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yè),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文/零度
清華系美女學霸,即將去往港交所敲鐘。
近日,鎂佳股份有限公司(MegatronixInc.)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由中金公司、花旗環(huán)球金融、德意志證券擔任聯(lián)席保薦人兼整體協(xié)調人。這一舉動標志著這家專注于汽車智能化領域的創(chuàng)新企業(yè),即將在資本市場開啟新的征程。
鎂佳股份成立七年,其創(chuàng)始人莊莉有著豪華的履歷,她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士、碩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雅虎、獵豹移動等科技公司擔任技術高管,并在蔚來汽車擔任軟件副總裁,主導智能座艙軟件開發(fā)。
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汽車行業(yè)資源,莊莉創(chuàng)立鎂佳股份,致力于研發(fā)以人工智能(AI)為核心的集成式域控解決方案,如今,在她的帶動下,鎂佳股份朝著港交所發(fā)起了沖擊。
但在登陸資本市場之前,鎂佳股份仍需要面對持續(xù)虧損的問題,過去三年時間,鎂佳股份累計虧損達到10億元,與此同時,在更激烈的競爭格局之下,過度依賴大客戶正在為鎂佳股份埋下隱患——當大客戶都在自研智能體系和芯片的當下,鎂佳股份如何應對?
成立7年估值67億,清華女學霸即將IPO
在創(chuàng)辦鎂佳股份之前,莊莉曾在蔚來汽車擔任副總裁,在她任職期間,主要負責軟件開發(fā)部門的車輛軟件開發(fā),并主導了智能座艙軟件的開發(fā)。也正是這一段經歷,為其創(chuàng)立鎂佳股份奠定了基礎。
所謂智能座艙,就是集成多種IT和人工智能技術,打造的車內一體化數字平臺,智能座艙不僅為駕駛員提供智能體驗,更能促進行車安全。比較典型的功能有在車輛的AB柱及后視鏡安裝攝像頭,提供情緒識別、年齡檢測、遺留物檢測、安全帶檢測等。
2018年前后,汽車全面智能化,出現了高度集成化,多聯(lián)屏設計的智能座艙,汽車開始成為集娛樂辦公生活社交于一體的人機交互智能產品。在這一階段,人機交互趨于多元化,出現了駕駛員向乘客的轉變。
也正是這一時間,莊莉創(chuàng)辦了專注于開發(fā)并交付人工智能驅動的集成式域控解決方案的鎂佳股份。
在產品方面,鎂佳股份提供智能座艙+X集成式域控解決方案。該方案整合了智能座艙、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泊車、ADAS駕駛、車聯(lián)網、OTA(遠程在線)升級等多種智能汽車功能。
《節(jié)點財經》看來,一方面,在新能源車企的快速成長下,智能座艙賽道開始崛起;另一方面,莊莉豪華的履歷為鎂佳股份增添了更多確定性。?兩方面原因的作用下,投資人紛紛下注鎂佳股份。
自成立以來,鎂佳股份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完成多輪融資。?成立當年,鎂佳股份就獲得6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開啟技術研發(fā)之路;2021年,完成1.05億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TranscendenceCapital、大灣區(qū)共同家園發(fā)展基金、南山資本、紅點中國、山行資本等,投后估值達7.05億美元;一年后,再次獲得D輪2800萬美元優(yōu)先股融資,投后估值提升至8.78億美元。
就在今年5月,鎂佳股份完成3069萬美元D+輪融資,這輪融資后,投后估值高達9.31億美元,約67億元人民幣。
這一估值之下,鎂佳股份也開啟了上市加速進程。
3年虧損超10億元
亮眼的創(chuàng)始人履歷和被賦予高估值的賽道,讓鎂佳股份的發(fā)展順風順水。但從財務角度看,當前鎂佳股份也有著不小的業(yè)績壓力和挑戰(zhàn)。
業(yè)績方面,鎂佳股份2022年、2023年、2024年營收分別為3.88億元、15.13億元、14.20億元,這3年的虧損分別為4.23億元、3.57億元、2.91億元。也就是說,鎂佳股份至今尚未實現盈利,近3年虧損超1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這一年,鎂佳股份營收實現了爆發(fā)式增長,主要得益于市場拓展與客戶合作增加,以及2022年獲得的定點在2023年大量進入量產階段。
2024年營收略有下降,公司稱是終止與部分不符合長期發(fā)展目標客戶合作的一次性影響。
事實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鎂佳都有著大客戶集中度較高的問題。
鎂佳的營業(yè)收入主要來自集成式域控解決方案的銷售,收入按交付給主機廠嵌入鎂佳解決方案的域控制器數量計算。
從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年來自前五名客戶的營業(yè)收入總額分別為人民幣3.60億元、13.80億元及12.04億元,分別占營業(yè)收入總額的92.8%、91.2%及84.7%。
《節(jié)點財經》認為,大客戶集中度高給鎂佳股份帶來的風險是多方面的,且可能對公司的穩(wěn)定運營和長遠發(fā)展產生顯著影響。
首先是收入穩(wěn)定性風險。?招股書顯示,2024年鎂佳股份前五大客戶貢獻了84.7%的營收,一旦其中某一客戶因自身經營不善、戰(zhàn)略調整、市場需求變化等原因減少訂單,或終止合作,將直接導致公司營收大幅下滑。
比如若某核心客戶因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而縮減車型生產,鎂佳股份對應車型的域控解決方案交付量會隨之銳減,進而影響整體業(yè)績。
其次是議價能力受限風險。?由于大客戶在合作中占據主導地位,鎂佳股份在定價、付款條件等方面的話語權較弱。大客戶可能會憑借其采購規(guī)模優(yōu)勢壓價,導致公司產品毛利率被壓縮;還可能延長付款周期,如采用較長的賬期,這會加劇公司的現金流壓力,畢竟公司2024年底經營現金流累計凈流出較多,資金本就緊張。
第三是戰(zhàn)略綁定風險。?為了維持與大客戶的合作,公司可能需要根據客戶的特定需求進行大量定制化研發(fā),這會增加研發(fā)成本和時間投入。而一旦客戶的技術路線或產品方向發(fā)生重大轉變,公司之前的定制化投入可能面臨無法復用的風險,造成資源浪費。同時,過度依賴大客戶還可能限制公司拓展新客戶和新市場的步伐,因為公司的精力和資源可能更多地投入到服務現有大客戶上。
主機廠加速自研,市場空間受擠壓
汽車智能化、網聯(lián)化、電動化和共享化作為汽車行業(yè)的“新四化”,逐漸成為未來發(fā)展的趨勢。智能化是智能座艙的主要發(fā)展方向。
伴隨這一發(fā)展方向逐漸走向成熟,整個生態(tài)產業(yè)鏈都在重塑,借助行業(yè)的洗牌,鎂佳股份得以在7年內完成了從產品研發(fā)、市場推廣、再到對接資本市場之路。
不過,不斷變化的產業(yè)格局也隱現了鎂佳的挑戰(zhàn)和危機。
如今越來越多的主機廠開始自研智能座艙系統(tǒng),這一舉動無疑將會沖擊鎂佳股份的市場空間。
隨著汽車智能化、電動化的發(fā)展,越來越多主機廠意識到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紛紛加大在智能座艙芯片和智駕系統(tǒng)方面的自研投入,這對鎂佳股份的市場份額造成了直接沖擊。
奇瑞作為鎂佳股份的重要客戶之一,正在大力推動座艙芯片自主化進程。奇瑞合計持有埃泰克41.12%的股權,通過自身研發(fā)力量以及與相關企業(yè)合作,逐步降低對外采購依賴,期望實現智能座艙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
此外,長安汽車則與華為簽署《全面升級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在鴻蒙座艙、乾崑智駕系統(tǒng)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深度綁定華為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鎂佳股份這類第三方供應商產品的需求。
吉利汽車也不甘落后,自研7nm艙駕芯片,自主布局高端硬件,為旗下車型打造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
新興勢力理想汽車,為鞏固自身產品優(yōu)勢,也逐漸轉向自研智能座艙和智駕系統(tǒng),減少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這使得鎂佳股份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潛在市場。
《節(jié)點財經》看來,想要應對這一挑戰(zhàn),鎂佳股份需要多管齊下,尋求突破。
在技術創(chuàng)新層面,鎂佳股份需要持續(xù)加大研發(fā)投入,提升技術實力。
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研發(fā)投入分別為2.62億、2.90億、3.58億元,未來仍需要較大的投入到研發(fā)中,在產品上建立高壁壘,才能有不被取代的資格。
在市場拓展方面,鎂佳股份急需要開拓國內外市場,降低對單一客戶和國內市場的依賴。?在國際市場,鎂佳股份可以利用自身在技術和成本方面的優(yōu)勢,與海外主機廠展開合作洽談,逐步打開國際市場銷售渠道,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
如今,行業(yè)內的跨界競爭不斷加劇。除了主機廠入局自研,消費電子巨頭富士康、立訊等憑借在精密制造和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優(yōu)勢進入域控制器市場;一些科技企業(yè)也開始涉足汽車智能化領域,利用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上的優(yōu)勢,試圖在這一賽道分得一杯羹。
想要在這一領域保持優(yōu)勢,鎂佳股份仍需要建立更強的技術優(yōu)勢,去切下更大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