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yè),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再論“牛市氛圍”的合理性
來源:申萬宏源策略
一、再論“牛市氛圍”的合理性:時間已經(jīng)是牛市的朋友,是因為時間是基本面改善和增量資金流入的朋友。反內卷顯著提升了2026年中游制造供需格局改善的可見度。遠期有困境反轉預期的情況下,25H2經(jīng)濟驗證承壓可能只會帶來短期波折。居民全面增配權益的條件仍有欠缺,但賺錢效應已加速累積。A股全面增量博弈的時間可能提前。
我們在7月12日發(fā)布的一周回顧與展望報告《市場已演繹出“牛市氛圍”》中,初步討論了“牛市氛圍”。過去兩周,市場行情在“牛市氛圍”中演進,體現(xiàn)為高切低輪動行情也有彈性,市場向上彈性大,調整幅度小。本周,我們繼續(xù)討論“牛市氛圍”的合理性:時間已經(jīng)是牛市的朋友,這背后核心是時間是基本面改善和增量資金流入的朋友。隨著時間的推移,基本面有效改善會漸行漸近,增量資金流入也可以期待。1.中游制造從2026年中開始,本就會出現(xiàn)供給出清,固定資產(chǎn)增速低于名義GDP增速。反內卷只需實現(xiàn)“去資本開支”,就能使得中游制造資本開支負增長更深、更持續(xù),進而使得供需格局容易改善的窗口延續(xù)更長時間。本輪行情有遠期基本面改善支撐。25H2經(jīng)濟增長不及25H1+國內經(jīng)濟刺激力度無法滿足最樂觀者的預期,仍是基準假設。但在遠期有困境反轉預期的情況下,25H2經(jīng)濟驗證承壓可能只會帶來短期波折。2.居民全面增配權益需要A股賺錢效應累積量變到質變?,F(xiàn)階段,公募2020-21年新發(fā)行產(chǎn)品尚未解套,盈利客戶占比也尚未回到歷史中位附近。但賺錢效應累積正在加速,6月23日以來,基金重倉股指數(shù)上漲11%。居民增配權益的通道被打通的時間,可能明顯提前。
從牛市的“三塊拼圖”視角看,增量資金持續(xù)流入A股,基本面的周期性改善,都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來。而長周期、大波段的樂觀預期,恰恰就是過去半年邊際變化最快的因素。中國競爭優(yōu)勢的認知不斷強化,中國體系出海(經(jīng)濟、政治、軍事、文化、金融協(xié)同出海)趨勢已成,這都是強化“中國戰(zhàn)略機遇期”敘事的因素。這構成A股“牛市氛圍”不斷強化的基礎。
二、短期行情不止于“高切低”,低估值板塊股價高彈性,是疊加了“反內卷”和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催化?!胺磧染怼北旧硎枪┬韪窬指纳频闹骶€邏輯。而水電站重大工程,是中國戰(zhàn)略機遇期和中國領先敘事的印證。所以,順周期低估值演繹成了高彈性主題。高切低行情是市場突破后,市場尋找牛市結構主線的過渡階段。強勢市場中,可以在結構輪動中,等待主線明確。
短期“高切低”行情的賺錢效應極強,我們理解,短期行情演繹的核心邏輯不止于“高切低”,而是疊加了“反內卷”和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催化的結果。而這兩個催化,與牛市的核心邏輯直接相關。反內卷強化了2026年中游制造供需格局改善的預期。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工程是中國領先敘事,在基建領域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中國全球影響力提升的例證。所以,順周期低估值演繹成高彈性主題在情理之中。本輪周期行情,商品強于股市,預期領先于基本面。當前政策催化的階段,可能尚未到2016年3-4月的供給側改革政策加速細化的階段。2016-17年供給側改革的經(jīng)驗,2018-22年多次保全供給側改革成果,周期龍頭最終實現(xiàn)盈利能力改善、估值中樞抬升,都產(chǎn)生了學習效應。這是預期能夠提前演繹的基礎,但預期走在基本面之前,周期向上脈沖后,也需要休整。
我們認為,高切低行情是市場向上突破,“牛市氛圍”強化后,市場尋找牛市主線結構的過渡階段。當帶動市場突破的結構(金融、AI算力、低估值順周期)先后休整,市場積極嘗試各類結構,尋找突破口。弱勢市場,缺乏主線市場會明顯調整;而強勢市場,缺乏主線階段,會演繹高切低輪動行情。現(xiàn)階段仍可積極尋找新結構機會。
三、短期,結構輪動中,科創(chuàng)已是相對滯漲的方向,短期可能有修復行情。主線行情休整階段,非銀金融和創(chuàng)新藥是中期機會明確的方向,短期值得堅守。繼續(xù)提示:1.中期挖掘景氣改善與供給出清/反內卷政策超預期共振的中游制造才是重點。2.繼續(xù)戰(zhàn)略看好港股:互聯(lián)網(wǎng)龍頭、新消費&創(chuàng)新藥、港股高股息舉牌都是中期機會。3.銀行調整已兌現(xiàn),市場關注度降低,構成再配置機會。
短期,結構輪動中,科創(chuàng)已是相對滯漲的方向,短期借芯片自主可控預期升溫,科創(chuàng)半導體可能有修復行情。主線行情休整階段,可以看長做短,堅守中期有機會的方向。交易性資金更加關注非銀金融在牛市行情中的重估機會,而創(chuàng)新藥是機構投資者共識較強的方向,短期都值得堅守。我們繼續(xù)提示,三個中期結構選擇線索:1.中期挖掘景氣改善與供給出清/反內卷政策超預期共振的中游制造才是重點。2.我們繼續(xù)維持港股可能是潛在牛市中領漲市場的判斷。繼續(xù)看好港股創(chuàng)新藥、新消費龍頭,港股互聯(lián)網(wǎng)龍頭估值修復,港股高股息仍是性價比更高的舉牌選擇。3.銀行調整已兌現(xiàn)。我們繼續(xù)提示,保險配置高股息是長期正確,高股息的關注度降低,構成再配置的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