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趙陽戈
7月25日晚間,上交所官網披露科創(chuàng)板IPO公司廈門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坤新材”)的審核結果,公司被“暫緩審議”。恒坤新材成為年內滬深北交易所首家遭暫緩審議的IPO企業(yè),引發(fā)市場對其重新評估。
公開信息顯示,恒坤新材專注于光刻材料和前驅體材料的研發(fā)、生產與銷售。公司曾于2015年5月登陸股轉系統(新三板),后于2021年5月摘牌。本次在保薦機構中信建投的支持下,公司沖刺科創(chuàng)板,計劃募集資金約10億元。
界面新聞注意到,恒坤新材的營收與凈利潤變動呈現背離態(tài)勢。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2.94億元,同比增長23.74%;凈利潤4158.45萬元,同比下降5.71%,扣非凈利潤為3072.39萬元,下滑幅度達25.18%。
業(yè)績 圖:界面新聞編制
恒坤新材進一步預計,2025年1-9月,在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12.48%至27.82%的情況下,凈利潤將下滑-11.48%至-2.92%,扣非凈利潤下滑幅度為-26.7%至-17.73%。
此外,交易所明確要求公司進一步論證報告期內對引進業(yè)務采用凈額法確認收入是否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規(guī)定。恒坤新材能否成功說服監(jiān)管機構,尚待觀察。
從“中間商”向“自產為主”轉型
恒坤新材成立于2004年12月10日,初期主營光電膜器件及視窗鏡片。自2014年起,公司籌劃轉型,并將戰(zhàn)略方向明確為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其轉型路徑遵循“引進、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模式。
2017年,公司引進的進口光刻材料與前驅體材料陸續(xù)通過國內多家領先的12英寸晶圓廠驗證,實現常態(tài)化供應。2020年,恒坤新材開始推出自產產品并獲得客戶驗證。至2022年,其自產產品銷售收入突破億元。
來源:說明書
從收入結構看,2022年公司引進產品收入占比61.06%,自產產品占比38.94%;到2024年,引進產品占比降至36.23%,自產產品占比升至63.77%。界面新聞注意到,引進產品的銷售額近年相對穩(wěn)定,而自產產品銷售額從2022年的1.24億元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3.44億元,顯示公司正積極以自產產品拓展市場。
不過界面新聞也注意到,恒坤新材自產產品銷售規(guī)模的擴大并未帶來相應的利潤貢獻同向大幅提升。
以2024年為例,自產產品毛利貢獻9970.85萬元,占比34.14%;引進產品毛利高達1.92億元,占比62.86%。營收占比較高但毛利貢獻偏低,反映出其自產產品毛利率較低。
數據顯示,恒坤新材自產產品毛利率持續(xù)走低,2022年至2024年分別為33.52%、30.29%、28.97%。細分來看,其自產前驅體材料毛利率甚至一度為負。相比之下,引進產品同期的毛利率則高達97.75%、98.23%、98.34%。
來源:說明書
公司解釋稱,2022年自產前驅體材料產線處于產能爬坡階段,規(guī)模小導致單位成本高、毛利率為負。2023年以來產量增長促使單位成本下降、毛利率改善,并強調2025年上半年該部分毛利率已轉正。但同時警示,若未來無法獲得持續(xù)規(guī)?;唵我越档蛦挝还潭ǔ杀荆嚓P產品毛利率可能再次轉負或維持低位,甚至引發(fā)固定資產減值,拖累整體盈利能力。
引進產品收入確認的財務規(guī)范性受質疑
那為何引進產品的毛利率如此之高?這就涉及到了財務處理。
根據反饋,交易所對引進產品業(yè)務采用凈額法確認收入的財務處理提出了規(guī)范性質疑。報告期內公司采用了凈額法,但此前年度未采用,因此交易所要求公司結合業(yè)務模式、同行業(yè)案例及歷史會計政策,論證當前做法是否符合會計準則。
恒坤新材曾解釋稱,在引進產品銷售中,公司分別與供應商及客戶簽訂合同,但非首要義務人,實際扮演代理人角色,故按凈額法確認收入。但此解釋未能完全消除交易所疑慮。
界面新聞了解到,凈額法是會計處理中確認收入或政府補助的一種方法,其核心在于按扣除相關費用或折扣后的凈額入賬。對會計影響即:采用凈額法會顯著降低報表中的營業(yè)收入規(guī)模,但不影響最終利潤。
在采用凈額法確認收入后,恒坤新材的引進業(yè)務成本即為運輸費,這導致毛利率超過了95%,“與同行業(yè)可比公司不具有可比性”,是一種不具參考性的“失真”數據。這也解釋了交易所為何要求公司進一步落實其會計處理的規(guī)范性。倘若凈額法影響的是引進業(yè)務的收入規(guī)模,自然客觀上也會影響公司核心技術(自產產品)的收入占比。2024年,公司利用核心技術自產產品收入占比為63.77%。
來源:說明書
除了上述外,恒坤新材引進產品業(yè)務的上下游均存在不確定性。
上游風險:報告期內,向第一大客戶銷售的引進自SKMP的光刻材料毛利貢獻顯著(分別為1.38億元、1.16億元、1.42億元)。但自2025年起,恒坤新材已終止與SKMP在該部分產品的合作,預計將導致引進業(yè)務收入及毛利較2024年下滑,短期內沖擊業(yè)績。界面新聞留意到,公司在說明書中有提及SKMP直接向該大客戶進行銷售,這或是合作終止的原因之一。當然,恒坤新材亦通過推廣自產產品來彌補此部分損失,維持與大客戶的銷售額。下游風險:與客戶C的合作亦生變數。報告期內,對客戶C的銷售收入及占比逐年下降(4307.83萬元/13.57%、3308.90萬元/9.15%、2961.37萬元/5.49%)。公司銷售給客戶C的主要產品采購自Soulbrain和SK集團下屬企業(yè)。根據與Soulbrain的《生產技術轉讓協議》,恒坤新材自產TEOS可銷售給除三星、SK海力士及其關聯方外的其他境內外晶圓廠(需Soulbrain同意)。鑒于SK海力士已完成對客戶C的收購,此筆收購可能導致公司與客戶C之間的持續(xù)合作存在不確定性,進而影響公司業(yè)績。產能利用率低,擴產如何消化?
來源:說明書
恒坤新材本次IPO擬募資10.07億元,投向“集成電路前驅體二期項目”(4億元)和“集成電路用先進材料項目”(6.07億元),能新增約500噸KrF/ArF光刻膠等光刻材料及760噸TEOS等前驅體材料產能。
然而,界面新聞注意到,恒坤新材現有產品線產能利用率普遍不高。2024年數據顯示:SOC為57.42%、BARC為21.43%、KrF光刻膠為17.55%、i-Line光刻膠為46.67%、TEOS為46.47%。
公司對此解釋稱自產產能尚處爬坡期,利用率低主要源于三點:
因此,新增產能的消化成為公司必須面對的挑戰(zhàn)。公司自身也在風險提示中坦言:若現有客戶需求增長、新客戶拓展及新產品開發(fā)驗證進度不及預期,可能導致募投新增產能無法有效消化,進而影響業(yè)務發(fā)展和經營業(yè)績。
劇情蘇爽良心小說《億萬盛寵:大小姐,超兇的!》,每個細節(jié)都值得回味
夏涼攤手:“我可是提醒過你的啊?!标懗蕉髅夹囊话櫍骸斑@件事情你們怎么不跟我們事先商量一下?”“就是?。 毕男〔杞K于不咳了|_。別的事情就算了,訂婚這種事情怎么能不跟他們商量下!“這有什么好商量的?”陸阿姨笑著:“反正你們肯定會同意的?。∧銈冴P系好到了什么地步,我們啊都心知肚明?!标懗蕉鳎骸男〔瑁骸?沒辦法,在陸辰恩面前,寧雨桑是真的不敢囂張,只是深吸一口氣,努力的用滿是真誠的語氣對夏小茶說:“對不起?!薄岸鳎芎茫边@會,夏小茶滿意了:“不過吧,我是不會原諒你的。”寧雨桑:……眾人:……說完,夏小茶撇了眼陸辰恩,不高興的說:“走!居然還要我親自上來找你!”(溫馨提示:全文小說可后面會介紹_。現言小甜文:《億萬梟寵:宋醫(yī)生,別來無恙》雙C高潔,巨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