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糧期貨研究中心
前言
在伊以沖突事件告一段落之后,甲醇價格窄幅震蕩,6月25日至7月21日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區(qū)間最高價與最低價僅相差80元/噸。隨后,“穩(wěn)增長”方案的提出帶動化工板塊上漲,觀察價格走勢后發(fā)現,甲醇品種漲幅不及化工板塊的整體漲幅。本文將分析導致甲醇品種近期波動較小的原因,并對后市進行展望。
一、供需:多因素“對沖”
從供需維度看,近期甲醇進口供給相對穩(wěn)定,雖然此前伊以沖突導致伊朗甲醇裝置出現了大面積停車,但伊朗發(fā)貨并未受到影響,國內雖有部分甲醇裝置檢修,但是開工率仍處在相對較高位置。需求方面,傳統(tǒng)下游開工受到高溫壓制,而MTO等下游利潤受較高成本壓縮,對甲醇需求偏弱,整體而言,供需現實端中性偏弱,內地和港口庫存呈累庫趨勢。
然而,由于此前甲醇庫存水平偏低,近期雖然出現累庫,但目前庫存仍處在中性水平。從預期端來看,金九銀十需求旺季漸近,傳統(tǒng)下游需求可能出現邊際轉強,在目前庫存水平下,未來不會有明顯累庫壓力。因此,盤面價格并沒有因累庫而出現明顯的走弱。
二、宏觀及成本:短期內影響有限
從宏觀及成本維度來看,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重申“反內卷”,7月中旬工信部提出“穩(wěn)增長”方案,針對十大重點行業(yè)進行結構優(yōu)化調整,計劃對石化化工行業(yè)運行超20年的老舊裝置進行更新改造。經統(tǒng)計,國內運行時間超過20年的甲醇裝置所涉及產能不足300萬噸,占總產能比例較小,且涉及的大部分裝置目前已是低負荷運轉,因此,從產量維度考慮,老舊產能改造對國內甲醇總供給的影響極小。自“反內卷”改革被重申以來,甲醇主力合約的漲幅明顯小于化工板塊整體漲幅,這從側面印證了上述結論。
相較而言,煤炭受改革方案的影響可能會更大。政策調控煤炭供給,進而導致煤炭價格持續(xù)性走強的情況并非第一次出現,如2015年供給側改革和2018年“藍天保衛(wèi)戰(zhàn)”均直接導致其供給收縮與價格走強,雖然本次“反內卷”涉及的行業(yè)更為廣泛,但煤炭行業(yè)或仍是政策實施的一個主要“著力點”。然而,由于此前煤炭基本面弱勢,價格處在低位區(qū)間,預計短期內無法對甲醇起到明顯的成本支撐作用。
三、展望:遠端相對明確
前文中提到,甲醇現實端供需弱勢,但預期偏強,因此在伊以沖突交易結束后,價格并未完全回落,而是在中性區(qū)間窄幅震蕩,而近期的“反內卷”交易也并未在甲醇品種上出現類似于其它工業(yè)品的明顯上漲。短期內,我們認為甲醇價格走勢仍有較高的不確定性:在煤轉強、油轉弱的背景下,MTO裝置檢修的概率增加,不排除后續(xù)需求繼續(xù)轉弱,進而導致供需寬松的情況出現,另一方面,“反內卷”政策的落地情況也有待驗證,如果后續(xù)新的供給調控政策出臺(尤其是針對煤炭的調控),則可能會進一步提振市場情緒。
中長期而言,甲醇價格的確定性相對更強。首先,金九銀十需求旺季對甲醇下游需求有所提振,而國內供給目前已處在偏高位置,供需預期邊際改善。隨后,天氣逐漸轉冷,居民取暖需求提振煤炭價格,屆時如果有煤炭供給調控政策配合,可能會導致成本端抬升更加明顯。進口供給方面,伊朗今年冬季大概率會延續(xù)限氣政策,進口供給在中長期也存在轉強的預期。
綜上所述,甲醇基本面在四季度預期轉強,價格偏強運行,而短期內則會受到需求端以及政策預期博弈的擾動,不確定性較高。因此策略方面可以進行跨月套利,待形勢相對明朗后再建立方向性頭寸。
作者簡介
陳陣
中糧期貨研究院化工高級研究員
交易咨詢資格證號:Z0015281
風險揭示
1.中糧期貨有限公司擁有本報告的版權和其他相關的知識產權。未經中糧期貨有限公司許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報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如引用、轉載、刊發(fā)需要注明出處為中糧期貨有限公司。違反前述要求的,本公司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
2.本策略觀點系研究員依據掌握的資料做出,因條件所限實際結果可能有很大不同。請投資者務必獨立進行交易決策。公司不對交易結果做任何保證。
3.市場具有不確定性,過往策略觀點的吻合并不保證當前策略觀點的正確。公司及其他研究員可能發(fā)表與本策略觀點不同的意見。
4.在法律范圍內,公司或關聯(lián)機構可能會就涉及的品種進行交易,或可能為其他公司交易提供服務。
延伸閱讀:與 躊:!!躇 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