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泰國和柬埔寨發(fā)生邊境軍事沖突。
這次沖突比較嚴重。從人員傷亡看,泰國方面當天晚上表示,沖突已經(jīng)造成14人死亡,46人受傷,其中絕大部分是平民;柬埔寨方面沒有公布傷亡情況。
從雙方使用的武器來看,泰國稱柬埔寨使用了無人機和火箭炮,泰國方面更是出動了F-16戰(zhàn)斗機。這都是比較罕見的。也說明沖突的嚴重性。
柬埔寨居民撤離邊境地區(qū)(圖/新華社)
關于這次沖突,有三點值得注意:
第一,沖突的原因。
原因可以分為長期積怨和近期的導火索。
長期積怨是指雙方的領土爭端,最主要的就是對柏威夏寺廟及其周圍幾平方公里土地的歸屬問題。這個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法國殖民東南亞時期因劃分邊境而遺留的歷史問題。國際法庭曾仲裁柬埔寨擁有柏威夏寺廟的主權,但泰國認為此事應該由兩國進行談判解決。
這是柬泰兩國長期爭端、導致邊境時不時出現(xiàn)緊張局勢的主要原因。
近期的導火索,則是今年以來雙方在邊境地區(qū)引發(fā)的局勢緊張。
緊張局勢其實從年初就已開始,5月底發(fā)生的交火事件導致柬埔寨的1名士兵死亡,6月份鬧出泰國總理佩通坦與洪森的電話錄音事件,最近幾天又發(fā)生幾次泰國士兵巡邏時踩到地雷導致多人受傷,泰國指責柬埔寨違反國際條約,越境在泰國一側埋設地雷,柬方則予以否認,局勢迅速惡化。
24日,沖突終于爆發(fā),雙方大打出手。
第二,電話錄音泄露事件,對這次沖突有什么影響。
導致兩國對抗升級的系列事件中,電話錄音泄露事件非常值得注意,也可能是個轉折點。
在兩國局勢不斷緊張時,6月中旬,時任泰國總理佩通坦與洪森通了個電話。
佩通坦認為這屬于私人通話,鑒于兩家私交,她稱呼洪森為“叔叔”,并請他不要介意泰國軍方的強硬態(tài)度。
佩通坦的這個姿態(tài)引起了很大爭議,但顯然她是希望緩解兩國邊境的局勢。而洪森卻把電話錄音泄露了,不僅導致泰國政壇發(fā)生混亂,佩通坦被暫停職務,也讓兩國的邊境形勢再度緊張。
還有分析認為,兩國關系急劇惡化導致交火,不僅僅是兩國關系,實際上也是洪森家族和他信家族關系惡化的結果。
所以回過頭看,電話錄音泄露事件的確比較復雜,和這次沖突也有聯(lián)系。
第三,沖突會不會繼續(xù)升級?
繼續(xù)升級不太可能,但如何緩解還比較難判斷。
沖突發(fā)生后,雙方都表示無意讓沖突升級,泰國代總理還特意公開澄清,這不是宣戰(zhàn),只是邊境沖突,希望尋求政治解決。柬埔寨方面,雖然信息公開不如泰國,但也很明確地表示不愿升級事態(tài),并要求聯(lián)合國安理會介入。這一點決定了沖突不會升級。
而且兩國邊境長期緊張,也有處理沖突的經(jīng)驗,接下來東盟和其他國家還會勸和調解。這都保證這次沖突不會升級。
不過,這次沖突性質這么嚴重,背后原因也很復雜,如何降溫是個問題,包括雙方是否認為自己已達到目的,停止互相襲擊后如何安排等等,這些都不太確定,目前只能繼續(xù)觀察。
文丨羊城晚報國際評論員錢克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