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瑞錦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yè),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中信證券研究文|楊帆 于翔 盛夏 楊清樸 杜一帆
劉濟瑋 陶然 李振寰 湯學章
7月28日,中辦、國辦印發(fā)《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明確對3周歲以下嬰幼兒按每孩每年3600元標準發(fā)放補貼。這一國家級政策的落地,標志著生育補貼從“地方試點探索”升級為全國性制度安排,整體體現“民生為大、務實可行”的政策導向。具體來看,一是覆蓋范圍全面擴大。政策將3周歲以下嬰幼兒全部納入補貼范圍,年補貼總量約千億元,由中央財政保障。二是后續(xù)差異化地方補貼值得期待。方案賦予了財政實力強、人口流入多的省份更大自主權,鼓勵其結合本地需求額外增加補貼。投資建議上,我們推薦乳制品、母嬰連鎖、嬰幼兒用品、產后護理服務四大領域。
▍事件:
7月28日,中辦、國辦印發(fā)《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從2025年1月1日起,無論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領取3600元補貼,直至年滿3周歲。
▍生育補貼是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關鍵一環(huán),其政策脈絡清晰呈現“理念提出—國家部署—地方試點—制度落地”的遞進邏輯。
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始終是黨和國家應對人口發(fā)展挑戰(zhàn)的核心戰(zhàn)略主線。政策脈絡上,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5月在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以人口高質量發(fā)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人口減少會對發(fā)展帶來一些不利影響”。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今年要“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fā)放育兒補貼”。后續(xù)各地方開始試點探索,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在不同層級探索發(fā)放育兒補貼。而此次《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的印發(fā),標志著生育補貼從地方試點探索升級為國家級制度安排。
▍總體上看,本次方案體現了“民生為本、目標引領、實效導向、務實可行”的政策導向。
文件以“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為根本遵循,將保障和改善民生貫穿政策設計始終;明確“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核心目標,著力營造生育友好的社會氛圍;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強調通過政策實效切實降低家庭生育養(yǎng)育成本,確?!昂檬罗k好”;同時秉持務實態(tài)度,統籌人口發(fā)展與經濟社會水平,合理確定政策邊界,確保財政可負擔、政策可持續(xù)。
▍具體來看,本次方案以普惠性為基礎、以地方靈活性為補充,也為長期政策優(yōu)化預留了空間。
一是覆蓋范圍全面擴大,政策普惠性特征顯著。文件明確將2025年1月1日起出生的3周歲以下嬰幼兒全部納入補貼范圍(含跨年度補發(fā)群體),實現“一孩、二孩、三孩”同等標準覆蓋,體現政策對所有生育家庭的普惠性支持。從財政支撐看,國家基礎標準為每孩每年3600元,按2022-2024年出生人口合計2811萬人測算,年補貼總量約1012億元,由中央財政單設“育兒補貼補助資金”項目統籌,通過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機制按東中西部比例分擔,為政策落地提供了穩(wěn)定財力保障。
二是地方提標限制放寬,后續(xù)差異化地方補貼值得期待。方案允許“地方根據財力適當提標,提標部分由地方財政自行承擔”。這一調整賦予財政實力強、人口流入多的省份更大自主權,鼓勵其結合本地需求額外增加補貼。目前,政策僅做市級統一規(guī)定,提出“各省份在市級行政區(qū)域內執(zhí)行統一的育兒補貼政策及標準”。
三是國際對比顯示,我國生育補貼力度仍有提升空間。從國際經驗看,低生育率國家普遍通過現金補貼等政策緩解家庭壓力,且補貼力度與政策有效性呈正相關。根據OECD數據,2017年部分發(fā)達國家現金補貼占GDP比重普遍高于我國當前水平——英國2.12%、法國1.42%、瑞典1.24%、日本0.65%、韓國0.15%,而我國若按年補貼1000億元測算,占GDP比重不足0.1%。考慮到各國國情不同,這一對比也代表了我國未來可通過動態(tài)調整標準、擴大覆蓋范圍等方式,進一步提升政策對生育決策的拉動作用。
▍重點推薦乳制品、母嬰連鎖、嬰幼兒用品、產后護理服務四大方向:
乳制品:嬰配粉作為嬰幼兒的必需消費品,將直接和生育需求政策強綁定,若生育補貼政策有效提振生育需求,則直接利好嬰配粉行業(yè)需求增長。此外,青少年是奶酪和液奶消費主力軍,若生育補貼政策提升生育需求,則未來幾年青少年群體數量有望受益新生兒數量增加而增長,間接利好奶酪和液奶需求增長。同時下游乳制品需求若較好增長,有助于上游原奶行業(yè)供需改善。因此生育補貼政策對乳制品需求利好最為直接。乳制品板塊目前處于基本面和歷史估值底部,生育補貼政策有望改善板塊未來基本面預期,提振板塊表現。
母嬰連鎖:過去幾年受出生率下降影響,母嬰連鎖零售公司同店收入下行。伴隨著門店優(yōu)化調整,今年以來頭部母嬰連鎖零售公司已實現門店端同店收入增速轉正,報表端也已有較明顯改善。我們認為,母嬰連鎖板塊直接受益于育兒補貼,生育率提升有望帶動同店數據表現持續(xù)回暖,且母嬰連鎖公司業(yè)績對同店數據表現的敏感性較強(母嬰主業(yè)利潤基本來自于直營門店),業(yè)績彈性值得關注。
嬰幼兒用品:育兒補貼有助于生育率回升,嬰幼兒用品相關公司直接受益于擴大的用戶群體,建議關注:1)育兒精細度提升+兒童化妝品法規(guī)落地催生細分品類需求,嬰童個護賽道快速成長;2)嬰配奶粉新國標提升標準帶來添加劑需求增量。
產后護理服務:根據圣貝拉招股說明書,中國月子中心市場規(guī)模2019-2024年CAGR為20%,未來5年預計達到25%。女性悅己意識提升、“4-2-1”型家庭結構、生育年齡延后等因素均對包括月子中心在內的產后護理行業(yè)發(fā)展形成推動。2024年中國內地的產后護理市場滲透率17%,對比新加坡57%、韓國68%、中國臺灣77%,有明確的增長空間。育兒補貼、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三孩等政策的相繼落地,有望一定程度提升居民生育意愿,擴大新生人口基數,對月子中心在內的產后護理行業(yè)形成積極影響。關注產后護理服務行業(yè)中的頭部公司的長期發(fā)展機會。
▍風險因素:
國內政策落地或實施效果不及預期;推薦行業(yè)自身發(fā)展不及預期;地緣政治風險惡化;海外經濟衰退超預期。
來源:紅網
作者:洪文君
編輯:謝政麟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