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時起火、碰撞爆炸,電動車安全焦慮成為百萬車主心頭刺。
2025年純電銷冠鉑智3X以提前16個月滿足2026電池新國標的硬核表現(xiàn),通過中汽中心五重地獄測試,熱失控24小時不起火記錄刷新行業(yè)認知。
這才是把用戶生命當回事的真安全。
當多數(shù)車企還在為滿足新國標“熱失控后2小時不起火”掙扎時,鉑智3X直接把安全紅線拉到24小時。
780兆帕高強度鋼底板+全填充硬質泡棉的雙重防護,讓底部球擊測試中電芯侵入量小于半毫米,相當于A4紙厚度。
去年多起電車自燃事故后行業(yè)才驚醒的標準升級,廣豐三年前就開始布局了。
側面90度柱碰測試更狠,車身72%高強鋼鑄成移動堡壘,硬生生扛住比國標嚴苛20%的碰撞角度。
電池包里140個保險絲組成的細胞級防護網,0.01秒切斷異常電流的速度比人眨眼快十倍。
那些宣稱安全的車型該來看看什么叫教科書。
磷酸鐵鋰正極500℃不分解,耐熱隔膜150℃扛得住,電解液耐熱性提升50℃——這些藏在電池包里的真功夫,比花哨的智能配置實在得多。
林女士在海南遭遇的驚險瞬間被系統(tǒng)提前2秒預警,主動剎車避免事故。
但比智能更重要的,是碰撞后電池包浸泡1米深水半小時仍正常工作的底氣,是10年模擬顛簸測試后結構完好的耐久性。
安全不該是營銷話術,得是看得見的加厚鋼板,測得著的極限數(shù)據。
能把新國標當起點而非終點的品牌,用戶才敢托付性命。
某些品牌起火后忙著公關,廣豐直接拿507焦耳沖擊力做“山”形測試。
當別人壓縮成本用430兆帕錳鋼,鉑智換上780兆帕鍍鋅鋼。
這才是銷冠該有的擔當。
真金白銀的防護比吹噓智駕實在多了。
24小時不起火的紀錄擺在那,某些還在標榜豪華的品牌不臉紅么?
這波站鉑智3X。電池安全就該較真到毫米級。
別的車還在達標路上,人家直接把標準甩身后了。
看到底部球擊測試數(shù)據服氣,這才是用戶需要的安全感。
去年燒了幾輛電車才逼出新國標,廣豐三年前就布局了。差距啊。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