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么個事兒:1979年咱們打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時候,要是沒收手,真咬著牙往河內那邊推進,會發(fā)生啥?
先別急著說“直接滅國”,也別說“再建一個越南親中政府”,那都太簡單了。這事兒,得掰開了揉碎了講,咱不是喝著茶看三國演義,戰(zhàn)爭這玩意兒水深著呢。
一、推進河內?地圖上就這“一哆嗦”,實際是道“鬼門關”!
1979年3月4號,咱們拿下諒山,已經(jīng)是打進越南的“咽喉”地帶了。地圖一看,喲!河內離我們前線不到100公里,解放軍戰(zhàn)士再往前沖個一兩天,紅河邊上喝水都沒問題。
但問題是,戰(zhàn)爭不是地圖上“咔咔”劃線。你看著百十公里近,打起來可能得掉一層皮。
首先,河內周邊的地形,是真復雜。紅河三角洲,水系密布,像織網(wǎng)似的,那真是“走一步掉三坑”。咱坦克裝甲部隊進去,不是掉河溝就是打旋兒,空軍也沒法精準打擊。
二、越南這幫“地頭蛇”,是怎么個難纏法?
咱們承認,越南人打仗是真不要命。人家打法國、打美國,打得都硬挺下來了,這心理素質你說強不強?
要是咱們繼續(xù)打河內,那可不是像打高平、諒山那樣“切菜”。越南人直接切換“亡命徒”模式,游擊戰(zhàn)、地道戰(zhàn)、夜襲、偽裝,樣樣來。就算你拿下河內,人家還能藏山里、藏民房,時不時給你后腦勺來一錘。
你真想讓咱們解放軍進了河內之后天天“防爆炸、防偷襲、防下毒”,那跟打成“持久戰(zhàn)泥潭”也沒啥區(qū)別。
三、咱后勤扛不扛得???真打下去才知道有多吃力
咱這場仗打得是“閃擊戰(zhàn)”,前線部隊像離弦之箭,沖得快。但后勤可不是坐飛機來的,全靠卡車、步兵背、騾馬拉。你往越南一推進,那補給線得拉長好幾倍,一旦哪段被襲擊,前線就得喝西北風。
還有咱們當時的通信條件——信號傳遞靠線纜和電臺,山里一多就斷。你前線要是想求援,指不定得靠戰(zhàn)士跑腿送信,這就太“原始”了。
再打下去,通信一出問題、后勤一斷糧,咱們的主力部隊就有掉坑的危險。
最關鍵的一點,咱們不是光跟越南玩命——背后還有個蘇聯(lián)!
當時蘇聯(lián)和越南是鐵哥們,軍事合作簽了一大堆協(xié)議,駐軍、軍援、軍艦一大堆。咱一旦占領河內,蘇聯(lián)為了臉面,很可能順勢出兵,逼著中蘇邊境那邊也打起來。
那可不是一場局部沖突,是兩大國的正面對撞。
咱們那年頭雖然不怕事,但也知道這仗要是打大了,不止東南亞要亂,全球格局都得抖一抖。中美剛剛緩和關系,中蘇又劍拔弩張,這個時候貿(mào)然推進河內,極有可能引發(fā)蘇聯(lián)軍事干預。
說實話,要真打下河內,越南政府不是亡了就是逃了。然后呢?我們得在那扶持新政權、安置民眾、重建城市,還得駐軍幾十萬穩(wěn)定秩序。
這不是把人家打一頓那么簡單,這是要當“保姆”了!天天管吃管住、還得提防老百姓的敵意,這才是最難的。
再不濟,就像美軍當年在伊拉克那樣,打進去了,拔不出來,兵天天擔驚受怕,財政天天“流血不止”。
咱干嘛要往這泥潭跳?打你一拳讓你疼,給你教訓,讓你怕,以后別再亂來,這才是打仗的真正目的。
說到底,戰(zhàn)爭不只是“打贏”,更是“收得住”。咱們在1979年收兵收得漂亮,告訴全世界:我們能打,也能撤,打你是手段,不是目的。
你說要是真打到河內呢?可能贏得更狠,也可能攤得更大。到時候全球輿論風向一轉,說咱“入侵主權國家”,那影響就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洗得清的了。
我們不是打不起,而是看得明白、收得干脆。高手打架,不是非得把人打廢,而是讓對手怕你三年、記你十年——這,才是真正的勝利。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