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作家、學者、中國美術(shù)學院客座教授張遠山的作品集在上海首發(fā)。張遠山的研究以先秦易學、老子、莊子、戰(zhàn)國史、上古文化史為中心,尤其在道家思想方面創(chuàng)獲頗豐,被稱為“新道家”。
煌煌21卷
張遠山1984年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北京出版社于近期出版的這套《張遠山作品集》全21卷,全面整理、系統(tǒng)編訂了其30年有關(guān)文學、道家哲學、上古文化史等方面的22種代表作。作品集總頁數(shù)8500頁,總字數(shù)770萬字,按照張遠山“寫作三十年”的三個階段精心編排,每一部分七卷,對應作者學術(shù)生涯的三個重要時期,完整呈現(xiàn)了“伏老莊”——伏羲學、新老學、新莊學“新道家”三學體系。
張遠山
這套作品集的獨特價值,在于它完整呈現(xiàn)了一個當代思想者30年來的思想軌跡和學術(shù)體系。從文學創(chuàng)作到“新道家”研究,從莊子工程到上古圖像學解密,張遠山構(gòu)建了一個貫通古今的“伏老莊”三學體系。《張遠山作品集》的出版,不僅是張遠山個人研究、寫作生涯的里程碑,也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創(chuàng)造性闡釋和發(fā)展的成果之一。
《社會科學論壇》原特約副主編張平,從2001年到2023年發(fā)表了張遠山的學術(shù)論文七十余篇。張平說,張遠山的作品跟其中體現(xiàn)的原創(chuàng)性、前沿性、民間性分不開。
詩人、深圳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徐晉如認為,張遠山的作品既有考古意義上的考據(jù),也蘊含哲學意義上的思考。
知名作家、文化學者余世存在賀詞中說,從《張遠山作品集》可以看出,作為“新道家”的張遠山,是在盡五四新文化未盡的使命,即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度整理、對現(xiàn)代個體獨立自由的弘揚;又是在修復五四新文化的某些問題,即新文化需要在傳統(tǒng)中找到自己的根基和位置。
中國美術(shù)學院教授、中印古典思想研習者聞中認為,張遠山作品集的全貌,就像思想世界的“富春山居圖”。作品集中的“伏羲學”知識總圖,以上古陶器、玉器、青銅器紋樣為內(nèi)容,建立知識學意義上的華夏圖像學,貫通華夏八千年史,是道術(shù)重建、思想考古方面第一手的思想原料。
中國美術(shù)學院視覺傳播學院院長姜珺認為,張遠山在中國美院教授的《上古圖學》《先秦道術(shù)》課程,以“陶玉銅”圖案追溯上古天文密碼,以“伏老莊”學理重構(gòu)先秦道家思想,其背后正是本次結(jié)集出版的21卷作品集,課程只是張遠山三十年磨一劍的厚積薄發(fā)。
十首珍惜光陰古詩,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且行且珍惜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_|?;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我勸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祿,要珍惜少年求學的最好時期————?;ㄩ_可以折取的時候就要盡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督鹂|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涵義深永的小詩,勸勉青年人不要過分追逐財富功名,應該珍惜少年求學的時光,啟示人們要及時建立功業(yè),言簡意賅,內(nèi)涵豐沛后面會介紹|。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想要像從前一樣買上桂花,乘船飲酒,可終究感覺再也不像少年時那般快樂自在了-_。曾經(jīng)年少,無憂無慮,盡情享受游玩的樂趣。如今,即便做著相同的事,心境卻已截然不同,時光帶走了那份純粹的快樂。通過今昔對比,細膩地表達出時光流逝、青還有呢?每天堅持學一句,腹有詩書氣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