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最近又整活了,新款唐DM-i悄悄上線,看著沒大動靜,其實改動還挺多。但這個“多”到底值不值多花的錢?今天咱不講官話、不念參數(shù)表,咱就站在一個準(zhǔn)備換車、甚至開過老款唐的人角度,好好聊聊這車到底咋樣。
一句話總結(jié)新款唐DM-i:看起來進化了,實際是“精準(zhǔn)加價”?
先說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吧——最近身邊幾個朋友在看車,預(yù)算30萬以內(nèi),目標(biāo)集中在混動車型。一個看唐DM-i,一個看唐L,還有一個直接殺奔理想L7。結(jié)果一圈對比下來,大家的結(jié)論竟然是:這年頭買車,選貴的不一定吃虧,選便宜的反而容易后悔。
新款唐DM-i就是這個典型例子。
這次改款,比亞迪在“感知層面”確實動了不少地方,但本質(zhì)上我覺得就是“精修打磨+策略提價”:
?車長加到了4905mm,視覺更大氣,但軸距沒動,空間提升非常有限;
?加了26.593度大電池,WLTC純電續(xù)航120km,但別忘了,這不是全系標(biāo)配;
?加了**“天神之眼”B方案**,智能駕駛輔助確實比以前強了些,但距離“自動駕駛”還早得很。
這些更新,說實話,不是不好,但有點“有用但不剛需”,尤其是那塊大電池,說白了,適合的就是城市通勤、家里有充電樁的人,像我住小區(qū)沒固定車位的,基本用不上。
空間、舒適配置、智能化,到底值不值多掏幾萬?
咱再拆開講講,重點是跟唐L怎么比。
一、空間:看著變大,坐著差不多
新款唐DM-i雖然車長拉到了4905mm,但軸距還是2820mm,跟唐L一模一樣。換句話說,第二排腿部空間幾乎沒變。我親自去體驗了一下,坐姿高度比唐L稍高一點,但橫向?qū)挾?、二三排頭部空間,感知差別不大。要說區(qū)別?可能就是唐DM-i看起來更“橫”,氣場強了一點。
所以你指望它變成“家庭空間魔術(shù)師”?別想太多。
二、舒適配置:冰箱彩電都快成標(biāo)配了,但請睜大眼睛看配置表
這次唐DM-i配上了“天神之眼B方案”,官方說是智能駕駛輔助更高階了,還可能會連帶提升冰箱、女王座椅、方向盤加熱這些舒適性配置。
但問題來了,這些不是標(biāo)配!很多得上到頂配,甚至選裝才有。
舉個例子,我朋友前陣子定的老款唐DM-i,配置單一眼掃過去,全是加錢項。新款大概率也差不多。這就尷尬了:你以為買到的是全能旗艦,結(jié)果還得手動把“旗艦”堆出來,那還不如直接一步到位上唐L。
價格分析:唐DM-i高配價格壓不住唐L,買誰更合適?
最關(guān)鍵的來了,新款唐DM-i如果你想買到全配置,大概率得上到二十七八萬。
唐L高配現(xiàn)在終端優(yōu)惠后,也就在三十萬出頭,差價就兩三萬。你說這兩三萬值不值?我直接說我的觀點:
能上唐L的,別猶豫去上唐L;預(yù)算真卡死,那就老款唐DM-i撿漏性價比更高。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唐L從底子上就比唐DM-i高半級。
?平臺更先進,底盤質(zhì)感明顯更厚實;
?內(nèi)飾用料和隔音處理更好,我試駕完兩臺車之后,最大感受就是“唐L安靜太多了”;
?操控也更順手,不像老款唐那種“重頭輕尾”的感覺,尤其是在城市開,唐L明顯更輕盈。
說白了,唐DM-i高配是“堆配置堆上去的旗艦”,唐L是“骨子里就是旗艦”。
適合什么人買?我來劃重點
你要是住市區(qū),家里有充電樁,早晚通勤40公里以內(nèi),那新款唐DM-i的120km續(xù)航確實能讓你做到“油不見底,電常滿”,那挺劃算。
但你要是:
?經(jīng)常高速出行,混動純電都無感;
?沒法固定充電,每次都得找公樁;
?對舒適性、豪華感有追求,想一步到位省心;
那我勸你:別貪那兩三萬差價,唐L才是更聰明的選擇。
寫在最后:這車好不好看配置,買不買看你用車環(huán)境
我自己就是從比亞迪秦DM-i一路開到唐DM-p的人,說實話,對比亞迪的技術(shù)我還是有信心的,尤其是DM-i系統(tǒng),穩(wěn)定、省油、動力夠用。但這兩年比亞迪車型越來越多,配置越來越碎,有時候你真得像挑衣服一樣,對著“配置表+價格表”來選車。
所以,新款唐DM-i不是不好,而是“不好買”——配置對了,價格高;價格壓住了,配置又低。
我就說一句:別被“新款”迷了眼,先想清楚你要什么,再決定掏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