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网球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网球报告》,2021年全球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口有8718万人,中国以1992万人成为全球网球参与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占全球总网球人口的22.9%。同时,中国网球场的数量也为全球第二,达49767个。网球教练则以11350人位居全球第五。
路透社13日称,新制裁包括衡水元展贸易有限公司和总部位于香港的恒邦微电子有限公司,理由是它们涉嫌或曾经参与“破坏乌克兰稳定”或“破坏或威胁乌克兰领土”。“美国之音”称,衡水元展贸易有限公司和香港恒邦微电子有限公司此前已被美国财政部制裁过。
如果美國向中國發(fā)射200枚核彈,中國是否有能力進行反擊?這一問題曾在美國的某些論壇中引起過討論。從表面上看,提出這一問題的質(zhì)量并不高,因為相較于“是否有反擊能力”,我們更應當關注美國是否敢于向中國發(fā)射核彈。
至于美國敢不敢的問題,歷史已經(jīng)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事實上,美國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便曾有過考慮對中國使用核武器的念頭。例如,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時,隨著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參與作戰(zhàn),短短幾個月內(nèi),中國軍隊就打破了麥克阿瑟的戰(zhàn)術預期,給美國帶來了嚴重挫敗。這一事件促使美國政府開始認真考慮使用核武器以達到戰(zhàn)術目標。
1950年11月30日,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我們一直在積極考慮使用原子彈”。但最終,美國并沒有付諸行動,雖然當時的美國政府并沒有完全排除核武器的選項。直至美軍撤離朝鮮戰(zhàn)場,也未曾使用核武器。顯然,美國并不敢實施這一選擇。
而當杜魯門的言論傳開后,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的盟友開始了廣泛的反應,尤以英國為最。當時的英國參謀長會議甚至直接致電麥克阿瑟,明確表示不支持美國動用核武器。承受了來自國內(nèi)外巨大的壓力,杜魯門最終不得不公開聲明放棄使用核彈,這一事件才暫時平息了爭議。
時至今日,世界各國的核武器技術已遠遠超過了當年那個時代。如今,中國不僅成功研發(fā)了原子彈、氫彈等多種類型的核武器,還在核彈遠程投送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那么,現(xiàn)在的美國是否敢再次對中國使用核武器呢?
如果美國真如某些極端設想那樣,選擇向中國發(fā)射核彈,中國又是否能進行有效的反擊?實際上,答案是肯定的。中國不僅有能力進行核反擊,而且在核彈監(jiān)測技術方面早已取得了顯著進展。任何一個擁核國家都必然會發(fā)展核彈監(jiān)測技術,這也是保障反擊能力的關鍵。
目前,中國已建立了全面而先進的核監(jiān)測防御體系,加之“北斗”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輔助保障,使得中國能夠在第一時間監(jiān)測到美國的核攻擊,并做出迅速反應。這樣一來,中國將能夠有效地投射反擊核彈,避免因核彈在導彈井內(nèi)被摧毀而無法使用的風險。
同時,我們也應當認識到,核戰(zhàn)爭一旦爆發(fā),所有擁核國家都可能會卷入其中。為了避免其他核國家趁機攻擊,通常情況下,一國發(fā)起核攻擊時,往往會針對所有核國家采取反擊措施。因此,即便美國距離中國超過1萬公里,中國也能夠通過先進的導彈技術,將核打擊力量投射至美國本土。例如,東風31AG和東風41等導彈便可以輕松完成這一任務。
此外,中國的戰(zhàn)略核潛艇及其搭載的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系統(tǒng)(SLBM)也具備強大的二次核反擊能力。二次打擊力量是任何擁核國家進行核報復的關鍵,早在2018年,《光明網(wǎng)》就曾深入探討過“二次核打擊需要多少核彈”的問題。結(jié)論是,無論核彈的數(shù)量如何,哪怕只有一枚,也能對目標造成毀滅性打擊。
因此,若美國真的敢于向中國發(fā)射核彈,中國也有足夠的反擊能力,以同等的代價報復美國,徹底改變戰(zhàn)爭的結(jié)局。
盤點騰訊平臺2024年及之后推出的國產(chǎn)動畫77部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