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善蕙
當地時間7月28日午夜,在國際社會調解下,持續(xù)5日之久的柬泰邊境武裝沖突宣布“立即無條件停火”,并將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開始談判。
沖突始末
針對此次沖突,柬泰兩國的說法出入很大。
7月16日和7月23日,泰國方面兩次指責柬埔寨軍隊越境埋雷,導致分別一名泰國士兵被炸斷腿,另有3-5名士兵不同程度受傷,而柬埔寨方面則辯稱地雷系20世紀70年代末爆發(fā)的柬埔寨戰(zhàn)爭遺留舊物,泰國軍方巡邏隊系因“偏離巡邏路線”導致傷亡,并非柬方責任。
此后雙方均將責任歸咎對方且聲調不斷升高。
沖突爆發(fā)始于7月24日上午。
泰方宣稱,柬埔寨軍隊當天上午7時34分部署無人機對邊境附近的泰國軍隊進行監(jiān)視,8時20分起使用身管火炮和蘇聯制BM-21多管火箭炮首先開火,“使用重型武器,導致房屋和公共設施受損”,泰國“隨即采取了還擊行動”。
柬方則表示,24日凌晨,武裝沖突首先在泰國首都曼谷以東360公里、雙方有爭議的塔莫安通寺附近(PreahVihear,即第二次地雷事件發(fā)生地),以東約200米處開始,泰國巡邏隊于上午6時30分進入一座寺廟附近的爭議地區(qū),并在其周圍設置了鐵絲網。據柬埔寨官員稱,泰國軍隊隨后于上午7:00左右駕駛無人機,并在上午8:30鳴槍示警,隨后于上午8:46發(fā)動“先發(fā)制人的打擊”。
此后雙方動用了各種輕重武器(泰國方面據稱還動用部署在邊境附近的6架美制F-16戰(zhàn)斗機中至少1架進行越境空襲)進行了多次沖突,泰方宣稱死亡22人,其中14名平民,逾13.9萬邊境居民被疏散,商店、學校和醫(yī)院大量關閉,柬方宣稱死亡13-14人,其中包括27日證實戰(zhàn)死的陸軍第7師師長敦宋念二星將軍(Maj.Gen.DuangSomniang)。雙方戰(zhàn)報和相關傳聞互相矛盾,但總體上判斷處于僵持膠著態(tài)勢。
雙方在開展后迅速召回本國駐對方大使,講外交關系降至最低級別,并在持續(xù)沖突中一面強調本方占理,一面指責對方“肇事”且“毫無誠意”,直到25日泰國一方仍堅持“兩國直接談判”而拒絕國際社會介入(柬方則第一時間即要求國際介入),但在國際社會持續(xù)施壓下最終雙雙坐到談判桌邊。
新仇舊恨下的厚積薄發(fā)
歷史上同屬東南亞的泰國(古稱暹羅)和柬埔寨(古稱高棉)王朝都曾經歷過盛與衰、擴張與被擴張,王朝與王朝、民族與民族(分屬泰民族和高棉族)、宗教與宗教(泰國長期奉行南傳佛教,柬埔寨歷史上曾風行過印度教)間齟齬不絕。
19世紀后半葉,柬埔寨淪為法國印度支那殖民地的一部分,泰國則仍保持相對獨立地位,但屢屢遭到殖民者覬覦和染指。1907年,法國單方面繪制并公布了法屬印度支那的一系列地圖,其中的柬泰邊境部分將包括千年歷史的印度教名剎柏威夏寺(PrasatPreahVihear)在內許多爭議點劃入法屬印度支那,這一西方殖民者慣用的、利用技術和勢力優(yōu)勢強行制訂單邊利己規(guī)則的做法不僅埋下柬泰邊境分歧的伏筆,也直接在當時即令雙邊矛盾升級。法國殖民當局的蠻橫行徑導致1940-1941年兩次泰法戰(zhàn)爭的爆發(fā),盡管法國自身處于納粹傀儡的維希政府狀態(tài)下,法國仍然占據上風,尤其1941年1月11日象島海戰(zhàn)中泰國海軍水面艦艇幾乎全軍覆沒,主力“大城府”號海防艦(SriAyudhya)被擊沉,“吞武里”號(Thouburi,兩艘同級,均裝備從日本主力航母“加賀”號JapaneseaircraftcarrierKaga拆下的8英寸主炮)重創(chuàng),自認為是吃虧一方的泰國因此在二戰(zhàn)中一度倒向軸心國并與日本法西斯合作并因此付出代價,令泰國和戰(zhàn)后獲得獨立的柬埔寨間仇怨更甚。
二戰(zhàn)后,國際法院(CIJ)1962年將柏威夏寺及周邊主權判給柬埔寨,該裁決加劇了雙邊矛盾;越南入侵柬埔寨期間柬泰邊境屢屢爆發(fā)武裝摩擦,而越南的撤軍和柬埔寨內戰(zhàn)的結束并未令柬泰邊境的“溫度”同步下降。2011年,柬泰軍隊圍繞爭議地區(qū)爆發(fā)多次沖突,造成約20人死亡,數千人流離失所,柬埔寨再度訴諸國際法院,2013年,后者再次確認了對柬埔寨有利的裁決,此舉導致泰國拒絕接受國際法院裁決和管轄,雙邊矛盾反倒更加激化。
在泰國政治危機中,前泰國總理他信.西那瓦(ThaksinShinawatra)一度得到柬埔寨最高領導人洪森(HunSen)庇護和幫助,當他信的女兒帕東(PaetongtarnShinawatra)丹出任總理而柬泰邊境局勢升級后,試圖利用西那瓦和洪森家族間私交緩和氣氛,7月1日,有消息曝料稱,稍早帕東丹和洪森通話17分鐘,稱呼后者“叔叔”并私下指責泰國當事軍官“魯莽”,這一“示弱”音頻疑似因泰國國內政治矛盾被曝光,導致帕東丹被停職(僅停職總理,仍擔任文化部長),泰國境內民族情緒爆發(fā)。此舉雖未令帕東丹暨西那瓦家族徹底失勢,卻足以產生“寒蟬效應”,迫使任何泰國政治勢力在柬泰沖突中公開抱持緩和立場。
在柬埔寨方面,一心為兒子、現任柬埔寨首相洪瑪奈(HunManet)“世襲”鋪路的洪森近期因一系列內政、外交和經濟困境遭遇挑戰(zhàn),亟待通過刺激民族主義情緒、對外轉移矛盾關注點擺脫困境,作為東南亞首屈一指的政治老手兼不倒翁,洪森恐也抱著借邊境摩擦轉移矛盾焦點、緩解自身政治壓力的念頭。
武裝沖突爆發(fā)前雙邊關系已十分緊張,除“地雷事件”和“電話風波”外,持續(xù)的邊界爭端導致兩國關系惡化,導致邊境口岸關閉,柬埔寨還禁止從泰國進口燃料、天然氣以及水果和蔬菜。上周,洪瑪奈宣布柬埔寨將于明年開始征兵,啟動長期擱置的強制征兵法,稱“與泰國的緊張關系意味著需要征兵,國防預算也可能增加”,因此,此番沖突升級并未特別出乎當地觀察家預料。
正因為泰柬雙方高層都面臨著“適當拱火有利、率先服軟不利”的微妙境地,所以雙方一方面不愿輕易給人“示弱”印象,另一方面又不敢放手大打。泰國方面經濟實力和軍隊武器裝備水平好得多,但長期未經歷實戰(zhàn),軍隊近年來深度卷入國內政治和治安應對,代理總理(第一副總理兼內政部長)普坦.威乍耶猜(PhumthamWechayachai)等一面“秀強硬”,一面多次表示“謹慎應對”,總理帕東丹更強調“泰國始終致力于通過外交對話避免對抗,防止局勢進一步升級,避免損失,保持耐心和克制,堅持和平方式。我們堅信,和平是解決國家間沖突的最佳途徑”、“真誠希望目前正在采取的措施能夠盡快結束暴力,讓人民早日恢復和平”,柬埔寨方面國力弱、裝備陳舊,但許多軍官經歷過慘酷的實戰(zhàn),又在戰(zhàn)前實控多數爭議地點,因此同樣既不肯服軟又不敢大打出手,洪瑪奈第一時間即致信安理會7月輪值主席、巴基斯坦常住聯合國代表阿西姆.伊夫蒂卡爾.艾哈邁德(AsimIftikharAhmad),呼吁召開安理會特別會議,并向美國、中國、馬來西亞等發(fā)出“斡旋”促請。
之所以柬泰兩國一度對國際調停態(tài)度迥異,是因為國際調停一般以“歷史憑證”和“實控線”為基本點,最終方案大體延續(xù)上述既成事實,如前所述,兩次國際法院仲裁依據的是1907年法國地圖,而這三項要素均對柬埔寨一方有利,加上戰(zhàn)前實控同樣有利于柬方,因此柬方認定“國際調停有利于己”,而急于通過沖突改變現狀使之更有利于本方的泰國則會對國際調停的過早介入更為排斥。但陷入持久戰(zhàn)和“大戰(zhàn)”畢竟是兩個小國所難以承擔的,在國內民族主義情緒趨于穩(wěn)定、國際社會壓力增大背景下,這場十多年來最激烈的柬泰邊境武裝沖突,最終僅持續(xù)了5天。
國際調停歸功于誰
素來熱衷搶攻的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DonaldTrump)迫不及待地將國際促和頭功歸功于自己,其國務卿魯比奧(MarcoRubio)和白宮發(fā)言人萊維特(KarolineLeavitt)均稱“特朗普促成了這一切”,理由是特朗普26日曾威脅兩國“若不立即接受調停,將中斷美國與兩國的貿易談判”。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25日首次直接倡議“停火、進行多方談判”,在?;鹕Ш笈e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這是緩和局勢、恢復和平與安全的重要第一步”,發(fā)布會前他已和兩國代表在官邸進行了長達近3小時閉門會晤,他聲稱將準備派遣一個團隊前往觀察并確保協議的實施。對于“誰是國際調停的頭功”,他含蓄地用“各方都致力于和平”一筆帶過。
泰國臨時總理普坦在宣布接受調停前最后一刻還公開質疑柬埔寨誠意和國際社會介入和談的必要性,他在宣布接受國際調停后感謝了特朗普和馬來西亞;與之相反,始終熱衷于國際調停和第三方介入和談的柬埔寨一方,首相洪瑪奈在宣布接受調停后同時感謝了普坦“發(fā)揮的積極作用”、對特朗普“果斷調解”和中國“建設性參與”的“深切贊賞”。這未必表明上述三方在“頭功”問題上有多少明顯分歧,而可能更多折射出各方對接受國際仲裁和立即?;鸬牟煌瑧B(tài)度和立場,也表明至少在迫使更不情愿“收手”和接受國際介入的泰國就范方面,特朗普的“關稅恫嚇”的確起到了一定作用。
鑒于兩國均存在“麻桿打狼兩頭怕”的現實制約,和“既不甘心收手、又不敢鬧大”的矛盾心態(tài),雙方博弈從邊境轉入談判桌應可給武裝沖突降溫,但很難彌合根深蒂固且難以徹底解決的新仇舊恨,一遇機緣,暫時沉寂的沖突之火便可能再度死灰復燃。
秦斌意外穿越到大魏 成為了被人陷害的賤商之子 此生不愁吃穿, 但也不想混吃等死。 沒想到他隨意做了些事情, 就成為了富可敵國的存在。 皇帝多次請求他入朝為官, 公主哭著要招他為駙馬, 前任未婚妻哭著非他不嫁。 只要秦斌一出手, 蠻夷頓時嚇得屁滾尿流。來源:紅網
作者:堂雪松
編輯:潘孝東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