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呼和浩特7月25日電題:記者手記:青城暴雨暖流涌動
作者烏婭娜王雪汀
7月25日,一場罕見的暴雨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傾瀉而下,短短數(shù)小時內(nèi),降雨量接連攀升,街道變“河道”,車輛如“孤舟”,給市民生活和出行帶來極大不便,也讓青城經(jīng)歷了一次“澇”考。
圖為呼和浩特市道路上的積水。中新網(wǎng)記者尚虹波攝各部門迅速反應
10時,呼和浩特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呼和浩特市人工影響天氣與氣象災害防御管理指揮部辦公室升級啟動全市防汛二級應急響應和暴雨氣象災害II級應急響應。各部門隨即聯(lián)動協(xié)作:排水工人奮戰(zhàn)在各個積水點,用抽水泵不間斷排水;交管部門迅速派出警力在城市各個路口疏導交通;電力工人冒雨搶修受損線路,確保居民用電安全......
雨聲中,民眾們收到了呼和浩特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發(fā)出的倡議書,也能夠從各個平臺看到各部門發(fā)出的即時信息:哪趟列車停運、哪條道路積水嚴重、哪里提供救援。一條條信息筑起大家應對極端天氣的信心和底氣。
愛心聚成暖流
在這場暴雨中,一幕幕暖心場景不斷上演。
部分處于易倒灌區(qū)域的小區(qū)門前水勢涌動。物業(yè)工作人員們緊急行動,建起了小區(qū)的防水“堤壩”。
雨勢漸猛的上午,許多車輛在積水中拋錨。情況緊急,一名交警蹚水而行,抱起一名被困車中的兒童,蹚水護送,用一彎臂膀撐起孩子的安全感,一名社區(qū)工作者則攙扶孩子家長緊隨其后。
許多市民自發(fā)為被困人員提供幫助。在一些積水較深的路段,年輕人主動組成“救援小隊”,幫助推車、轉移被困人員。一些臨街商戶打開店門,讓被困路人進店避雨,提供熱水和食物。
當?shù)刂驹刚邎F隊也迅速行動,他們或協(xié)助交管部門疏導交通,或幫助清理排水口雜物。
在這場暴雨中,每個人都在盡自己的一份力。
民眾的自嘲與自救
呼和浩特變成了“湖河浩特”。面對強降雨,不少民眾也表現(xiàn)出獨特的幽默感。
許多網(wǎng)友在線調(diào)侃,“總算彌補了呼市沒有海的遺憾!”“本來想去看海,沒想到海來看我了?!边€有人稱:“這哪里是下雨?分明是全城參加‘野生水手實訓營’?!?/p>
街頭巷尾一夜變身“曲折河流”,市民們也腦洞大開,有人蹲在草叢邊撈魚,有人親測積水深度,還有愛心司機開著裝載機化身“擺渡船”接送市民,讓人“既緊張,也有點好玩”。
一邊吐槽一邊應對,既自嘲又自救。這份面對自然的從容和松弛,也是呼和浩特民眾對待生活的真實寫照。
今天這場雨,考驗了城市的應急能力,也見證了一座城市的溫度。從堅守一線的救援人員,到互幫互助的普通市民,再到高效運轉的政府部門,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座城市。
夜幕降臨,雨勢已轉小,地面上的積水映襯出家家戶戶溫暖的燈光。(完)
《我是一名風水師》
我是風水師,陳家絕學只傳男不傳女?可第一個求助的竟是個美女!
我是風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