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今天要聊的,是真正浮動在海上的“核彈頭”!提起“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你肯定聽過它那響當當?shù)拿?。這玩意兒不是一艘普通的軍艦,它是鋼鐵與火焰澆筑的終極力量。1144型“海鷹”級核動力巡洋艦中的旗艦——“彼得大帝”號,它在艦隊中的地位,說出來簡直震撼。
萬噸巨獸有多猛?配千枚巡航導彈!海上“核彈頭”在移動!
這艘兩萬四千噸的海上巨獸從北方軍港出發(fā),光是這排場就足以令對手背后發(fā)涼。冷戰(zhàn)的產物就是為了對抗美國的航母編隊,這幫前蘇聯(lián)的設計師憋足了一股狠勁兒。
“彼得大帝”肚子里裝了兩座KN-3壓水反應堆,核動力驅動讓它獲得無限航程。繞著地球跑個15圈?對它來說都不算事!這等于把一座核電站搬到了海上。
恐怖之處還遠不止這些!這艘巨艦扛起的武器庫簡直就是一個行走的火藥庫:
最核心的殺招當屬20具巨大的SM-233導彈發(fā)射裝置。你猜怎么著?每個發(fā)射筒里蹲著8枚P-700“花崗巖”超音速反艦導彈!粗算下來,上百枚這樣的“大殺器”隨時待發(fā)。這導彈飛得快,突得猛,一枚就足夠敲掉萬噸級的大家伙。想象一下,這些導彈傾巢而出、遮天蔽日撲向敵人艦隊,那場面簡直駭人,管你航母還是大艦都得玩完。
除了“花崗巖”這支重錘,艦上還有SA-N-6“雷鳴”遠程防空導彈、SA-N-9“長手套”近防導彈、AK-130雙聯(lián)裝130毫米巨炮、AK-630近防炮織出的火網……這些家伙事兒層層疊疊,形成密不透風的立體防御體系。天上飛的,水下跑的,但凡想貼近點、搞點事情,都得先看看這些炮口、導彈坑答不答應。
船上還塞下卡-27“蝸?!狈礉撝鄙龣C,聲吶系統(tǒng)深不可測,魚雷、反潛深彈一應俱全。潛艇想在水下暗搓搓接近?難!船尾那個“蟒蛇”反潛火箭深彈系統(tǒng)就等著招呼,火力絕對壓制一切水下威脅。
想靠近點偷襲?更難!AK-130艦炮怒吼起來,那可是一發(fā)接一發(fā)地傾瀉火力。炮塔能自動瞄準,彈雨密集得潑水不進。AK-630“萬發(fā)炮”瞬間爆發(fā)的金屬風暴,別說導彈、快艇,連一只蒼蠅也別想活著闖進來!
再說“彼得大帝”號的防護體系——“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MR-800“頂對”三坐標雷達、數(shù)不清的電子天線、強大的干擾系統(tǒng),再加上厚重的裝甲保護反應堆和彈藥艙,它自個兒就硬得很??缸岬谋臼陆^對頂級,想要一下子放倒它?門都沒有!
“彼得大帝”干的是啥活兒?它的活兒就是在遠海大洋上搶制海權。一旦讓它搶占了有利位置,上百枚“花崗巖”齊射出去,那種毀滅性的力量根本防不住。北約那些個艦隊碰到它都要頭疼不已。它被稱作“航母殺手”不是浪得虛名,一艘巨艦真就能撼動整個戰(zhàn)場格局。
但說實在的,這樣逆天的巨獸并非高枕無憂。核動力維護就是頭等大事,運行管理上不能出一點紕漏。一旦操作不當,輻射風險難以估量。龐大的體型在海上就是個活靶子,隱蔽性先天不足,面對隱身戰(zhàn)機、高超音速武器這類新威脅時,防空壓力山大。艦體早就透出歲月的滄桑,要它繼續(xù)在艦隊扛大梁,大把的銀子得花下去,還得升級硬件。
無論如何,“彼得大帝”核動力巡洋艦的存在就是個明證:只要給它一個機會,它真能憑一己之力滅掉整個艦隊。面對這樣一艘裝載著“海上核彈頭”、能力如此蠻橫的戰(zhàn)艦,大洋之上,哪個對手敢小看?碰上就是一場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