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晴琪
華爾街見聞
亞馬遜與《紐約時報》簽署多年期AI內容授權協(xié)議,將為《紐約時報》帶來每年2000萬至2500萬美元的收入。亞馬遜將使用《紐約時報》新聞等素材,用于訓練其人工智能模型。這是《紐約時報》首個AI相關授權協(xié)議,也是亞馬遜首次與出版商進行此類合作。
亞馬遜與《紐約時報》達成AI內容授權協(xié)議,年收入高達2500萬美元。
7月30日,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亞馬遜與《紐約時報》簽署的一項多年期AI內容授權協(xié)議,將為《紐約時報》帶來每年2000萬至2500萬美元的收入,這相當于《紐約時報》2024年總收入的近1%。雙方于今年5月宣布達成該協(xié)議。
根據協(xié)議,亞馬遜將使用《紐約時報》新聞、烹飪欄目以及體育品牌《TheAthletic》的內容素材,用于訓練其人工智能模型。亞馬遜還可在其產品和服務中,包括Alexa語音助手,展示《紐約時報》內容的摘要和精簡片段。
這是《紐約時報》首個AI相關授權協(xié)議,也是亞馬遜首次與出版商進行此類合作。
AI時代新聞內容的價值與授權
隨著AI聊天機器人的普及,傳統(tǒng)新聞網站的流量和由此帶來的廣告收入正受到沖擊。科技公司紛紛與新聞出版商簽署內容授權協(xié)議,用新聞文章來訓練AI模型,并從新聞網站抓取信息,為用戶提供關于時事的實時問答服務。
例如,OpenAI與多家出版商達成了類似協(xié)議,包括與《華爾街日報》母公司新聞集團的合作。根據《華爾街日報》此前的報道,這項為期五年的協(xié)議可能總值超過2.5億美元。此外,OpenAI還與BusinessInsider和Politico的母公司AxelSpringer簽署了一項為期三年、價值2500萬至3000萬美元的協(xié)議。
內容授權協(xié)議的多樣性
不同的AI公司與出版商之間的內容授權協(xié)議具有不同的財務條款和結構,具體取決于AI公司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類型以及他們如何使用新聞內容。授權協(xié)議可能包括現金支付,或采用其他形式的財務安排。
知情人士透露,《紐約時報》與亞馬遜的協(xié)議采用現金支付方式,而其他協(xié)議可能包括不同的財務條款。這樣的協(xié)議展示了新聞內容在AI時代的新價值,也為未來出版商與人工智能公司之間的合作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
新聞不是白給的!在AI時代要既收費又維權
盡管與亞馬遜達成了合作,《紐約時報》目前仍在起訴OpenAI和微軟,指控其侵犯版權。同時,NewsCorp旗下的兩家子公司也在起訴AI驅動的搜索引擎Perplexity,涉及內容使用爭議。這反映出新聞出版商在AI時代面臨的復雜局面,既要通過內容授權獲得收入,又要保護自己的版權利益。
《紐約時報》首席執(zhí)行官MeredithKopitLevien在協(xié)議宣布時表示,亞馬遜的交易“體現了我們長期秉持的原則——高質量的新聞報道應當獲得合理的付費回報”。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葉逢春穿越古代成了假太監(jiān) 卻意外發(fā)現當朝皇帝竟是女扮男裝絕色傾城的女人, 女帝正想殺人滅口之際, 慕淑妃偷偷跑來強行侍寢, 女帝只好將葉逢春推上了龍床, 你代替朕臨幸后宮, 朕饒你不死來源:紅網
作者:賴怡靖
編輯:黃宗菱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