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原先宣傳會在2025年7月31日全球預映的《731》到底還是“失約”了!
盡管坊間也有消息稱:《731》電影所說的“全球預映”是指“內部測試性質的“預映”,不向普通觀眾公開,但這個消息的說服力不高。
首先,電影的“內部測試”確實有,尤其是對于某些敏感題材的作品,在上映前確實要更慎重一些,但是電影《731》不同。
大家可以翻一下去年電影《731》是在什么情況下宣傳“全球預映”,是因為去年暑期檔的時候,有傳聞說電影《731》要上映,立馬有人跳出來,對這部電影進行各種施壓,理由有:“和平年代,翻舊賬沒意義。”“內容血腥會嚇到孩子”。
但是那時候片方底氣很足,直接表示電影已經(jīng)過審拿了龍標,并宣布會在今年的7月31號“全球預映”。
日本外務省在看到名為《731》的電影真的要上映后,向中方遞交了23條抗議。
要求內容第一個就是修改片名,提議將731部隊稱為“舊日軍防疫部隊”,然后就是要求對各種罪行的“弱化”要求。
從這里可以看出日本人最怕的是什么?就是中國人提起“731部隊”這敏感詞匯,因為日本政府長期對“南京大屠殺”、”731部隊人體實驗”采取否認、回避態(tài)度。
對回避不了的“南京大屠殺”就含糊30萬的受害數(shù)字,對“731部隊反人類實驗”則直接質疑“證據(jù)不足”。
可事實上在2017年的時候,日本本土的NHK就曾經(jīng)播出一部上下兩集,時長為110分鐘的《731部隊——人體實驗是這樣展開的》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主要根據(jù)此前在俄羅斯獲取的日本戰(zhàn)犯,接受哈巴羅夫斯克法庭審判時的錄音資料、相關文件、731部隊成員家屬采訪制作而成。
紀錄片聲稱,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日本731部隊就不顧國際社會禁令,在部隊長石井四郎的命令下,秘密研發(fā)細菌武器,并把真人當成“材料”進行人體實驗。
錄音內容中還顯示,731部隊軍醫(yī)戰(zhàn)犯柄澤十三夫,清晰承認自己參加了兩次“炭疽桿菌實驗”他參加的那兩次,有約10個人被帶來了實驗室,對這些受了傷的人注射了炭疽桿菌,不久他們就死亡了。
這些都是明晃晃的資料,不過很可惜,這個在當時并沒有被日本操控的NHK,在紀錄片上線三天后就被要求下架,再次對國內外否認731部隊的存在。
更要命的是隨著這段歷史越走越遠,我們中國人想要有足夠的證據(jù)去證明731反人類部隊的存在也越來越難。
但是一部好的電影作品。確實能讓全世界人們進行一定的追溯和反思。
比如說2023年的《奧本海默》,電影討論了原子彈研發(fā)的道德困境,讓日本觀眾看完后罵罵咧咧,他們痛批原子彈帶來的災難,呼吁美國要正式“道歉”。
可他們沒想到,所有的事情都有緣由,當年美國為什么丟下原子彈?
就因為日本在二戰(zhàn)中的所為,已經(jīng)讓世界群情激憤,被罵的美國網(wǎng)友,還有一些國際網(wǎng)友追根究底,挖出了很多日本人的罪行,其中就有南京大屠殺、731、慰安婦。
終于讓“731”,變成了與罪行相連的數(shù)字。
還有今年的6月份,美國馬里蘭州的數(shù)千名學生,以“731部隊“為課題展開研究,在這個“課題”展開時,很多人表示此前從未聽說過這段歷史,可見國際社會對731部隊認識的匱乏。
而實施罪行的日本政府又刻意回避這段歷史、不愿承認、各種狡辯,態(tài)度冷漠傲慢。
可如果說“對家反對”的態(tài)度如此激烈,我們能夠預料,可為什么在《731》原定宣傳要全球預映的這一個月內,這部電影在微博官方被舉報超180萬次?
還有聲音質疑,《731》是在利用民族苦難激發(fā)民族情緒,進行商業(yè)炒作,我沒有圣母地認為制作方不想取得票房成績。
但是從廣義上來說,《731》這部電影從電影啟動就一直被針對打壓,可到目前為止,制作方一直沒有為了上映改名,這就意義非凡了,《731》用了這個名,就不是通俗意義上的電影作品,它是一種呼喊,一種聲音,讓全世界的人們知道小日子曾經(jīng)干過什么。
最后我要說,大家應該看看這微博上“180萬次的舉報”和在“731罪證館”還能嬉笑的年輕人,電影《731》怎么不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