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25年,差評君有個感受:夢回十年前。
1元奶茶,5、6塊一頓的中飯,14塊錢一堆串的燒烤,跟十年前的外賣百團大戰(zhàn)比,絲毫不遜色。
最想要減肥的年紀,遇上最激烈的外賣大戰(zhàn),只能成為商戰(zhàn)“受害者”。
相信各位差友多少也有點耳聞,在轟轟烈烈的補貼戰(zhàn)役中,淘寶閃購日訂單數(shù)超8000萬,美團即時零售日訂單量突破了1.5億單。
以前每到星期四,都要警惕微信群里的“瘋狂星期四”段子。
現(xiàn)在每到星期六,都要替血糖害怕,不會又是“瘋狂星期六”吧?
看起來,這場外賣大戰(zhàn)是多方共贏,美事一樁,大廠拿到增量,咱們獲得實惠,商家有更多訂單,騎手福利也有所提升。
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近餐飲商家們集體炸鍋,表示這事沒想象中美好。
擁有近400家門店的西貝餐飲集團,創(chuàng)始人賈國龍公開表示,外賣大戰(zhàn)已經(jīng)破壞餐飲生態(tài)。
其他知名餐飲企業(yè)也陸續(xù)站了出來,南城香創(chuàng)始人汪國玉、嘉和一品創(chuàng)始人劉京京,也在呼吁讓外賣回歸理性。
帶著疑問,差評君查了一圈資料,也在線上線下問了一圈餐飲商家們,今天就來聊聊這事。
毫無疑問,外賣大戰(zhàn)給餐飲商家們帶來了巨量的訂單,南城香創(chuàng)始人汪國玉就提到,南城香單日總流水增長約30~35%,總利潤也差不多上漲了15%。
但汪國玉也直接了當?shù)闹赋觯骸板X多賺了,但我們高興不起來”。
部分網(wǎng)友對外賣大戰(zhàn)的了解,可能都源自網(wǎng)絡(luò)段子,缺乏具象感知。
這么說吧,差評君之前在“瘋狂星期六”去古茗體驗了一下,才中午12點,就已經(jīng)1000多單,完全不叫號了,店員一直只做檸檬水。
大家就圍成一圈,誰手長誰就先喝。
類似的事,網(wǎng)上也有不少分享,有網(wǎng)友說,“瘋狂星期六”的茶飲店活出了一種慈善機構(gòu)發(fā)救濟糧的感覺。
這條評論獲得了1.2萬人的共鳴。。。
訂單如同雪花般飛來,一列列掛在墻上,能呈現(xiàn)出一種窗簾般的形態(tài),一個個人被“埋”在其后。
為了完成這些訂單,很多店員做到崩潰,在店里大哭。
想想也是,雖然都是在上班,但從一天做200杯,變成一天做1000杯,可能人就炸了。
而在完成了巨大的工作量以后,會發(fā)現(xiàn),好像自己不是越努力就越幸運的。
因為絕大多數(shù)店員每個月拿的是固定工資。
除了普通打工人,店主們也沒好到哪去。
雖然單量提升巨大,但每單利潤變少了,舉個夸張點的例子,以前一天做30單就能賺600,現(xiàn)在做50單才能賺600,做60單才能賺720。
收入是多點,但真的「賺」了嘛?
一些餐飲商家也向差評君分享了些數(shù)據(jù)。
一位浙江的餐飲商家告訴差評君,她店內(nèi)一份意大利肉醬面,外賣賣22.90,在補貼后,消費者最低只需實付0.9元↓↓
可能有人會說,不還有平臺補貼嘛?算上補貼收入多少也有個十多塊吧?
你別急,算上補貼,商家這一單到手的實際收入為,6.9元,差不多就一杯飲料錢↓↓
多位中小餐飲商家告訴差評君,一些平臺的滿減、折扣活動的成本,大頭都是商家在出。
有商家舉例:“18塊錢的券商家承擔12塊錢,平臺承擔6塊”。
包括也有商家告訴差評君,其實不少補貼活動,商家都會承擔大頭↓↓
同樣的一份餐,堂食能到手19元,外賣大戰(zhàn)前外賣到手通常在12元左右,而外賣大戰(zhàn)下,最低到手就6.9元。
眾所周知,外賣的利潤遠低于堂食,但在補貼之下,外賣進一步擠壓堂食生存空間,稀釋商家利潤。
原本的餐飲,以堂食為主,外賣作為重要補充形式存在。
但以后會如何,說不好。
同樣一份餐,堂食買19元,外賣買10元,閉著眼睛都知道怎么選,習慣了這種模式后,即便已經(jīng)到店都會選擇外賣下單。
經(jīng)常用團購的用戶應(yīng)該對這個場景很熟悉,線下去任何餐館,結(jié)賬時都要先搜搜有沒有團購活動,能省一點是一點。
西貝表示,在外賣大戰(zhàn)階段,外賣單量占比大幅上漲,從原本的10%-20%漲了40%;南城香也表示單日總流水在漲,但堂食并沒有增長,部分門店甚至呈下降趨勢。
當然,有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如果不滿現(xiàn)狀,為什么不拒絕參加補貼,或者關(guān)掉外賣只做堂食?
你還真別說,我們園區(qū)附近有家小吃店就是這樣。
“我們現(xiàn)在外賣平臺都停掉了,不賺錢就不說了,高峰期,訂單激增,騎手送不過來,用戶拿到飯涼了,還給我們打差評”。
但這種店鋪屬實是少數(shù),對于絕大多數(shù)店鋪來說,沒得選。
這么說吧,不參加就沒流量,參加費力不討好,兩難。
“不開補貼,沒有流量,店鋪沉底,除非特意找,不然找不到”。
“大家都點外賣,堂食客流大幅下降,不做線上也是死”。
部分品牌加盟商家甚至直接沒有選擇權(quán),參不參加,下不下架都是品牌說了算。
對于商家們來說,等消費者養(yǎng)成點外賣的習慣后,大家就得看平臺爸爸的臉色吃飯了。。。
別管是什么全國連鎖,還是個體店鋪,讓你賣多少就賣多少,商家喪失定價權(quán),淪為平臺的加工廠。
此外,消費是有慣性的,等大家習慣了用一杯水的價格就能喝上一杯奶茶的時候,你再回到原本的奶茶價格,很多人就會不喝或者減少消費。。。
也許讓商家們擔心的不是越發(fā)“薄利多銷”的現(xiàn)在,而是這戰(zhàn)繼續(xù)打下去,未來會是什么樣的?
最近,外賣平臺似乎開始了解傾聽商家的吐槽了,不過具體的改變啥時候會有,還不確定。。。
競爭是催化行業(yè)進步的有效手段,但如果低價成為競爭的核心,未來到底是優(yōu)勝劣汰帶來進步,還是瘋狂過后走向坍塌,沒人能說得好。
拋開經(jīng)濟層面不說,整件事情,讓差評君感覺有點難受。
創(chuàng)造美食的人無心創(chuàng)造,品嘗美食的人無暇品嘗。
商家琢磨如何最便宜的做出飯菜,消費者關(guān)心如何快捷填飽肚子,沒人關(guān)心自己吃下去的是什么味道了。
撰文:渡渡鳥武士
莽山烙鐵頭&面線
美編:陽光
圖片、資料來源:
小紅書:吃菠蘿蜜不吃菠蘿、Zhangづ、momo等
每日經(jīng)濟新聞《“近1.1萬個低價訂單突然涌入”!年營收超62億元的西貝老板賈國龍喊話:“瘋狂!完全被裹挾,請外賣平臺把定價權(quán)還給商家”》、《南城香創(chuàng)始人汪國玉談外賣大戰(zhàn):“錢多賺了,我們卻高興不起來”》
4本斗破蒼穹的時空穿梭文:穿越諸天萬界,斗破蒼穹里稱霸世界!
5本精彩古言文:異世+鬼才+玄幻,他霸道向天下宣告,她是他的
蕭鼎穿越斗破世界,吞噬系統(tǒng)助他稱霸天下,收服異火與強者為伴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