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俊人
近日,一名匿名北約官員透露出一則重磅消息,稱美國未來可能會從歐洲撤出多達30%的駐軍。這一消息的發(fā)布引起了廣泛關注,而美國五角大樓目前有關此事的報告正在積極準備中,預計不久后將正式對外公布,這一動作非但不是毫無依據而是確有其事。
德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的研究員艾琳·馬特萊對此發(fā)表了看法,她指出如果美國真從歐洲撤軍,那無論撤出人數(shù)多少,關鍵是必須有序且協(xié)調地進行,絕不能給歐洲國家?guī)硗蝗缙鋪淼恼鸷澈屠Щ蟆_@一觀點實際上反映了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即特朗普政府似乎有意從歐洲撤軍,并可能采取一些出乎歐洲國家意料的方式進行。
那么,特朗普為何選擇從北歐地區(qū)裁減美軍力量呢?可以考慮兩種可能性。其一,與中國有關。隨著與俄羅斯的沖突持續(xù)了超過三年,美國顯得對俄羅斯的威脅有所松懈,因此有可能將更多的兵力調動到亞太地區(qū),以做好對臺海沖突的全面準備。這種重新部署不僅是軍事策略上的調整,更是對地緣政治形勢變化的回應。
另一種可能性則是美國內部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難以承受大規(guī)模的軍費開支,因此不得不縮減在歐洲的駐軍規(guī)模,無論如何,這兩種推測都顯示出特朗普正在將重心轉向亞太地區(qū),與中國展開博弈,而對于俄羅斯的關注則逐漸減弱。
在此背景下,日本自衛(wèi)隊與美國聯(lián)合進行的關于臺海未來可能沖突的桌面演練中,首次向美國尋求對華的“核威懾”。美日雙方甚至專門討論了美國以核武器和常規(guī)戰(zhàn)力維護日本安全的可能性,并進行了關于美國使用核武器的模擬戰(zhàn)爭推演。這意味著,當前的美日聯(lián)合軍事演習不僅是在演練常規(guī)的防衛(wèi)策略,還暗示著在臺海地區(qū)發(fā)生沖突的情況下,雙方已經在設想一場可能涉及核武器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而日本顯然已經意識到中美關系的緊張,認為只有在美國承諾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才能安心在臺海進行軍事活動。
對此,不禁讓人感到震驚的是,日本曾經歷過兩次原子彈襲擊,竟然還沒有意識到自身的處境,反而企圖在這個敏感時刻與美國勾結,不免讓人覺得這是在自尋死路。日本向美國尋求對華核威懾,實際上凸顯了其對中國的強烈敵意。試想一下,如果真到了兩岸關系攤牌的那一天,涉及到核武器的交鋒,日本是否真的能夠依靠美國的核武器來威懾中國呢?美國會為了幫助日本而與中國展開核大戰(zhàn)嗎?考慮到中國擁有強大的核反制能力,能夠對美國本土造成打擊,這樣的賭注是極其危險的。
綜上所述,日本希望借助美國的核保護來對抗中國,實際上是在給自己制造更大的麻煩。一旦兩岸統(tǒng)一的問題浮現(xiàn),而日本試圖進行干預,中國必然不會手下留情,舊恨新仇一起報復的情形將不再是遙遠的幻想。
來源:紅網
作者:來令美
編輯:源凡之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