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出了三次小事故,續(xù)保直接飆到兩萬!保險公司是搶錢嗎?”最近,新能源車主王先生的一張?zhí)靸r保費單在網上炸了鍋。但罵保險公司“黑心”之前,真相可能更扎心——保險公司和車主,其實都是輸家。
一邊是車主喊冤,一邊是險企哭虧。新能源車險貴、續(xù)保難,早不是新鮮事。有車主零違章卻被拒保,只因一年跑了2萬公里,被系統(tǒng)默認為“網約車”;還有車主沒出險,保費卻猛漲一千多。更離譜的是,特斯拉、小鵬車主被強制捆綁高額“車上人員險”,保費硬加兩千。省下的油錢全喂了保險,這賬誰算得過來?
可保險公司也一肚子苦水。數(shù)據(jù)顯示,新能源車賠付率高達85%,遠超燃油車。2024年行業(yè)承保新能源車3105萬輛,虧損57億,相當于每輛車倒貼187元。原因明擺著:
修車貴如換手機:一個雷達撞壞,維修費5萬起步;一體壓鑄車身蹭掉一塊漆,整個部件都得換;
網約車“渾水摸魚”:部分車以家用名義投保,實際狂跑網約車,賠付率沖到170%,拉高所有車主成本;
新手司機成隱患:35歲以下車主占比高,單踏板模式不適應,剮蹭率飆升。
天價保費真是唯一出路?未必!
政策已在動刀:2025年國家推出“車險好投?!逼脚_,專治拒保難題;更要求車企公開零配件價格,打破維修壟斷;
車企下場破局:比亞迪自營保險,用行車數(shù)據(jù)區(qū)分“低風險車主”;蔚來、吉利紛紛入局,未來保費或能“千人千價”;
車主主動減風險:少踩“地板電”、避免私改線路,數(shù)據(jù)好看保費自然降。
說到底,新能源車險困局是行業(yè)轉型的陣痛。技術跑太快,保險沒跟上;政策在發(fā)力,落地需時間。但若放任“兩萬保費”成常態(tài),傷的是消費者信任,更可能拖慢國家推廣新能源的大計。畢竟,讓車主省心省力省錢,才是綠色出行的真意義。
延伸閱讀:與 新能源車險天價賬單背后 三回出險兩萬保費 :誰在!買單 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