范疇。但也正因如此,才會讓消費者覺得自己花的每一分錢都更“值”,并且更充分地體會到三星脫穎而出的技術力和產品體驗。
延伸閱讀:與 《最輕大折》疊最強:安||卓表 三星一眾新品解析 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