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莫迪被呼吁參加9.3大閱兵,和中俄元首站在一起。
隨著中國9.3大閱兵日期的臨近,印度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游說總理莫迪,呼吁其赴華出席閱兵儀式。
據(jù)觀察者網(wǎng)報道,近日,印度多名政治評論家表態(tài)稱,強烈建議莫迪能去北京,參加9月3日中俄兩國最高層在天安門廣場的會面、共同慶祝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
印度專家表示,中俄印可以舉行三邊會談,借助俄羅斯的力量化解中印之間的矛盾。同時,印度還能妥善解決與巴基斯坦的矛盾。他們強調,亞洲必須團結起來,否則將淪為西方肆意干預的場所——一個分裂的亞洲將無法抵御外來壓力,失去自主發(fā)展的機遇。
看來,印度還是有不少明白人的。而就莫迪是否來華參加閱兵一事,印度內部還在爭論不休。實際上,即將出席上合峰會的國家領導人,也基本都收到了中方9.3閱兵儀式的邀請函。而大部分受邀的領導人都決定在峰會結束后,前往北京參加閱兵儀式。
目前來看,只有印度還對此事猶豫不決。盡管近期各種輿論都在指向莫迪來華,但印度政府至今沒有給出一個“準信”。分析認為,印度國內對莫迪是否參加9.3閱兵的爭議,反映了其外交策略的復雜性。
一直以來,印度政府都對華存在敵對心理,無論大事小事總喜歡跟中國比。由于其政府不斷的炒作中國議題,導致印度民間也滋生了反華情緒。因此,莫迪政府不得不考慮印度的民意,是否會因為參加了中國的閱兵式而引發(fā)其國內不滿,從而影響他的執(zhí)政地位。
事實上,到底要不要搞好對華關系,選擇權是在印度的。對于中國來說,我們的外交政策一貫且明確,我們始終秉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愿與各國友好合作。
印度若能摒棄偏見,我們愿意對印度“敞開大門”。況且,中國從未將印度當成所謂的競爭對手,如果莫迪真的決定來華,我們也將一視同仁,不會搞所謂的區(qū)別對待,而且我們相信,當莫迪在親身感受到中國的強大以及解放軍強悍的實力之后,會對印度自身以及中印關系的定位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總而言之,莫迪參加中國閱兵式,無論是對印度的內部還是外部,都是利大于弊的。
只不過,就目前看,遏制印度想法的還有一個外部因素,那就是美國。美國政府日前已經(jīng)明確表態(tài),將加強在印太地區(qū)的聯(lián)盟和伙伴關系,說白了就是想要集中力量對付中國,而美國顯然不希望中印關系緩和,因為這會削弱其在亞洲的影響力。但隨著呼吁莫迪赴華的聲音越來越多,那特朗普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或許真的要發(fā)生了。
不管怎么說,我們期待印度政府能夠作出改變,為中印關系帶來新的轉機,同時也讓亞洲局勢“好起來”。只有這樣,亞洲才能更加團結,才能更有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