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晨廣州演唱會票賣不動,汪蘇瀧開票秒罄——同是選秀出身,差距怎么就這么扎心?
前幾天刷到張碧晨售票直播間,評論區(qū)全是“退票”刷屏;另一邊汪蘇瀧粉絲在超話曬訂單,說“開票30秒系統(tǒng)崩了,手速慢的根本搶不到”。
選秀那陣兒倆人還一起合作過舞臺,誰能想到現(xiàn)在一個票賣不動,一個搶破頭?
差距早不是一天兩天了。
去年那樁“原唱風波”算是導火索。張碧晨團隊沒跟汪蘇瀧方談攏就發(fā)聲明,說某首歌版權歸自己,結果被汪蘇瀧甩出創(chuàng)作手稿打臉——表面是版權糾紛,其實暴露了倆人在樂壇的真實地位。
張碧晨這些年確實沒拿出新東西。《涼涼》《年輪》吃了快十年老本,最近三年連個破億播放的OST都沒有,反倒是“未婚生子”“戀愛腦”這些標簽天天上熱搜,路人緣早被私生活話題磨沒了。
光靠嗓子,真撐不起演唱會。
汪蘇瀧不一樣,人家手里握著幾十首版權,給容祖兒寫《揮著翅膀的女孩》新版,給戚薇寫《如果愛忘了》,連徐佳瑩都找他合作。去年《乘風破浪》節(jié)目組直接請他當音樂顧問,這地位可不是白來的。
更絕的是綜藝感。《五十公里桃花塢》里張翰被宋丹丹追問“代表作是啥”,尷尬得腳趾摳地,汪蘇瀧接一句“我們就是純帥,靠臉進來的”,全場立馬笑翻?!杜苣小穼а菹胱屗赓M寫主題曲,他回“寫歌比錄綜藝貴,我還得倒貼錢不成?”既沒得罪人,又圈了波粉。
綜藝感這東西,真能圈路人粉。
張碧晨不是唱功不行,《好聲音》冠軍實力擺在那兒,但她最大的問題是“沒存貨”。不會寫歌,只能等別人喂歌,這幾年影視OST市場不景氣,沒新歌撐著,粉絲自然跑光。
汪蘇瀧早年也被罵“網絡歌手”“口水歌”,但人家硬是靠一首首創(chuàng)作翻盤?,F(xiàn)在提到他,觀眾第一反應是“有才”“接地氣”,而不是當年那個唱《小星星》的男孩。
沒創(chuàng)作能力,在樂壇就是被動。
更別說張碧晨那樁“未婚生子”的事,雖然是個人選擇,但反復被拎出來當談資,多少消耗了路人好感。大家聽歌是為了放松,誰愿意天天追著明星的私生活跑?
說到底,樂壇從來不是只看嗓子的地方。周深那樣老天爺賞飯吃的是少數(shù),多數(shù)人還得靠“續(xù)航能力”——要么持續(xù)出作品,要么會經營路人緣。張碧晨守著老本等投喂,汪蘇瀧邊寫歌邊刷綜藝臉,差距可不就越拉越大?
你們覺得,張碧晨現(xiàn)在還有機會翻盤嗎?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