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愛妤
6月,中國乘用車出口48萬輛,同比增長23.8%,其中新能源占比41.1%。看似強勁的出口數據,卻掩蓋不了一個殘酷事實:中國新能源車在海外市場的存在感,微乎其微。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772萬輛,中國本土銷量約527萬輛,占比68.3%。中國以外市場僅售出244.9萬輛新能源車。
這244.9萬輛中,中國品牌只拿下12.7%的份額,銷量約31萬輛。換句話說,中國新能源車在海外市場的真實份額只有4.0%。
這個4%,幾乎是比亞迪一家公司撐起來的。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在海外銷量突破47萬輛,同比增長132%,半年已超去年全年。
比亞迪出口的車型主要是Atto3、Dolphin、Seal,暢銷于歐洲、拉美、澳洲和東南亞。真正站穩(wěn)腳跟的,只有比亞迪一人。
與之對比,大眾集團海外新能源銷量為58萬輛,特斯拉為41萬輛。比亞迪是唯一與國際巨頭并列的中國品牌。
其他中國車企呢?MG、極星、蔚來、小鵬、零跑合起來,不足10萬輛。大多仍處于試探期,甚至連進入主流渠道都沒完成。
蔚來尚未完成歐洲法規(guī)認證,小鵬還在瑞典試水,零跑與Stellantis剛剛簽署合作。這些品牌離“全球化”尚遠。
2025年上半年,全球主流純電車型幾乎都不見中國品牌身影。銷量榜前十依舊是ModelY、ID.4、IONIQ5、MeganeE-Tech等熟面孔。
唯一進入這張名單的中國車是比亞迪Dolphin,剛剛在英國市場躋身Top10。這就是現實——不是沒進步,而是只有一個在進步。
特斯拉雖然在歐洲下滑34.6%,但ModelY依舊是全球最暢銷電動車。大眾ID系列在歐洲全面開花,穩(wěn)坐集團銷量第一。
現代起亞穩(wěn)定增長29萬輛,福特憑借Mach-E和F-150Lightning逆勢上漲38%。歐洲本土品牌如雷諾、寶馬也在穩(wěn)步推進。
而中國品牌大多數出口的,依舊是小型車和低價插混,進入的是墨西哥、阿聯酋、菲律賓、哈薩克斯坦這些“價格敏感型”市場。
在高準入壁壘的歐美日市場,除了比亞迪,幾乎無人問津。品牌認知、合規(guī)認證、服務體系,全是卡脖子環(huán)節(jié)。
有人說,中國新能源產業(yè)已經領先全球。但領先的只是產能和內卷程度,而不是品牌、渠道和國際市場的主動權。
2025年,中國品牌在歐洲純電車市占率約13%,比去年略有提升。可真正形成產品溢價和信任的,只有比亞迪。
特斯拉在美國提價,福特在歐洲漲價。比亞迪在英國賣得動的,是Dolphin,不是漢。歐洲人認同性價比,不代表認同品牌。
打價格戰(zhàn)能走出去,但走不遠。唯有產品力、服務能力、品牌認知三者同時建立,中國車才能真正走上全球主流賽道。
現實是,比亞迪已完成初步全球化模型,有銷售、有售后、有港口、有專船、有工廠。而其他品牌,還在PPT和朋友圈里講故事。
推薦閱讀養(yǎng)生好作品《活到天年養(yǎng)生智慧》張林等
此外,黃帝內經也深刻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它教導我們要順應四季的變遷,保持起居的規(guī)律性,使人的生命活動與大自然的節(jié)奏相協調。同時,五運六氣的理論更是將天文現象與自然界的氣象、氣候、物候等變化緊密相連,為我們的養(yǎng)生保健提供了寶貴的指導————。然而,如果不懂得養(yǎng)生的道理,放縱酒色,追求短暫的快樂,生活無說完了。
推薦閱讀養(yǎng)生好作品(新華書店有售)《活到天年養(yǎng)生智慧》張林等
有的人說這是眾口難調,其實這源于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所以,在餐桌上,要先弄清自己屬于哪種類型的體質,多吃平性或與自己體質相反的食物,少吃與自己體質一致的食物,這樣才能起到補充營養(yǎng)和糾偏的作用_|。中醫(yī)講“藥食同源”,食物和中藥一樣,都有寒熱溫涼之分_|。中醫(yī)認為,陰陽調和,百病不生-——。人得了病,..
以自然為師的養(yǎng)生智慧:天人合一的健康之道
在快節(jié)奏的現代生活中,熬夜、壓力、飲食不規(guī)律成為常態(tài),許多人年紀輕輕就出現亞健康狀態(tài):失眠、脫發(fā)、疲勞、免疫力下降……而翻開2000年前的《黃帝內經》,尤其是《素問·上古天真論》,古人的養(yǎng)生智慧令人驚嘆——他們提出的“法于陰陽,和于術數”“形與神俱”等理念,至今仍是健康生活的黃金法則|。 今天,..
來源:紅網
作者:紹憶雪
編輯:白霏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